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转阴后多久能接种疫苗?再次感染的几率高吗?儿童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何做好防护?关爱医务人员措施有哪些?……权威解答来了!

2022-12-27 21:24:57编辑:智库News

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构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免疫规划、病毒学、呼吸与感染疾病、儿童健康等领域专家出席,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相关情况,本期发布会热点问答; amp; 请关注a。

转阴后多久能接种疫苗?再次感染的几率高吗?儿童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何做好防护?关爱医务人员措施有哪些?……权威解答来了!

健康预防重症,保障大众医生用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当前,防控疫情的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大众就医用药。 要多平台扩大医疗服务供应,增加相关药品供应,快速分流轻症患者,扩大重症救治资源,保持健康,守住防范重症的防线。

为了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了解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清晰便捷地转诊“绿色通道”,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宜设”、“宜开”,村卫生室要做好用药和就诊服务

近期在我国本土病例中检出BQ.1和XBB等优势毒株,它们的致病力如何,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

BQ.1和XBB是奥密克戎的一个新变异分支。 在国际上,一些欧美国家,它们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增加。 但其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毒株无明显差异,重症率和死亡率在这些流行BQ.1和XBB的国家无显著增加。 三个月来,我国监测到BF.7、BQ.1、XBB的中国传入,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分支传入我国,同时这50个分支引起相关本土病例或暴发流行,包括BQ.1和XBB BQ.1和XBB整体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但目前仍以BA.5.2、BF.7为主。 但其传播优势逐渐增加,可能与BA.5.2和BF.7、50多个其他输入子分支形成一个共循环。

预防BQ.1和XBB等病毒株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相同,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监测其致病力是否发生变化,监测基因组是否进一步变异,如果其临床特征有任何变化,可以考虑基因组的特征和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何应对新冠疫情?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汀

第一,做好常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基本措施,包括戴N95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接种疫苗等。 严重呼吸困难、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戴上N95口罩后,尤其是行走、活动可严重气促和呼吸困难,建议佩戴常规医用外科口罩。

二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戒烟、均衡的营养和适当的体力活动。

三是充分准备和继续使用常规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治疗药物。 特别是一些老年呼吸系统患者,如果病情稳定,建议家属代患者开可长期适用于普通呼吸系统疾病的药,或在互联网医院开药。

四是准备呼吸急救药物。 对于有哮喘的患者,准备哮喘急救药。 例如,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等。

第五,患者建议在家中设置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器,随时了解患者氧饱和度的变化,有无肺炎和重症。

第六,做好日常身体检查随访工作。 例如,肺功能检查一般建议随访3个月至半年一次,疫情期间每半年一次。 可适当延长随访时间,减少到医院等人群聚集的环境,避免增加感染风险。

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转阴之后能否继续接种疫苗?要间隔多久?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如果最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不建议近期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目前单纯感染免疫保护力强于感染和接种疫苗混合免疫力保护作用,后期需要接种疫苗时建议接种疫苗。 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简称“新十条”)的规定,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感染时间与新型冠状病毒接种疫苗时间间隔6个月以上。

防疫策略调整后,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和救治压力很大,有哪些关爱医护人员具体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近期,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更加加强医务人员关注,让广大医务人员全力投入医疗救治,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医务人员关注,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一是要求保障医务人员工作休息条件,加强职业防护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做好医务人员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 二是要求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动态优化调整医务人员编制、医疗力量配置、工作班次配置。 三、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要求根据他们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条件,合理安排休息。 四是落实激励保障政策,要求将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内容。 要按规定落实临时性工作补助和绩效工资等激励政策。

医务人员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中坚力量,在整个健康服务过程中,保护人民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共同关心对医务人员的关怀。

儿童感染新冠,家长如何做好居家照护?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荫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把病程交给时间吧。 时间到了,孩子自然会被治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儿童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部分儿童可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呕吐腹泻,部分儿童可出现声音嘶哑等喉炎,少量儿童可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由于大多数儿童是自我限制的病程,所以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提高儿童舒适度为主要目的,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相关情况,适当选择退烧药,适当服用退烧药。 另外,适度降低环境温度,给孩子比较凉爽的通风环境,适度减少衣服,让孩子在体感上更舒服。 孩子发烧时,一方面要捂不住热度,另一方面要避免孩子再次感冒,加重病情。

为了让孩子能舒适、安全地度过发热期,通常喝退烧药后,大约30分钟到1小时退烧药就会起作用。 服药后,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舒适、没有特殊表现,就不必过度紧张。 家长可以密切监测孩子的情况,但不建议将体温作为衡量是否去医院的标准,除非孩子出现特殊情况。 让孩子休息,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感染过目前国内流行的BF.7和BA.5.2的变异株之后,再次感染的几率有多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

再感染,又称二次感染,是指感染恢复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通常由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引起。 目前我们已感染BF.7、BA.5.2,如出现新变异毒株,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 从现有数据看,奥密克戎毒株再感染或二次感染风险高于原毒株,包括三角洲和原毒株。 从二次感染出现时期来看,一般有一定的间隔,感染后不会立即再感染,同一毒株的再感染概率极低。 即使感染,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一般是轻症。 二次感染还是变异毒株的划时代感染,划时代感染的间隔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间隔时间越短症状越轻,间隔时间越长症状越严重,这与我们体内的抗体直接相关。

瑞典一项研究也发现,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二次感染或3次感染的奥密克戎不同毒株症状非常轻,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病例。 在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状态下,关注老年人,好好保护老年人是很重要的。 所以,尽管感染了,但出现新的病毒流行株后,要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

文字整理:范恬宇

编辑:杨明昊

通报/反馈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