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长时间喝酒的人,突然“滴酒不沾”一个月,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吗? “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饮酒习惯。
“意识到自己不依赖酒精也很开心。
“体重减轻了。
“睡眠质量提高了。
“更有精神。
“整体健康度得到了改善。
这样的变化是英国慈善机构“酒精改变英国”举办的“一月禁酒”活动的亲历者所说的健康好处。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也发现,“一个月内不喝酒就能改善生活,这些好处是持续的。”
450万人的研究:喝得越多,就越容易被癌症盯上! 酒精到底害了多少人? 根据《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研究,2020年世界上有74万例新癌症与饮酒相关。
刊登在韩国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对450万人的研究显示,酒精摄入的增加与癌症风险的上升有关,相反,长期禁酒或减少酒精摄入可以降低癌症风险。
研究包括韩国国家健康保险系统( NHIS )年龄在40岁以上,且2009年和2011年有饮酒情况和体检数据记录的450万订户,平均随访时间为6.4年。
根据参与者饮酒量和饮酒频率,分为不饮酒( 0克/天)、轻度饮酒( 15克/天)、中度饮酒( 15~29.9克/天)、重度饮酒( 30克/天)组。
并根据2009年和2011年间饮酒变化,将参与者分为不饮酒者、禁酒者、饮酒减少者、醉酒者、饮酒增加者。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
各组参与者中,饮酒增加者酒精相关癌症风险和全癌风险均高于所属组饮酒持平者参与者从不饮酒者逐渐变为轻、中、重度饮酒者,酒精相关癌症风险分别增加3%、10%、34%
那么,对于酒精摄入减少的参与者来说,酒精相关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吗? 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饮酒者成为中度或轻度饮酒者时,酒精相关癌症的额风险分别减少9%或8%,全癌种发生风险减少4%或8%。
由此可见,对中度饮酒者来说,酒精摄入量减少后降低癌症风险的效果不显著,但并非完全无效。
总之,喝一点或戒酒,对健康更有利。
毕竟,除了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饮酒还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危害,包括大脑迟钝、引起肝纤维、损伤胃肠道、改变性激素平衡等。
二、身体出现3个征兆,戒酒后酒精进入人体,分解的产物对肝细胞有毒性,会引起肝损伤引起酒精性脂肪肝。
如果脂肪持续积聚在肝脏中,会引起肝炎、肝细胞肿胀、炎细胞浸润等问题,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风险上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陈怀宇教授提醒,酒精性肝病对身体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只有及时干预和规范治疗,才能错过最佳时机,修复肝脏。
因此,如果身体出现以下异常,身体提醒你应该戒酒。 1、如果右上腹痛、右上腹部出现明显疼痛,酒精肝可能已经引起肝细胞进行性坏死和肝周炎。
2、长期腹胀、长期腹胀,经检查与消化道疾病无关,可能是酒精肝引起肝脾肿大所致。
3、食欲减退食欲下降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也与酒精肝有关。
饮酒后食欲减退,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说明肝功能严重受损,影响胃肠功能。
三、这三个时期饮酒伤害最大! 怎么避免? 所以,喝酒会损害健康。 特别是这三个时期喝酒的话,对身体的伤害会变大! 澳大利亚等国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bmj )上发表的文章显示,在人的一生中,妊娠期、青春期晚期、老年期的大脑动态变化,对酒精的神经毒性反应最为敏感。
也就是说,这三个时期饮酒对身体的伤害最大。
因为这三个时期的神经回路变化很大:
妊娠期:胎儿大量神经元发生、迁移、分化,同时大量细胞凋亡的青春期晚期:即15-19岁突触修剪和轴突髓鞘增加; 老年期:即65岁以上,大脑萎缩速度加快,神经元、树突棘、突触数减少。
如果在不可避免的场合需要喝酒的话,有什么方法能把酒精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1、不饿不能喝酒。 喝酒前喝一杯牛奶或酸奶,吃几片面包,垫肚子,可以减少酒精对胃粘膜的刺激。
饮酒量较大时,可在饮酒前服用维生素b族,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2、多喝白开水喝酒的时候,多喝白开水可以促进酒精的体外排出,减少肝脏的负担。
喝啤酒的时候,如果有尿意就马上去厕所,不要停止撒尿。
喝白酒时,可以在白酒中适当加冰。
3、不要对酒使用饮料。 如果加入碳酸,酒精的吸收速度会变快,酒精会很快通过血脑屏障,导致慢性酒精中毒。
4、尽量选择低度酒,尽量少喝高度酒,选择低度酒,在相同摄入量的前提下,高度酒比低度酒对肝脏的伤害更大。
而且,不要大口大口地喝,而是小口小口地喝的话很难喝醉,也可以抑制摄取量。
酒精是致癌物质的一种,接触越多致癌风险就越高。
因此,不考虑其他条件,不饮酒者比饮酒者癌症风险低,不饮酒者比不饮酒者癌症风险低。
总之,减少酒精的摄入,或者坚持戒酒,对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零谣言计划#
参考资料[1] 《脂肪肝到肝癌只要4步,4招甩掉脂肪肝》 .医学界消化系统肝病通道. 2022-09-04[2] 《春节团圆,“打工人”请这样健康饮酒》 .广医四院. 2021-02-08[3] 《柳叶刀:每个喝酒上脸的人,都有更高患癌风险》 .健康界. 2022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