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留学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2022-12-22 19:47:44编辑:智库New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断提高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前提。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的重要论断。此后,这一论断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话题。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工作为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做了哪些工作?为此,我们采访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程。

为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

留学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出国留学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你个人对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有什么感受?

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从留学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来看,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从改革开放到2021年底,我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约为800万,完成学业的海外留学生人数约为550万。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万多所学院和大学。

二是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留学目的国。2010年,教育部发布“来华留学”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在大陆高校和中小学就读的外国留学生达到50万人,其中包括15万名高等学历国际学生。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31个省份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学历外国留学生25.8万人,占来华生总人数的52.44%。提前两年实现了来华留学计划设定的目标。来华留学生的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第三,对外汉语教学成绩显著。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1年底,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汉语教育,76个国家将汉语纳入本国教育体系。国外有2500多万人在学习汉语,累计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数近2亿。

第四,中外文化交流有助于国家整体外交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继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之后,我国又与法国、印度尼西亚、南非、德国建立了新的高级别外语交流机制。上述机制涵盖了联合国安理会所有常任理事国,涵盖了全球约1/2的经济、1/4的地理区域和1/6的总人口。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支柱。教育对外开放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外人民沟通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第五,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全球教育治理方面,中国与46个与教育相关的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定期交流与合作,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APEC教育战略》、《全球高等教育学位承认公约》、《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等国际文件制定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近年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如职业教育与培训国际会议、教育信息化国际会议等。各国代表亲身感受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成就,同时通过交流、研讨、分享经验和做法,提出中国的主张和主张,共同推动全球教育治理。

六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已经形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知识、技术和经验,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支撑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外交事业全面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取得巨大成就,极大提升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留学生对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什么作用?

程:从历史上看,留学生在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的留学生群体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而且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传统教育的变革和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国现代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学科向现代性转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向西方学科学习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留学生为中国现代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扩大留学人员派遣的重要决策推动下,我国形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支持留学人员回国,鼓励他们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他们的作用”的工作方针指引下,中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归国热”。海外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大量回到国内高校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这种不断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助力打造全球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记者:对于每个留学生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留学服务中心承担的“安全留学”行前培训项目做了大量工作。你认为“安全留学”的核心是什么?

程:留学人员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留学人员的安全一直是党中央、媒体和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留学服务中心受教育部委托,承担留学人员出国前培训和安全留学工作,为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发挥护航作用。

第一,安全留学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截至2021年底,线下培训人数超过25万人,线上培训人数超过160万人,宣传推广活动超过1300万次,为大学生实现留学梦、报国梦、平安出行梦提供了保驾护航。“安全、健康、文明、成功留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二,党和国家对留学人员的关心和爱护要及时传达给留学人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及时传达党和国家对留学人员的关怀。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留学生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和《留学生健康指南》。根据疫情防控政策要求,适时推出“安全留学伴你行——防疫团结,守望相助”云讲座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驻外使领馆代表,在线解答留学生及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在境外疫情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推出了“安全留学有你——留学小道”等系列活动,举办了网上围棋、象棋比赛,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7853名留学生报名参赛,总人数近3000万人。随着海外疫情的变化,为进一步增强留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举办了“留学版第一课”网络直播。

第三,培养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充分利用教育部“安全留学”培训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文化传统、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留学报国传统,培养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留学工作全过程。

记者: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和“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我国鼓励和吸引大批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留学服务中心有哪些优惠政策?

程: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是一个国家(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升。申请人通过系统实名认证后可直接获取相关信息,最大程度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审核周期。认证结果也从传统的纸质证书升级为电子证书。中心还为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留学人员开通了认证绿色通道,千方百计为服务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留学回国人员数据库和国外教育资源数据库初步建成。数据库覆盖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所高校及其颁发的7756个学历学位证书(高等教育文凭),涉及约3.9万个专业。

三是为留学生提供全天候招聘服务。自2012年以来,留学人才招聘会已成功举办18届,吸引了数千家用人单位参展,提供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为超过10万名留学人员提供了优质的招聘服务。该中心打造了“海外留学生云招聘平台”,吸引全国用人单位入驻,为海外留学生提供全天候、全地域、多渠道的招聘服务。

第四,“春晖计划”引领海外留学生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春晖计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创新举措,提升服务质量。资助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开展学习访问、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就业、创新创业等活动。通过“春晖杯”大赛回国的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近千家,分布在全国83个城市。

让中国故事在世界上传播得更远更响。

记者:“留学中国”品牌取得了哪些成绩?中国对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程:首先,“留学中国”教育展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自1999年以来,我们在30多个国家举办了“留学中国”教育展,吸引外国自费留学生来华留学。截至2019年底,共有1969个中国机构参展,在50多个外国城市举办了181场展览,达成了300多个中国机构与外国机构的教育合作协议,观众总数超过55万人次。

第二,为在中国留学的校友创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通过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等活动,组织来华留学生和校友,用自己在中国学习工作的亲身经历,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中国声音通过世界语言传播得更远更响。

第三,利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为用人单位招聘国际化人才提供服务。满足“一带一路”企业对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从2016年到2019年,我们为在中国留学的毕业生举办了七场招聘会。

记者:你认为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吸引国际学生来中国学习?

程:一是加强留学中国的宣传,强化“留学中国”的品牌。充分发挥“留学中国”教育展的品牌效应,体现中国文化教育的特色和实力,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二是为“一带一路”行动提供国际人才支持。坚持人才培养,实施国家战略,调整产业布局,规划同步推进。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人才与国际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为国内校友创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积极为来华留学校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留学人员和来华学习工作的优秀校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2日第9版

作者:本报记者王偌熙杨桂青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