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网站发表了文章《中非“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发展与展望》。
文章称,中非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合作贯穿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合作重点之一,“民心相通”,包括教育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四个合作重点是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便利化和资金融通。
另一个方面是中方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所说的“三大发展瓶颈”。
2015年,中方表示:“希望今后三年与非洲方面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
这些计划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行、合作共赢的原则,支持非洲破解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短缺、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着力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据报道,麦肯锡咨询公司2017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参与非洲项目的中国企业经常为非洲当地员工举办培训课程,其中许多企业被派往中国接受技术培训。
此外,中国每年提供数万个奖学金名额,支持非洲学生到中国留学。
2018年,在中国学习的非洲学生人数超过了在英国和美国学习的人数,只有法国还在中国领先。
中国积极发展与非洲国家和大学的研究合作,特别是在农业和粮食安全领域。
据报道,从2011年到2017年,在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人数增加了258%,去法国和英国的非洲学生人数分别减少了2%和24%。
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时代,非洲学生将继续青睐中国。
在2021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提出为援助非洲新建或升级10所学校,邀请1万名非洲高端人才参加培训研讨活动。
另外,中国将继续与非洲国家合作设立“鲁班工坊”,鼓励在非中国企业为当地提供8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据报道,根据中国教育部2019年公布的数据,2018年度有81562名非洲学生在中国学习,占外国留学生总数的16.57%。
来源:参考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