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你为什么”这个问题,不仅企业要回答,GP也要回答。

2023-01-18 09:34:52编辑:酔念

创客猫注:本文来源于由清科集团、投资界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辰海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尘、常春藤资本高级合伙人高悦、阳光融资董事长黄升轩、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围绕《产业投资:不忘初心》主题展开的圆桌对话

创东方首席投资官、管理合伙人肖珂担任主持人。

在一只基金的发展过程中,投资策略有了一些变化,也有需要坚持的理念。

“你为什么”这个问题,不仅企业要回答,GP也要回答。

高悦表示,在常春藤资本的发展过程中,三点没有改变。 一是坚持价值投资,二是专注于自己的投资领域,不受诱惑,三是专注于技术。

黄升轩指出,阳光融合资本不会改变的是围绕自己的投资战略,在能力范围内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改变的是,随着行业的迭代,价值的发现点会不同。

因为行业内有1万多家GP,所以竞争很激烈。

GP不仅要让LP把钱投入,还要让企业选择拿他的钱。

在这方面,陈尘表示,他们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是否有这样的机会,或者消费的企业无论是建立渠道还是品牌,能否为企业以0-1开始的速度增长创造机会。

这是他们的优势。

杨瑞荣说:“要说如何做到与众不同,从最初培养的团队开始,到团队的持续学习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数值。”

另一个是要提前布局在风口浪尖,坚持自己在产业中找到不同的角度,争取自己在这个风险投资行业的一席之地。

以下是对话的实录。 (创客猫编辑删除了) )。

投资战略的“变”与“不变”

肖珂:我想问一下几位嘉宾,你们开公司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理念和策略,在市场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你们的理念有没有变或者不变的地方。

二是我们很多做产业投资的人都强调基于价值的投资。 基于价值,你们的理解和相关策略有哪些同行共同之处,有哪些区别呢?

陈尘:首先,我认为产业投资确实和一些狙击手的做法不一样。 我们自己认为,整个资本市场、国内环境都在变迁,所以产业投资也不是一个方向。

我觉得在产业投资中还是要跨行业的。 当然,过度跨越会超出GP的能力范围,但适度跨越会给自己过去投资企业和寻找新目标带来新的机会。

我们有两期基金。 其中大部分项目以内容、消费和技术为主。 这三个看起来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被投下的TMT,但我们之中有细化的东西。 我们不是按类别细分,而是按商业模式和驱动力细分。

第二个问题,首先作为一级市场,特别是对VC投资来说,我认为价值投资不仅仅是一个积极的选择,也是一个被动的选择。

由于自身一级市场项目的交易频率较低,无法像二级市场那样进行高频交易。 所有从事中早期投资的人,如果是机会主义的想法,可能难以长期持续,所以价值本身要集中在自身项目的标准上,集中在这个行业的长期方向上,也要集中在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上。

所以,这个价值投资,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基金,对在座所有从事产业投资,或者说中早期投资的机构来说,价值投资是一个积极的选择,资本行业被动地给予我们只能做的事情,我们生存下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高悦:不变,真的是我们这11年来一直在坚持的事情。

有这样一点。

一个就像我刚才说的,是价值投资。

其实我们作为初期投资者,肯定是有价值的投资。

我们的初心还在于我们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长期资本,真正支持我们的企业家。

第二,经常很少。 我们会不输给很多诱惑。

我们团队10年来的积累和沉淀,都在信息技术、企业SaaS、产业互联网相关领域。

所以,我们一定是在说,要成为这样的专家,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我们必须特别专注。

三是强调什么是价值投资的真正价值。 是技术。 特别是现在技术变化这么快,技术革新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变化的创业项目。 这就是我们的不变。

要说变了,比如说企业SaaS这一块,我们也曾经10年前投资的SaaS的事情,比如从一家企业做了CRM,我们也借鉴了美国的SaaS,他们比较成熟,但实际上,后来水土不服,这里

我们从这些经验来看,其实在中国市场的SaaS领域中,和美国有一些变化。 我们必须关注这样的变化。

以前我们谈到SaaS,本来是要解决企业内部,比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其工具必须非常易于使用,但越来越多地关注于解决企业内部、企业上下游之间以及行业的弊端。

所以,我们要看更多的企业SaaS工具能否真正实现产品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很多时候,SaaS服务是你找了大客户,为他定制的,其实很难通用化,很难产品化,很难形成真正的网络化效果。

