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到瑞士的贵族学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在英美占据一半留学市场的时候,一贯以“贵”著称的瑞士也并没有“从大众手中”消失。 这几年,瑞士留学一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积极态势。 说白了,去瑞士留学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采访:
“我对瑞士的学校和留学市场很熟悉,你觉得最近两年瑞士在上述两个方面有什么变化? 《》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有趣。
瑞士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都一直很稳定,所以最近多了一所新学校是个大新闻。
新学校叫LeRgentCrans-MontanaCollege,其小学部于2015年9月开业,中学部再晚一年开业。
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来自瑞士著名的寄宿学校,所以从总体阵容来看,学校不错。
在留学市场上,有几个有趣的变化。
一是以前来中国招生的学校大多是SwissLearning的成员,现在非成员学校也来了。
二是不仅初中和酒店管理学校来了,瑞士的国际幼儿园也来了。
三是留学人数。 最近两三年,去瑞士的中国学生增加了很多。 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至少增加了一倍。
此后,家长和学生对瑞士教育的认识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过去我们需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去瑞士读书,瑞士的教育有什么好处,当地有什么好学校,现在他们自己有了明确的概念。 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你刚提到瑞士的国际幼儿园,现在去瑞士留学已经是‘低龄’了吗? 《》
确实这么小的孩子要出去了。
我以前接触过一个孩子,三岁半的时候去了瑞士国际幼儿园。
但他就是一个例子,全中国去瑞士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加起来可能不到10人。
据我所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出门,一般都是哥哥姐姐在瑞士看书,妈妈去陪读。
目前,中学似乎仍是主流留学阶段。
“中国学生上瑞士中学时,通常都去寄宿学校。
瑞士有多少所寄宿中学? 如何评价教育质量? 《》
我认识的寄宿中学应该有二三十所。 当然,有几所学校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躲起来”。 因为鲜为人知,所以无法统计。
我因为好奇心访问过以隐藏名字命名的学校。 那所学校里真的有王子在读。
学校的规模很小,一共只有30名学生。
走之前,给校长打了电话,校长让我开车到某个邮政编码(也就是某个地区)再联系。 结果,我沿着邮政编码开车到了罗实学院冬季校区附近。
我给校长打电话说自己在罗实。 校长叫我在那里等着,自己开车出来接我,又七零八落地回到了学校。
从外表上看,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所学校。 我以为是私家的家。
我在车库上面挂着的小招牌上看到了学校的名字,这个小招牌也遮住了树叶,不好好看的话就看不见。
这所学校学生的多样性程度惊人,30个孩子都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校园绝对安全,如果没有人带路,离开那里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校长真的很认真负责,专心保护学生当时,学校的《王子》学生的国家发生了一些政局变动,校长说为了让孩子能继续平静的学习生活,经常去该国的大使馆交涉。
父母经常问我如何评价瑞士中学的教育质量。 一般最直观的方法是对它们进行排名,但是瑞士的中学数量太少了,不能说谁比谁都好。
我认为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环境、设施、教师和教育质量方面差别不大。 可能有像罗实这样特别的东西,但总体上是平衡的。
但是,如果父母真的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学校毕业生的出路和大学入学率(人数少,一所学校一年的毕业生平均约30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但并不全面。 因为,一些学生可能放弃世界顶级大学的入学机会,回到本国,进入本国排名靠前的大学,或者留在瑞士大学。
因为瑞士不是移民国家,很难入籍,但只要持有学生签证,6年以上就可以取得瑞士身份,所以其中有些人在瑞士高中毕业后,也会在那里继续大学毕业并取得身份。
当然老实说,瑞士的高等教育质量很好,特别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ETH )的实力非常高。
“既然各中学的实力非常均衡,父母们怎么选择学校? 《》
大多数家庭选择学校的时候都重视对在校学生的“关心”。
关于了解关注度的方法,首先可以看到学校师生的比例。 第二,建议父母带着孩子亲自去学校,看看学生的课程、饮食和其他日常生活细节。
每个人喜欢的点都不一样,但实际看了之后,能体验更深,也容易在学校找到能“共鸣”的点。
“与英美两国相比,瑞士寄宿中学的整体实力如何? 《》
光从学校的实力来看,我觉得格格不入。
但是,一些学生的出发点可能不像去英、美的学生那么高。
我决定去瑞士留学。 第一,我真的很喜欢瑞士。 果然瑞士的自然环境很好。 二是留学准备不充分,去英国或美国可能有点困难,但瑞士比较简单。
但是,由于现在去瑞士的人越来越多,学校的招生名额有限,竞争也开始加剧。
瑞士学校招生规模不大,而且每个国家的国际学生都有10%的上限,所以很容易就满了。
再加上中国学生也没有太多早点“占座”、“抢录取名额”的意识,等他们想去的时候,罗实等难进的学校早已客满。
此外,目前瑞士大部分寄宿中学都要求报名的学生亲自去学校参观、考试、面谈,然后再决定是否录取。 这也是非常大的变化。
虽然过去也有考试,但是我觉得那个时候形式已经超出了内容,但是现在正在正式行动。 学校确实会根据考试结果判断是否对学生说“不”。 所以,瑞士的学校和以前相比确实变得“吵”了。 入学也没那么容易。 ——这是竞争带来的变化,但我认为这些变化是积极有益的。
杜钟书曾就读于上海和平双语学校,现在是瑞士埃格兰学院的十年级学生。
阿格龙学院成立于1949年,是一所非营利性的独立大学。
学校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是瑞士有名的贵族学校。
你参观了瑞士的几所寄宿学校? 你参观学校的时候看什么详细内容?
