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进入第三年,病毒还在,生活还在继续。

钛媒体影像在线第122期,三位留学生讲述了他们的故事:“感染新冠肺炎”和回国难是他们共同的经历。面对学业和职业的挑战,他们如何选择?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我松了一口气。格蕾丝:坐标伦敦,国际学生和企业家。4月初,我去英国南部的海滨小镇黑斯廷斯参加一个户外音乐节。那天刮风又冷。我穿的衣服不够多。当我晚上回到家,我感冒了,感到虚弱和寒冷。第二天开始低烧,就在家吃了点药。第三天,因为有个朋友要回家,我就想起去测核酸让人家放心。结果显示是两条阳性。在英国,当人们测量新冠肺炎时,他们主要使用一种叫做LFT快速测试的工具。在家里取样后,他们可以在五分钟内得到结果。从去年开始,免费收集核酸试剂盒。在线申请,填写地址,它会寄给你。然而现在,英国政府不鼓励核酸制备,因此试剂盒将不可避免地昂贵。我家里只剩两盒了,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考虑用的。当我测试呈阳性时,我真的很震惊。围城期间格蕾丝拍摄的伦敦塔桥。本来我以为如果感染了新冠肺炎,我会害怕紧张,但当时病情最严重的两天已经过去了,我知道自己差不多好了,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紧张。三天后转阴,整个感染恢复过程不到一周。自从那天音乐节回来后,一直在家养病,估计是那天音乐节上染上的。但是说实话,我现在觉得会不会被传染,被谁传染,都是玄学。我一个朋友刚和确诊的邻居吃过饭,马上回来检测阳性。我生病期间我男朋友一直在照顾我,他没有被感染。相反,一个月后,他去参加了一个聚会,回来时呈阳性。当然,身边也有朋友说感染了就会搬出去隔离自己。不过,我们三个住在一起的都是信佛的,对这些事情不太在意。早前我另一个舍友发烧了几天,当时没有药盒,所以连测都没测。现在看来,也许她也有过。2022年4月17日,格蕾丝在足协杯半决赛“利物浦vs曼城”据新闻报道,英国每35人中就有一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我觉得这个数字应该是真实的。反正我身边认识的很多人都已经被感染了。他们的情况和我差不多。都打了三针疫苗,症状和流感差不多。基本上一周就好了,没有后遗症。事实上,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出门肯定会戴口罩,但是经常在河边走。怎么才能不湿鞋?我总觉得在这种环境下,我没去过新冠肺炎真的挺难得的。所以这次感染后,我和男朋友都放心了。但没想到的是,回国变得更加困难。2019年下半年去伦敦大学学院读研究生。现在已经三年了,我还没回过家。2020年底上完课,提前半年买了2021年1月回国的飞机。结果起飞前三天航班取消了。后来又连续买了几张飞机票,都飞不起来。因为当时不能回国,我的学生签证马上到期了。为了不在英国“黑”,我不得不申请疫情拘留。其实我很想回家,但现在看来,我已经错过了回家的最佳窗口。到2022年,英国飞回中国的机票数量将上升到2万到3万张。核酸检测需要在七天内进行三次检测,最后一次检测是在出发前12小时。如果已经确诊新冠肺炎,除了核酸检测,还需要完成前期检查、健康码审核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需要提前至少一个月做好准备。相比之下,今年2月,英国宣布“与病毒共存”,所有限制都没有了。一进入旅游旺季,整个欧洲基本都是自由化的。以前入境都要看“疫苗护照”,现在基本不看了,机票也很便宜。现在我计划在五月底去希腊。媒体报道英国增加的病例超过10万例,国内很多亲友劝我尽早回国。2022年3月,格蕾丝的毕业典礼推迟了一年。但是在英国的这三年,除了三个城市封城期间加起来的小半年,我基本上正常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旅游,在餐厅吃饭,参加活动和聚会。可能是运气好,身边没有人因为疫情而死亡,所以对疫情没有太多负面情绪。现在,我周围的大多数人,无论感染与否,都已经接受了“带着病毒生活”,新冠肺炎就像流感一样普遍。这一次,我被感染治愈了,所以我一点也不害怕了。去年下半年,我在英国创业做线下活动公司。今年全面解禁后,我的生意开始转好。上个月,我们举办了一个近100人的招待会,这个月,我们将举办另一个更大的邮轮派对。回国要10万,只能“被迫打工”Yongkey,留学生,美国爱荷华州。疫情爆发,我决定去美国留学。在那之前,我在北京做了四年律师。当时觉得疫情会导致全球经济下滑,但对个人来说,这是个低调的好时机。我想趁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出国留学,增长见识。两年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我也能做到最好。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疫情进入第三年,我回国变得非常困难。正常情况下,在美国飞回中国的机票,即使是夏天,也是1000多美元,人民币7000元左右。现在,提前两个月订机票要8000多美元。如果提前一个月,最便宜的要12000美元,是原来的8-10倍。假设我从纽约飞回中国。按照要求,我要在纽约隔离一周,一周要做四次核酸。如果每周的酒店隔离费用为每天150美元,总计约7000元人民币,四个核酸的费用在800-1000美元之间,也就是6000元人民币。这已经是13000元了。回国后,假设我直飞上海,每天在酒店隔离的最低费用是200多元。隔离21天大概要5000元。加上机票,回国总花费在8-10万元之间。这个费用对于一个留学生来说确实是天价。即使你负担得起这个成本,回国后还是会面临很多抽象的困难。现在,从美国到中国只有几个航班。因为中国有“熔断”政策,上一个航班的情况直接影响下一个航班。今年2月前后,洛杉矶飞北京深圳,基本都融掉了。最后,能不能飞就看运气了。一个月前,我下定决心要回国。今年5月份毕业,然后1月底2月初,已经订好了6月份去加拿大的机票。但在3月底,出于防疫要求,加拿大大使馆的政策也有所调整。申请卫生法规非常困难。没有健康代码,就没有办法登机。所以,我“曲线回国”的计划泡汤了。我很想回国,很想回家,但是我再看看4月份从美国回中国的机票,6月份回中国最便宜的机票也要10000美元,我真的买不起。所以现在只能尽力先就业,可能真的要等国内疫情完全消散才能回家了。2021年12月25日,永基在NBA圣诞赛“篮网vs湖人”现场三年来全球疫情反复,美国的防疫政策被作为反面教材。我的感觉是,在每个国家,都有两种人不在乎病毒,很小心。我学校有个教授,他要求他上课必须戴口罩。