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留德归来的“一号专题”吴,服务“三农”,向群众和农村产业最需要的地方“下沉”。

2022-12-21 02:27:33编辑:智库News

吴(左一)在西后村提供科技服务。(供图)

中新网福州9月5日电(记者胡)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是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福建省南平市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一个人扶持一个产业,打通“三农”之路,并不少见。20多年前,从德国老佛爷学习园艺和栽培技术归来的吴,从一名农艺师“转型”成了全省第一个“一号科专”。20多年来,他从岗位到科技特派员身份,一路见证了特效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史。

90年代,闽北粗放的小农经济陷入困境,农民增产增收更加困难。农村的农业科技推广是“网断了,线断了,人散了”。农业良种短缺,农业科技普及率低。农民靠经验“靠天吃饭”,农业产值和效益低。

留德归来的“一号专题”吴,服务“三农”,向群众和农村产业最需要的地方“下沉”。

乡村居民的智慧

1998年底,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吴接到一项特殊任务:被任命为南平延平王台镇镇长助理,派驻西后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工作。谁也没想到,他的小团体是闽北一场“体制革命”的开始。1999年初,南平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进村服务农民。吴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农业科学家。

当时闽北刚刚遭受水灾,农业生产尚未恢复。西后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除粮食和部分水果外。村民想增产增收,但由于缺乏农业专业知识,种植的果蔬质量低,价格低,很难卖出去。

吴指导金太阳非洲菊大棚螨类防治。(供图)

吴驻村后,肩负着村里果树、蔬菜、土肥、林业等各种专业技术的指导。白天,在田间为村民手把手地指导和示范选土、施肥、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和杀虫。晚上,在村部的会议室里,给口渴的村民讲授农科专业技能。经过技术指导和培训,第二年,村民种植的雪橙每亩卖到了7000多元,收入翻了几番。所有的果农都很高兴。

吴驻村期间,吃住在村里,与村民打成一片,开启了村民接受和应用科学技术的“风气”。因吴的居住地在该村,西后村被称为“科技特派员第一村”。近年来,西后村探索“专项科技+”模式,将专项科技与绿色金融有机结合,建立“专项科技贷款”,由专项科技专员推荐,为37户农户授信,额度超过600万元,解决了农村产业融资难题。

农民介绍

在村里呆了三个月后,吴被调到新成立的大恒现代农业科技园当科技特派员。一到园区,吴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实施省科技厅“引进国外优良农业品种,建立闽北农业推广示范园区”高科技项目。

以吴为技术核心,园区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铆足了劲,挑灯夜战了一个月,带领团队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项目实施工作计划。

当时园区的主要任务是尝试种植国外优良品种,筛选出适合闽北山区丘陵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作为技术负责人,为了掌握每一项实验数据,他白天顶着烈日到田间进行实验观察,数叶子,测株高;晚上忙着实验分析,整理资料,数据,翻译外文种子说明书。

吴专程来大恒公园指导番茄种植。(供图)

吴在大恒现代农业科技园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不仅努力带好队伍,培养了5名农艺师、19名助理农艺师,还从834个国外优良品种中初步筛选出96个适宜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其中有日本网纹甜瓜、日本板栗南瓜、荷兰麝香百合、美国番茄、日本长香辣椒、美茄1号、德国金鱼草花、非洲菊等。这些新品种对闽北乃至福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影响深远。

普及科学技术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吴于2010年3月接手的一个新项目,历时十二年。2005年离开南平,调到福建省农科院后,吴不仅是一名科技通讯员,还是一名农村普及科技的“教练”。

调入福建省农科院的吴,在新成立的培训中心长期从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走遍福建各地,拍摄农技推广视频,推广形式多样的农业培训,成为吴10多年来工作的主旋律。

到2021年,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主会场达到130个以上,区域实地培训达到80个以上。邀请福建省农林水等行业专家660余人授课,累计培训1100多万人次。之后制作直播流媒体课件,上传到福建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党员e家、福建12316兴农讲堂、尚云支农、惠农微信、省农科院远程培训专栏等。,点击量和浏览量超过300万。

平南县元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元林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每月10日下午3-4点为“福建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直播时间。时刻关注直播通知的张元林,会组织合作社成员准时守在电视机前,锁定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收看直播。得益于这次远程培训,元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成员都成了果园技术管理的“专家”。、

吴观察紫云英的生长。(供图)

从科技服务第一站西后村,到20多年来通过省农科院科技培训平台为巴敏农村提供科技服务,吴深深感受到基层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渴求。作为科技特派员,要时刻牢记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要“沉”到广大农民和农村产业最需要的地方去。围绕科技服务实践,找准需求,精准服务,深入田间地头做实验、搞科研、写论文,体现科技特派员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历史进程中的特殊价值。

来源:中国日报网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