当时参观了约5所学校后,决定从阿格龙( AiglonCollege )和博索莱( CollgeBeauSoleil )中选择。
这两所学校离得很近,师资也很相似,但我喜欢运动,爱格伦的体育设施比博索莱好,所以我最终进入了格伦。
参观学校具体是指去上课,看校园、卧室、各种设施(如体育设施、餐厅、图书馆、电脑室等),并进行校与校之间的比较。
每个学校可能只有半天或一天,但如果你在其中,你就可以很容易判断你是否想去的地方。
而且,有一个细节很有趣。 我去参观的时候,同学们明明很好奇,还得假装认真上课、吃饭、做运动。 现在,我自己来参观也是这样。 非常开心。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你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星期六、星期天呢?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话,早上7点20分~7点30分之间起床,漱口,吃早饭,8点去大礼堂“冥想”,跪坐30分——分钟,静静地想今天要做什么。 有时校长会去说话。
8点30分开始上课,早上和下午分别有四节课,每节课长一个小时。
一两个小时的课,三四个小时的课之间各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两三个小时的课时间隔比较长,有半个小时,下午也一样。
8节课结束后,除了《学霸》,普通人下午只上3节课。 有兴趣的活动时间。
我们学校有100多种兴趣活动。 如果你没有想要的东西,也可以和校长商量一下,让老师单独“开讲”。
晚上在卧室里做课后作业、复习、预习。 大概需要两个小时。 10点多睡觉。 一整天都很忙,我很紧张。
星期六、星期天登山、骑自行车,夏天在日内瓦湖划船,冬天去滑雪。
你觉得学习压力大吗?
很大。
各学年由指导教官管理学生的学习,每周三召开指导教官会议( TutorMeeting ),通报本周的授课情况、成绩等。
而且我们频繁地参加考试。 基本上每周参加一次考试。
你在学校参加什么运动?
山地自行车和篮球。
山地自行车很刺激,教练是前英国国家自行车队。
爱格伦的教练是专业的。 例如,篮球教练是前NBA成员。
瑞士的寄宿学校有的要求穿校服,有的则不要求。 据我所知,你们学校有制服。 你觉得穿制服怎么样?
总的来说,我觉得穿制服比较好。 虽然也有稍微狭窄的时候,但仪式上的“制服”总是提醒我们注意礼仪。
目前,AiglonCollege的制服分为正式西装、衬衫、领带或稍显休闲的polo衫、卡其色裤子和黑色皮鞋,以及冬夏两季运动服。
但是,到了12年级,我们就穿自己的西装。 学校说这是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
你如何评价AiglonCollege?
一个是精英,周围的人都很优秀。
二是偏僻乡村。 学校离市中心有点远,坐电车要一个半小时。 大部分时间只能学习和运动。 也可以去看电影或者吃饭,而不像在市区。 有时会觉得无聊。
三井有条不紊、人性化,细节做得很好。
比如,每人的课余时间安排得很好,间隔只有5分钟的两节课的课余时间一定在附近,不让我们到处跑。
AiglonCollege2016-2017学年的杂费表,每年约需要66万元。
但是,除了学费,还需要额外的费用!
追加费用如下
一次性费用(包括注册费、学费、押金等(共计约18,000 CHF ) CHF是瑞士法郎的简称,1CHF6.7RMB )。
制服费JuniorShool阶段为4,300 CHF,MiddleSchool阶段为3,3,800 CHF,UpperSchool阶段为3,3,000 CHF。
追加年费(包括短程调查器材费、医疗保险费、追加学费等)合计超过50,000 C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