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网上招聘会
在美国很多地区,疫情中改为“自付式”招聘会,求职者可以在车上领取企业介绍和申请材料。
本报英国、德国、韩国特约记者纪双城青木夏雪本报记者张雪婷
10月,往年是应届毕业生求职和企业秋季招聘的热门时期。
留学生们以前在这个时间段频繁往返于留学国家的大型招聘会,很多企业也想跑遍各个大学,吸取新鲜血液。
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应是热闹开启人生新征程的重要一环,——学生空前冷清,无法与企业近距离接触,企业也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
更多的学生打消了出国就业的念头,打算回国发展,也使得今年国内秋季的招生竞争更加激烈。
企业招聘提前进入冬季
路透社日前援引英国最大的雇主联盟组织,工业联盟( CBI )和招聘咨询公司Pertemps Network Group的年度报告显示,51%的英国企业计划明年维持或增加招聘,46%的企业预计将减少或完全冻结招聘
受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冲击,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削减新员工招聘或完全冻结招聘的英国企业数量远远超过去年。
欧洲其他国家的许多大企业也处于裁员状态。 例如,法国荷航计划裁员8000-10000人,宝马裁员6000人等。
一家德国汽车企业的负责人克劳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大企业都处于“生存状态”,只有在“发展状态”时才会大量吸纳应届毕业生。
“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参观过波士顿的大型招聘会,今年毕业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一所学校就读亚洲经济相关专业学校的中国留学生田先生对记者说,每年这个时间,波士顿都会举行2-3日面向亚裔学生和亚洲留学生的大型招聘会,“当场投简历就不一定能收到回复,但成百上千家大公司的大型招聘会
田先生说,现在她知道的几个大型招聘会都被取消了,“不知道能不能在线,但效果相当低”。
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报道,韩国大型招聘门户网站以530家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确定下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上市公司为57.2%,比去年减少了9.6%。
各受访企业一致表示,受经济衰退和疫情影响,不具备开展大规模招募的条件。
招聘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半年计划开展校园招聘的企业占39.6%,比去年减少10%。
相反,计划社会招聘的企业占41.4%,比去年增加了10.7%。
这也是首次社会招生比例超过学校招生。
不定期的社会招聘比校园招聘更有效率,而且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许多企业希望优先招聘有经验的员工,而不是新员工。
学生选择推迟毕业以避开难关
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国留学生也发现,现在在国外找到工作并不容易。
从英格兰诺福克郡当地大学毕业的徐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的班里大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名国际留学生,很多人最近联系了当地的雇佣主机机构和人才中介,但没有得到面试机会。
徐先生抱怨说:“雇主方面的回答几乎都一样,说是‘新冠灾祸结束后’,但不知道企业什么时候有招募新人的计划。”
有机会留在英国工作的中国留学生主要从事金融和会计等行业,这样的大公司仍然拥有合同市场。
然而,有限的招聘机构对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来说明显少了僧多粥。
来自伦敦当地大学金融专业的小陈对记者说,她最近在网上面试了7家企业,但还没有得到两次面试的机会,雇主也坦率地说,面试者太多了。
英国政府面对明年1月底结束脱欧过渡期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决定大幅改革工作签证制度。
今年9月入学的国际留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长达两年的毕业生工作签证机会,但刚毕业的学生确实错过了机会。
对于明年的招聘市场,当地企业仍然持观望态度。
据德国《焦点》周刊》报道,今年欧洲至少有1/4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外国学生毕业后更加“面临困难”。
今年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机械工程毕业的刘先生希望在德国从事机械行业。
他最近两个月向30多家企业申请了工作地点,但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
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前两年,师姐兄弟利用“中国背景”进入德国机械制造企业,后来被派往中国分公司。
但今年这些企业不招人,也不给免费实习机会。
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经济系毕业的陈先生也想去诺基亚等国际企业工作,但最终只能去小贸易企业工作。
她对记者说:“这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中小企业可能拿不到长期工作签证。
希望你能在未来几个月申请大公司的实习或职场。
”
与北欧国家相比,南欧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更难。
据《焦点》周刊报道,在西班牙、希腊等国家,超过1/3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目前,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大学主修旅游的蒋先生对记者说,他本应该今年就能毕业,但由于没有工作,他决定推迟毕业。
他希望在西班牙旅游机构积累两年的工作经验。
但是,新冠灾祸中也有为找不到工作而困扰的“好专家”学生。
德国联邦劳动局就业专家布里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MINT学科(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科学和技术)、医疗类毕业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技术专业的林同学对记者说,她向瑞士、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医疗企业申请实习并接受了面试邀请,最后选择了瑞士的大型企业,每月获得实习报酬1500瑞郎以上。
韩国经济研究院以4158名全国4年制大学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为对象,进行了“大学生就业认知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55.5%的毕业生无法就业。
原定于明年3月毕业的大学生金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今年上半年几乎没有企业招聘的消息,但最近秋季招聘变多了,但大部分以理工科学生为对象。
我们文科学生找工作很难。
“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和他一样准备推迟毕业,这将逃避‘毕业就失业’的严峻现实。
更多的学生选择回国
《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与往年相比,决定回国的人明显更多。
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的蔡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她对记者说,目前法国等欧洲国家经济因疫情仍处于困境,但国内迅速复苏,工作机会较多。
“目前,中国国内的工资与法国越来越接近,有时甚至更高。
目前准备回国的波兰华沙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张对记者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越来越国际化,随着收入和欧美企业的接近,留学生回国就业越来越成为潮流。
但是,他认为留学生相对于国内学生的优势也在减少。
创纪录的中国海归回到了原本就很拥挤的国内就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于已经在国内上网络课的留学生来说,在国内直接参加秋季招生是更现实的选择。
在纽约上学,今年读研究生的小赵在疫情爆发后回国,五个月以来一直在国内做远程在线授课。
“本来也有毕业后回国发展的想法,但是当时想在美国练习一段时间,自己就变得有竞争力了。
现在,我直接打消了这个想法,开始了解在国内求职的各种信息。
“周围有不少同学有同样的想法,”他说,“今年可能是留学生最困难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