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日本没有统一考试。
二战后,日本为了选拔高质量的人才,开始探索建立大学招生考试制度。
这里面进行了各种尝试。 1947年,文部省首次进行了统一入学考试“智力测试”,此后“升学资格考试”代替了智力测试。
随后出现了“能力开发研究所考试”,该考试大学的自主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标准。
但是,“能研考”在1969年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被废除了。
1979年首次举办“通用初试”,正式确立了日本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但该考试于1989年被废除。
日本现行的考试是1990年文部省发出的“中心考试”。
这次考试共有6个学科,各大学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让学生参加的科目,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回到留学生身边。
1971年,日本为了检查自费留学生是否具有大学学习能力,开始了自费外国留学生统一考试。
但是,这个考试有很多弊端,所以不解释。 再加上,除了“自费外国留学生统一考试”之外,还参加日语能力考试、各大学独立入学考试。
总之,日本合计起来说:“我们的考试方式和其他国家相比没有优势。 ”此外,1983年,日本制定了“招收1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 前期过于重视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但质量是有差距的,很多留学生是来打工而不是学习的。 另外,很多留学生都是非法滞留的。
所以考试改革进行了,到2001年“日本留学生考试”开始推进。 也就是说,这是现在留学生参加的在留考试。
虽然整个日本社会都觉得“考试至上”,但在一些国家公立大学眼里,统一考试的难度不足以筛选学生,所以对学校独特的校内考试也很重视。
因此,现在去日本的大学,留学生需要参加的是“保留校内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