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让“交换生”轻松成为“留学生”

2022-12-21 01:14:46编辑:智库News

相比国内的学习经验,国外的课程有自己的特点,往往更注重实际应用。这是康博雅决定出国留学的一大原因。她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要求设计一款可销售的游戏产品,需要学生去游戏产品商店进行调研。图为康博雅考察现场。

让“交换生”轻松成为“留学生”

整个学期的交流学习经历,让谢胜山坚定了出国读研的想法。他希望自己能“去远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图为谢圣山(中)2014年参加海外交流时,与朋友在费城美术馆前的樱花树下合影。

每年新学期开学后,各校开始申请新一轮海外校际交流项目。

海外校际交流项目火了。

很多有留学意愿的学生,在国内读本科期间选择参加海外校际交流项目,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他们希望交流学习经验,看看自己是否能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交换生,这段经历确实影响了学生的留学选择。

参加交流项目可以为出国做打算。

早在下学期,康博雅就有了出国读研究生的打算。她热切地希望自己能生活在许多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呆在更多的地方。

“本科的时候,我从北方来到南方,体验中国语境下的不同文化;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想改变自己的国家,感受不同语境下不同的文化背景,体验不同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康对说。

她曾经听学长说过,学校有很多校际交流项目。申请成功后,可以出国留学一学期或一学年。于是,今年上半年,也就是在Companya大三下学期,她申请了美国天普大学的交换项目。

随着国内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与海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交流与合作。学生可申请高校海外校际交流项目,前往自选国家,在当地大学学习一学期或一学年。

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和康博雅一样,原本打算在研究生期间出国留学。

有了出国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感受到国外的环境是否符合自己当初的想法。马小斌大三上学期去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做交换生。在参加交换项目之前,他很难选择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读硕士。“我很担心,我认为海外交流项目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尝试海外生活的方式。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国外的环境。”马小斌说。

校际交流项目也是申请国外研究生的一大原因。在康博雅看来,参加校际交流项目有利于未来申请留学,不会影响其本科学习。“因为你已经适应当地一段时间了,面试官会认为你继续读研,会比别人更融入当地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在交换生学校修的课程可以折算成国内院校的学分,对自己原来的本科学习不会有太大影响。”

这一学期的交流学习经历,给了同学们一个留学选择的答案。

学习环境决定了学生的留学愿望。

作为一个学生,出国留学的选择更多的取决于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所以很多学生在参加海外校际交流项目时,特别关注国外学校的学习环境。

最让谢胜山印象深刻的是,国外的教学模式可以方便学生,这也让他坚定了出国读研究生的想法。2014年,谢圣山申请校际交流项目,前往美国天普大学学习一学期。这次交流学习,从教材、教具到教学风格,让谢圣山觉得“全世界都在为我的学习铺路”。

“比如学校有专门的习题网站,老师会在网站上安排相应的课程要求。所有学生要做的就是跟上进度。只要有电脑,就可以登录网站学习。这比期末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效果好多了。”谢胜山补充道。

康博雅还提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方便和快捷。“在中国,老师一般会在课堂上留作业,由课代表发到群里;在国外,老师会把课程的讲义、作业、要求放在学校网站上。在这个网站上,作业的截止日期和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百分比都写得清清楚楚。通过这个网站提交作业也很方便。”

此外,外教社会经验丰富,经常从事相关行业。康博雅说,“我交流的学校在美国并不是特别有名,但我感觉这里的老师工作经验更丰富,与行业的交流也更深入。外教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会提到之前工作过的公司。比如我有一个老师,曾经在10家公司工作过。这样他把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对学生来说无疑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在课后学习方面,谢圣山提到美国学校有很多workshop,类似于课后辅导班。“如果你的英语写作不是很好,跟不上数学和科学科目,或者你有期末演讲要做,你没有人可以求助,你可以选择这个辅导班。他们会有相应的人辅导你。这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也是人力财力的投入。”

正是因为在交流学习中感受到的良好的教育模式,让原本抱着好奇和冒险心态交流的谢圣山坚定了留学的心。“出国交流前,家里人希望给我安排一条稳定的路。当时对自己了解不多,觉得还不错。但是交流之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我对自己的性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我决定2016年本科毕业后去卡内基梅隆大学深造。”

生活环境促使学生多思考。

在国外,学生不仅注重学习环境,还非常注重安全、费用、社交等因素。

康博雅说,她的交换生学校在美国费城北部,治安混乱。在选择研究生院时,她肯定会重点考虑安全问题。

“我们学校所在的地方有很多枪击事件,学校会发短信提醒。基本上每周都会收到三四条短信,说某个街区发生了一起持械抢劫。我在那里交流期间,赶上了一起持枪抢劫杀人案。校长也给每个学生发邮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汽笛整天在路上响,有种天下不太平的感觉。”

在外国,夜间旅行尤其危险。康博雅在交往中从不在天黑后出门。有时候遇到晚班,晚上8点放学,她肯定会选择坐校车回家。校车上多是亚裔女性,比较安全。“当然,学校的人文关怀做得很好,安全桩也很多。但我选择读研的时候,绝对不会把自己置身于如此危险的环境中。”

马小斌说,治安问题促使他放弃出国留学的想法,选择留在中国深造。“我在荷兰交流的时候,也会去周边国家访问。由于中东北非战乱,大量难民涌入欧洲,所以社会治安特别糟糕。如果出去玩,往往会遭受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这种案件就发生在我身边,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社会互动也影响了马小斌的选择。“可能是文化背景和欧洲人不一样。即使平时能交到很多朋友,也很难像在中国那样建立起亲密的社会关系。在国外,我常常感到孤立无援,我很不喜欢这种情况。”

赴美交流的康博亚最终选择申请了加拿大的一所学校。一是因为美国学校贵。等她真正在美国生活后,发现美国的费用很高,一年的学费是加拿大的三倍。“也就是说,在加拿大完成一整个项目的费用,可能和在美国一年的花费差不多”。二是因为移民政策,相比加拿大,美国更难留。

“美国签证是抽签决定的,留的几率不高。在加拿大,申请后可以等待,不需要抽签。而且,在美国生活后,我也想换个环境,体验不同的文化。”她是这么认为的。

互连

大学海外校际交流项目

海外学生交流可分为校际交流项目(由学校签署,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系际交流项目(由学院或系签署,仅面向本系)、个人访问项目(学生自行联系的访问项目)。

其中,校际交流项目,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向所在学校的院系提出申请;各学院进行筛选,向负责交换项目的学校国际部提交推荐名单;每个学院的考生都有严格的名额限制,不能超过推荐名额。

参加校际交流项目的学生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

1达到一定的绩点要求;

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不同的海外大学对学生的雅思或托福成绩要求不同;

3尽早准备材料,提前拿到签证、银行证明等材料;

4提交推荐材料及名单,审核通过后,材料通过者参加相应面试;

5参加交换项目后,成绩单由交换发生地大学寄回,再按相关要求折算成学院学分。

(摘自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官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1月01日第09版)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