中国的SaaS为什么会沉默这么多年? 从10年前就开始投资SaaS了,像今天这样的大会把产业互联网作为我们的主题提出来,包括业界在内都在关注这个方向。

但是,我们真的看到了这十年的变化。 过去我们谈论的是工具的应用性以及SaaS是否具备长期可持续的计费能力。

但是,我现在关注的是有无连接性。 他只要产品化就有连接性,有进一步商业化的能力。

不仅是我有这个能力,——资费特别高,而且他能不能切入交易,积累了很多行业的数据,可以创造更多数据变现的价值。

这就是我们还有很多变化,从投资理念和我们的具体战略来说,还有很多反复的地方。

包括现在的科创板在内,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我们也希望相关投资领域中能接受这种趋势,真正让我们的投资者受益,更多地促进中国产业互联网中的技术创新。

黄升轩:现在股票投资应该进入后半部分。 全国1万2000家公司的GP,从最初的2000年初以来首次,以及2010年以后的全民PE大量进入。 其实,在这场竞争被淘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专注,有自己的特殊价值。

“不变”是以自己的投资战略为中心,我们能做什么,我想我们正在创造能力范围内的、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东西。

这是作为将来成功的GP所具备的要素。

当然,“变”很简单,就是包括看医疗在内,这个行业在不断地重复。 其实,这种技术的迭代、商业迭代、支付方科技的迭代,都会带来不同的价值发现点。 但实际上,我们为了一个GP能够成功,一定要做与众不同的事情。

当然价值投资是大家一直说的,但我认为最核心的是围绕最擅长、资源和能力的地方去做。

价值投资有两点。 一是找到价值。 只有了解这个行业,才能找到投资的价值。

二是创造价值。 找到价值可能比别人早一点。 我投票后,如何进行投票后的服务价值?

因为很多中国大奖赛没有真正在长周期内做。

2011年全民PE至今投资期限结束或基金寿命结束时,可能会经历调整。

所以如果是真正的价值,有发现价值的能力,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好的GP就能持续发展。

杨瑞荣:其实我们在风险投资的时候,一直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你? ”。 从LP的角度来说,他凭什么给你钱?

我们去了企业家那边,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有这么多投资者选择。 是好企业,还是很多人在追他? 他也会问你选择你的理由。

我可能想自己回答,为什么总是你,又看着你?

从我们的立场来说,要回答这个问题,你自己必须有独立性。

回到刚才的问题,回到初心。 从我们的立场来说,我认为这其中有两个方向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是我们坚持初期。 在这个投资阶段,他认为对你的能力的考验非常必要。

投资和人生一样是一场马拉松,你必须和企业家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度过很长时间。

第二,在这个行业里,产业投资比你拥有产业资源的人太多了,很多都比你了解产业。 你怎么能在这么多产业投资中表现出你很独特?

对我们来说,对自己的一句话就是在波浪到来之前布局好。

特别是你对一件事的判断和整体的理解可能需要与众不同。

如果判断正确的话,我们也许能赶上浪前。

例如,在AI这个东西到来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人工智能是如何与医疗联系在一起的。

基因检测的时候,大家都在看DNA蛋白是什么情况,其实基因检测中最核心的是几钻,我们提前用了数据,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什么时候能把一个g的监测成本降到其他的。

比如我们上了保险,但是不能从保险中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是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第一个坚持初期,第二个坚持自己在产业中找到不同的角度,争取自己在这个风险投资行业中的一席之地。

“为什么是你? ”

肖珂:在各个领域中,如何挖掘行业机会,如何发现技术变化带来的机会,形成自己的策略,就是回答“为什么是你”的问题。

陈尘:为什么是我们,其实在消费看来,消费并不难看。 因为机构投资者是消费者,所以很多大的PE基金也投资消费。

因为此时,在企业或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后,更多的消费企业,无论品牌还是零售链,都在看包括他的核心运营数据在内的财务数据。

其实很多PE都是配置或投资消费相关的公司。

但是,确实,消费这个领域,初期很难投资。

因为以前大部分的中早期基金都集中在TMT、技术、医疗和文化上。

但是,无论是消费领域的一个品牌,还是一个渠道的建立,从0到1的时间都比较长。

反倒是他一旦做到了1,做到了3,他自己的现金流就滚动了,除了股权融资之外,还有很多债权可以投资。

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是否有这样的机会,或者消费的企业无论是建立渠道还是品牌,能否创造机会让他们从0-1的速度增加。