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奥米克荣格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也在美国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然而,随着疫苗的普及以及奥米克隆的症状并不严重,人们对新冠肺炎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今年1月底开学的时候,我们专业一个班54个学生,当时有一半人戴着口罩。但4月底的最后一节课,班上戴口罩的不超过5人,其中3人来自中国。我们专业有六个人来自中国,其中一个很注重防疫。当他来到美国时,他全副武装,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他来到这里后,严格要求外出戴口罩,但去年12月还是被感染了。本来这位同学在国内打了两针国产疫苗,来了美国又打了两针。第三枪正在计划中。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并在一周内康复后,他根本不想接种疫苗或戴口罩。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彻底摘下了我的面具。反正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也相信自己的身体素质。2022年1月,永基在夏威夷度假。新年前夕,我去夏威夷度假。落地的时候需要看PCR阴性结果和疫苗卡,基本上是美国防疫最严的地方。一年前,去饭店吃饭,没有疫苗卡是不允许进入的。现在美国各地基本都放开了。当然,我认为美国现在能恢复到过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被感染了。新冠肺炎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Liz:坐标荷兰鹿特丹,博士后。我记得鹿特丹第一次关闭是在2020年3月。当时在欧洲是反应很快的。关了快三个月,直到五六月份假期才解禁。之后大家开始出去玩,回归正常生活。我7月份去了意大利旅游,但第一次没有看到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2021年7月,莉兹在意大利旅行。后来感染人数上升,从2020年9月开始断断续续有新的封城政策。但是,没有国内的政策来得快。比如,当病例开始上升时,政策是戴口罩,保持距离,但球类运动和聚会可以参加。然后一两个月后,就改成没有球类运动,没有聚会。到2021年初,荷兰将实行宵禁,9点以后不能出门。即便如此,如果你不大摇大摆地出去参加聚会,你就自己开车出去,没人管你。最严格的时候,宵禁,所有“非必要”商店关门,所有活动取消,生活只能局限在家里。要求每户每天只能有两个访客,但这都是自觉的。我从一开始就很谨慎。我早在3月份就开始戴口罩了,几次封城期间基本都待在家里。但是下半年中国每天的涨幅基本都是个位数,国外很多地方还是指数级增长。当时觉得国内政策挺成功的。如果荷兰一开始就实行严格的政策,早就完了吗?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很焦虑。从2020年开始,我在荷兰读完公共卫生的研究生后,继续在同一个方向读博。2021年,我参加了一个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健康状况的项目。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的一年里,除了有基础疾病的人,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变化不大。然而,在“心理健康”方面,“焦虑”和“抑郁”比前一年更频繁。2021年下半年,在多次疫情之后,荷兰整体防疫政策开始越来越宽松。比如入境检疫期间,没有检疫,到了10、14天检疫,再回到10、5天检疫。到今年2月,最基本的“戴口罩,保持距离”被取消。政策公布后,三年来第一次去听演唱会。2022年4月,莉兹在一场音乐表演上。2022年5月初,我感染了新冠肺炎。当我第一次出现症状时,我去卫生局做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测试,因为我担心自我检测的准确性。卫生局刚让我回家隔离5天。建议检测阳性后8周内不要再检测。他们认为,一旦检测呈阳性,以后可能仍呈阳性,但5天后病毒不具有传染性,因此检测没有意义。感染后头疼了两天,整个恢复差不多一个星期。到目前为止,我周围的大多数人都得过新冠肺炎。每个人几乎都是“流感”的症状,很多人把它当成“流感”。然而,从医学和现实来看,新冠肺炎绝对不同于流感。它确实有严重的疾病和死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与2015年至2019年同期相比,意大利超额死亡人数约为17.8万人。确诊后,我也想知道新冠肺炎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新冠肺炎会结束吗?消息称,过去一周,荷兰新冠肺炎患者人数再次下降。当然,这个数字在节后可能会上升。但是,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或者变得麻木。如果生病了,会不会被感染,是否需要自我隔离,这些东西逐渐不再考虑。从开始到现在,新冠肺炎一开始可能是你的朋友,或者是你认识的人,到了第三年的现在,已经成为网络上的一个数字。在那之后,也许连人数都数不清了,新冠肺炎就真的完了。经历了疫情,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的博士项目是2020年4月开始的,从第一天开始就远程办公。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习惯了在家办公。虽然现在已经解封了,但是我们还是保持远程,每周只需要去办公室一两天。我的博士论文关注的是新冠肺炎危机期间健康方面的社会不平等和群体的身心健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包括阅读其他一些文献,我对新冠肺炎对我们的真正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平权行动出现倒退,因为孩子在家上学,更有可能由母亲带,这就导致母亲被辞退或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疫情结束,可能没有更多的数据,没人会提,但它对整个社会结构变化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一定是深远的,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本文作者钛媒体App编辑魏留坤/陈正)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