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卖不出去,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买房人为何无动于衷?
建议: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20年中,一方面,城市中出现了大批的商品房,另一方面,住房数量也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由于市场的短缺,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从3000元一平米的均价,到现在已经接近一万元一平米。
所以,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究竟是一件好事呢?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例如,拥有多个住房的人,价格上升就是他们的财产价值增加,这是一件好事情;不过,对许多尚未购房的人而言,高昂的价格就会让他们支付高昂的购房费用,购买的时候会有巨大的负担,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这么多年,除去那些赚钱的炒房者,大多数人都在抱怨房子的价格太高,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房子而受罪。这些年来,房产价格一直在涨,谁也说不准哪天就会降下来。
然而,由于受今年下半年以来的疫情蔓延,很多大城市房地产市场都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尤其是在2022年之后,房地产市场因为开发商的暴雷、烂尾楼等原因,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程度也是与日俱增。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2-十月,全国销售总额为10.9兆元,销售面积11.1千万平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6.1%,环比减少22.3%。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在想方设法的让房地产市场恢复正常。
中指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2022总结&2023展望》指出:在未来的一年里,中国楼市调控将进入一个“全面放松周期”,各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利好措施,今年以来,超过300个省份(县)出台了近千条。
不过,虽然从去年开始,房贷利率,购房资格,首付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已经放宽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在一、二、三、四线、五线、四线和县市,房价都很低。
所以,面对这样“诱人”的购房环境,买家为何还不感兴趣呢?这有三个真实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房屋价格过高。
尽管自去年以来,我国的住房价格已经出现了回落,但是下滑的程度却非常的小。由于政府对房地产的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被禁止,所以房地产的价格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窘境。
数据表明,现在国内的房屋均价约为9500元/平米。但现实中,就算是三四线的地方,一栋别墅都要几十万,更何况是一线和一线的。
现在的高楼价,让许多买房人负担不起,即使采取降低首付、降低贷款利率、买房送车位等举措,都无法改变高价格的本质。
第二点是:购房的市场需求量下降。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的不断上涨,许多人被迫借钱购买房子。这个时候,只要是有钱的人,基本上都是买房子的。
据中央银行之前的数字:全国96%的城市人买房,超过40%的人拥有两栋楼。也就是说,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在将来买房子,而那些没有足够的资金的人,短期内也未必能够负担得起房子。
第三个理由:许多人仍然在等待中。
在房地产市场上,总有一种不成文的购房“定律”,即:买高不买低。
我们发现,房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时候出售的。这是因为价格的上升,将会有大量的投资人和购房者进入;但一旦房价下降,房地产市场就会变得萧条,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观望,不会去购买房子。
总而言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出台了许多优惠的购房策略,但是购房者们却是更加的理智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局面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不晓得各位有何感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