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北京理工大学失去了方岱宁,但是学校领导配置又升级了,一个院士,三个杰出人才!

2022-12-23 23:50:52编辑:智库News

北京理工大学在全国理工科学科处于领先地位,师资力量也很强。但前段时间,方岱宁院士因直播时被女青年轻吻,被学校通报并处罚,免去学术委员会主任,暂停招生资格。

不过,虽然北理工的方岱宁院士已经“折了”,但最近学校的领导班子发生了变化,领导班子的配置也升级了。目前,龙腾院士担任学校校长,并迎来了第三届杰出学者蒋岚担任学校副校长。前两位杰出的学者分别是魏和。

北京理工大学失去了方岱宁,但是学校领导配置又升级了,一个院士,三个杰出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领导层的配置升级体现在哪里?

根据北京理工大学官网发布的通知:“庞思平为学校副书记,蒋兰为学校副校长。”原副校长王晓峰因年满60岁,卸任该校副校长。

我们来看看庞四平副书记的简历。庞教授在学习上可以说是很励志的。庞教授本科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现齐鲁工业大学),硕士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

为了回报母校培养的恩情,庞四平教授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北京理工大学,并且做得非常出色。他曾担任该学院的副院长和院长。

第三位杰出的学者——蒋澜

姜澜教授曾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有着丰富的留学经历。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访问了日本和美国。早在2010年就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俗称解青。

姜兰长期从事激光微纳制造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培育项目、科技部863项目等。

杰青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他被评为杰青后,又被封为“准院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我国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快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专门设立的科学基金。

“十五”期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年资助约160名优秀青年学者,每人资助800 ~ 100万元,研究周期为4年。

为什么一直在网络流传杰青基本成了「准院士」?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院士的评选条件。如果要评选院士,必须要提名,而提名的前提是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或者二等奖两次)。

如果你有上面提到的奖项,适当的评选杰青基本没问题,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想当院士最好有杰青或者长江学者的头衔。因为有了这些头衔,就意味着科研成果的授予已经肯定符合条件,下一步就是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了。

写在最后

北京理工大学另一位院士校长带领六位副校长带领学校前进,而这六位副校长中就有“三大杰出青年”。学校的领导配置不容小觑。

北京理工大学领导层中的1位院士、3位优秀学者,可以说在学术上输给了方岱宁院士,但在6位副校长的大力协助下,可以说成就了北京理工大学的人才梯队,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北京理工大学领导层的升级调整?请在评论区留言!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是必修的,不合格率20%。末位淘汰机制真的适合学术吗?

另一所985大学位于北京。网友:“北京不缺985,为什么不建在河南”

胡馨予已经失踪50天了,还是有结果的。网络时代找对象没那么难!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