高悦:我想这样回答。 这就像我已经变成了雪人,这个雪人已经在滚动了。

一开始一定是你的集中,你在这个专业领域的沉淀,你的努力,你举起这个雪球,当它滚动的时候,别人会来找你。

我这样说深有体会。 在SaaS这个领域里,我们做了很多投资。 通用型SaaS也有垂直区域的SaaS。

虽然这两年的环境遭遇了严冬,但其实常春藤资本这两年让我们更有信心了。 因为我们投资的这些企业SaaS在后续融资中一轮融资增长率非常高,很多大基金都在追赶这些额度。

逐渐形成这个领域,常春藤资本投入,其他基金在后续回合中充满信心。

我们经常向被投资的企业介绍客户,和他一起订购。

另外,在SaaS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前进的障碍很多。 如果你有一个大客户,你很容易定制,而且经常不产品化。 到时候在战略和方向上我们会指导我们的创业者,告诉他们其他优秀创业者踩的漏洞。

往往做SaaS的人,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有很多人才,但你没有业内人士作为合作伙伴,又有很多不行的事情,我们得好好帮他挖。

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的被投企业之间,其实我们已经形成了生态。

所以,在这之中机会会越来越好。 这就是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是我”的问题。

黄升轩:从投资机构来说,要打出自己的特点,第一是明白,第二是可以投入,第三是可以得到帮助。

我们有两条路线。 一个是医疗,另一个是科技。

保险加医疗本身是保险公司特别重要的课程,医疗投资策略归纳为三新,一是新支付,二是新诊疗哲学,三是新技术。

这三者将推动中国医疗的下一个创业机会。

我们集中在几个领域,一个核心是从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到价值型指导。

现在支付方在控制费用,医疗保险在控制费用,对于这样有价值的医疗,是如何为患者、为支付方创造价值的呢?

例如,我们关注的两点,第一是在中国的集中医疗体系下,很多机会都与集中公立体系相分离。 例如,专业中心、专业检测中心、影像中心,既可以复印也可以标准化。 它们在传统医疗系统内相对不核心,但适合复制,创造核心和额外的服务价值。

这个增长空间很大,与保险的合作也很大。

第二,我们对保险的创新思考。 其实我在中国做健康保险。 大部分都是赔钱的。 因为我们只能做团险和大病重疾。

当然这是与普通健康保险相反的选择,通常会吃亏。

所以二是从增量到存量,存量下我们的效率会提高。

第三,我们投资后可以增值,帮助他们。 这样就产生了刚才说的价值投资。 我们如何发现价值,如何创造价值?

投资真正好的企业,实现价值也很容易。

如果是优秀的企业,退出时相对实现价值就变得简单了。

杨瑞荣:我们作为初期的VC基金,如何能与众不同,可能要从最初培养的团队开始。

我们现在招人的时候,猎头经常问我们,你招的人是否需要投资经验,我说最好不要。 因为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把我们的投资理念灌输给他。

每个人都可能有非常专业的人,虽然不能说每个人都什么都知道,但是因为我们的投资即使是在细分领域,什么都要投资。

所以团队的持续学习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数值。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如何构建这种投资的哲学和思考方法。

比如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但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目睹了整个消费特别是互联网对消费的各种冲击。 从最初的门户、搜索引擎、电商,到拥有下一个内容的平台,出现了带商品的网红。

而且头两个月,在我们的医疗论坛上,很多人都在谈论专科医院。 我们应该位于哪里,我们的专业在哪里?

我想这不就是10年前我投入食品、投入消费时所考虑的问题吗? 虽然在医疗中可能很专业,但在很多事情上可以从纯粹的消费角度来看。 之所以在医疗消费引导过程中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公司,是因为出现了医疗在消费中还是很大的一部分,特别是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其实还没有的公司。

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没有拿出真正核心的专业内容。

专业医学知识的内容,你去找医生谈,医生一定要看起来非常专业。 他专业了的话,我可能听不懂。

如果不知道就找其他地方也没有合适的地方,所以在这里面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我想说明一下我们从消费的角度是如何看待医疗的。 从这样的角度看,还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空间。

(以上是创客猫的现场原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