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于证件、择校、标准化成绩的11个常见问题你知道吗?

2023-02-06 16:14:32编辑:书砚

申请季到了,很多学生被繁琐复杂的操作困扰,找中介同学,甚至不知道顾问的操作是否正确。 今天整理了申请季的常见问题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证件、择校、标准化成绩的11个常见问题你知道吗?

一、在SAT考试中填写个人信息时,反写姓和名会有影响吗? 有影响。

报名时填写相反的名字会影响考生顺利的入场考试。 (申请人名称和ID名称不一致。

在考场填写反名会影响考试成绩评价和分数。

外国人不知道中国人的姓和名,顺序不同。 在他们看来,是两个不同的人。

您可以通过The College Board网站或直接致电The College Board来更改已填写的名称。

二、SAT2美国历史770,还需要考吗? SAT2文学只考了690。 我可以选择不在这个科出成绩吗? SAT2美国历史770是相当好的成绩,这个成绩很有竞争力,一般SAT2文科类考试可以在720分以上使用,很有价值。

SAT2文学690相对变弱了,但是有准备和考试时间的话,再考虑去考试达到700-720分以上。

如果不打算复试的话,不提交这个成绩也可以。

SAT2是不受all scores约束的政策,可以根据考试分数和学校要求,有选择地提出。

三、如何确定目标、保底、匹配学校? 择校前最重要的是: 1、自己做学校调查/顾问,了解你感兴趣的学校情况。

至少对前50名的学校有基本的了解和概念,可以从合格率、学校生活环境、学术环境要求、地理气候等方面进行调查,并根据大学排名列出10-15所最想申请的学校。

通过us news、college confidential等网站调查各学校以往录取学生的情况统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评价与学校的匹配度。

2、将这些学校按照录取难度/排名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将录取难度相当的学校分为一个等级,目标、保障、匹配三个等级。

3、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学校成绩、综合能力申请、个人意愿等,考虑所列学校的可能性。

4、整体难度较大时,适当增加匹配/下划线(可扣除相应数量的冲刺学校或不变冲刺学校);整体难度恰到好处或较低时,适当增加冲刺学校。

申请学校数量以文件质量和录取得到保证为前提,一般来说数量多的概率较高,但也取决于完成的质量。 推荐使用短划线、匹配、下冲这三档的比率。

四、几点开始准备文件,该怎么准备? 期的学生要申请的话,必须在11年级(高2 )升入12年级(高3 )的这个暑假开始制作文件。 一般从PS-个人陈述开始,完成个人陈述,再写申请学校的补充文件。

持续到12月末1月初。

当然,如果学生写文件效率高的话,最好能在12月中上旬完成。 这样,在1/1的RD截止日期上可以确保充分的调整时间。

文件的准备越早越好。 不要养成落后的习惯,在后期集中突击。

通常,在标准化考试结束并开始第一次择校时,可以着手制作个人陈述部分。 例如在6月、7、8月选定3-4所提前申请学校就可以正式开始学校补充文章的撰写。 每年8月1日更新当年的文档主题。

10月份必须完成事先申请的学校文件。

文件一定要符合学校的要求,充分体现个人闪光点,体现自己与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特别契合。

五、能请老师列出申请前30名的大学各科SATII可以提交的最低分数线吗?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美国历史、文学、第二外语。

美国大学只需告知申请人是否需要SAT2,如果需要SAT2成绩,需要多少门课,或者还需要多少门课。

但是,提交成绩这一最低分数的钱不会被公布。

根据我们的经验,冲刺前30名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科目最好在750分到780分以上。

特别是很多中国学生在数理化三项考试中满分的比例很高,所以理科成绩建议在750以上是理想的。

750以下的理科成绩不能作为参考。

SAT2文科考试的人数远远少于理科,对许多学生来说难度比理科大。

因此,具有竞争力的分数段也相对较低,申请前30名的学生可以提交700-720分以上的成绩。

700分以下,申请目标不高的话,在680-700之间也可以使用。

六、有一所大学上次录得我们初中9人,最后实际上没人去。

这会影响下一次吗?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上次入学率不是主要评价下次是否录取的依据,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符合录取要求。

不用太考虑外部因素,自己控制不了。

如果你想申请这所学校,就提出自己的申请就可以了。

七、研究学术课题一年内结束,出于申请的考虑,同一个项目一定要持续两年,还是同一个学术活动可以用其他形式继续表现? 美国高校申请时,活动持续时间是一个参考因素,但绝对活动并不是越长效果越好,主要看活动的实际质量和申请人参与度。

因此,学术项目如果是一年的,就不需要勉强持续到两年,只要有深度、有质量,效果也非常好。 另外,如果其活动结束后能够以其他形式继续该领域的研究,同样可以加强申请人的学术背景,突出学术主线。

八、报名必须填写活动和奖项。 填写时可以分别重复什么具体要求(如名称、说明字数等)活动和奖项吗) (也就是做了两年的课题,在后面的课题中获奖了)活动奖的内容和简历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或偏差吗? 请向老师提示上述部分的要点! 以美国本申请的主流申请系统COMMON APPLICATION为例,填写活动信息时,活动名称/职位的字数限制为50个字符(字母和数字每1个字符占1个字符); 事件的说明文字数限制为150个字符。

同一活动或奖项请不要重复填写。 有核对的嫌疑。

美国本科申请不需要制作个人简历,在申请系统中逐项填写即可。

九、水果孩子报名前30名文理学院,课外活动除体育、美术、音乐、表演艺术、社区志愿者、政治、医疗等外还需要参加吗? 关于申请的活动,我曾经和很多美国名牌大学的招生官面对面交谈过。 大家没有所谓的优秀活动名单,所有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他们看活动,主要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对参加的活动感兴趣,并深入参与。

而且,优秀学生的活动需要明显的主线。

招生人员知道学生精力有限,需要应对平时的课堂学习和各种考试,能带入课外活动的时间有限。

那么,学生如何合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呢? 当然,我集中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做得很深入。 虽然录取了哈佛大学的学生,但主要的课外活动也只有两三个人。

十、关于顾问选择:原招生官背景的顾问对申请有帮助吗? 留学顾问的各种“协会认定”可信吗? 国内有很多机构使用了前招生官背景的升学顾问,很多中国家长可能都相信这一套。

但是,要确定顾问背景是否真的有助于申请,对照她/他以前的招聘数据应该是有答案的。 如果说哈佛的前招生官连续三年,每年有五人被送到哈佛,这位前招生官可能确实有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见过这样的验证关系。

另外,目前国内市场大多不是真正的招生官,只是兼职挂牌,学生申请也没有实际意义。

许多机构和顾问会包装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协会的认证。 其实,很多协会的理念和出发点都很好,但在执行层面,协会无法实质性地监督会员的行为。

十一、文书写作有什么漏洞? 写文件需要框架和方向。

首先,建议不要写敏感的话题,比如文档中出现了很多负面内容。 美国学校认为接收这类学生的风险很高。

接下来,学生可能会在文件中强调自己是个努力的人,或者是个亲切的孩子。 但是,你必须用相应的例子证明你的特质。 如果故事和特征不一致,看起来就没有说服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不能将文档模板传递给顾问。 学生自己一定要参加文件的制作。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