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在北京发表。 报告显示,世界留学依然保持增长势头,留学目的地国和来源国更加多样化中国仍然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从2019年到2020年,中国约有100万学生在海外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中国内地学生出国留学有两大趋势。 一是出国留学需求持续增长,出国留学进一步“大众化”。 二是出国留学目的地选择更加多样化。 除了美国以外,选择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高中的中国学生也在增加。 中国将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为中国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中国各类海外留学人员中有八成以上选择完成学业回国发展。 从1978年到2022年底,中国各类海外留学人员累计达到585.71万人。 其中153.39万人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432.32万人完成学业365.14万人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社会继续向好发展态势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发展。 出国留学不仅为中国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表示,将继续支持海外留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方便使用各类人才。
对于出国留学,应该有两个基本的理性认识。
一是出国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促进教育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化。 近10年来,中国海外留学人数达到321.24万人,超过截至2012年的总人数( 260.47万人),海外留学可以说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这与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收入增长、教育需求多样化、国家支持出国留学密不可分。 与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相对应,中国在2015年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进口国。 2018年,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留学生在中国留学。 2019年发表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报告指出,有必要建立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进中国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操作、经验互鉴。 优化出国留学服务。 实施来华留学计划,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来华留学质量。
二是出国留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完成学业留学的人回国发展比例迅速提高: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就业机会增多; 另一方面,由于海外留学结构的变化,海外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中国2007年至2022年的海外留学人数是1978年至2007年海外留学人数的3.84倍。
要运用好的人才政策和环境,引导留学生回国发展,吸引外籍专家来华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热爱人才、精心培育人才,引导人才、精心用才、求人才渴、不拘形式,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为此,中国应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对待海外留学,发展国际教育,尊重海外留学人员的自由选择,增强自身吸引力,让留学生回国,形成鼓励海外留学和人才高地建设的良性循环。
选择出国留学者,不再追求获得国外大学学位。 “海归”身份随着海归“大势化”已经贬值,要想在国内人才市场上具有就业竞争力,必须重视海归质量,制定合理的海归计划。
(来源:中国网)
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