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今年,几乎所有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在销量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关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22%。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地区渗透率远高于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2%。
与此相对应,中国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10%。
显然,新能源汽车的冬季体验是困扰许多北方地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原因。
随着“冬天不敢开空调”、“在寒风中与车主排队充电”等新闻的报道,新能源汽车冬日的表现力成为决定新能源赛道能否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但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冬天也很冷的北欧瑞典,11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上涨了25%。
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机会? 北欧的新能源汽车在冬日有所提高吗?
01
近日,汽车媒体“懂车帝”进行了大型冬季测试,数据如下。
需要注意这次冬天的续航测试。 测试温度为-10至-15,该低温在北方冬季存在普遍现象,平均车速约为50公里/小时,主要支持市内路况模拟。
结果表明,空调24背景下平均续航距离达不到50%。
另外,有常识认为新能源汽车维持中高速更耗电。
考虑到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的实际温度在零下15度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续航时间将比测试结果惨淡。
此外,测试结果表明,低温下不仅续航距离缩短,还出现了许多车型无法修复的问题。
例如,泄气保用C01的无框架门不能在低温下升降,关门时会被门框挤压变形,导致主驾驶窗破裂。
询问边界M7的测试车,主驾驶门无法从外部打开,左侧后门无法关闭,在测试中多次出现。
() ) 24小时冻结挑战结束后(-30),多处故障、无法挂在p档/D档、自动保持自动停车故障等。
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比去年有所进步,续航里程比合资品牌高出约3.3%。
问题是,就这一续航水平而言,为什么北欧挪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持续增长呢?
02
2021年,在与中国北方大致相同纬度的挪威,电动汽车的渗透率超过了90%。 2022年,挪威电动汽车销量依然增长。 其背后的理由如下。
1 .欧洲能源危机,叠加通货膨胀的影响,使燃油车运输成本占家庭的比重上升;
2 .尽管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下降50%,并大幅减少,但仍达到了300公里续航里程的保障。 这对近距离通勤者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3 .当然,低温环境下,电动车之所以能大规模普及,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续航时间长,燃料成本上升,而是——充电桩的数量。
挪威正在推行在停车位安装充电桩的“每人充电一次”计划,目前普及率达到40%。
换句话说,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桩的服务质量才是决定——中国北方地区能否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
03
当然除此之外,我国也在加速研究低温续航的问题。
目前,解决方案是“百花齐放”,如目前普遍采用的PTC热泵方式、特种低温锂电池。
前者的效果不明显,但具有成本可控的优点。
后者采用特殊的电解液配方,低温下仍能保持导电能力,零下40度至零下50度都能正常工作,常用于极地科考,但弊端是成本太高。
科技进入市场,技术大行其道,往往是商业行为后来大力推动的结果。
我相信随着南方新能源汽车销售放缓,将会向低温锂电池的量产方向投入大量资金。
结语
目前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冬日里的表现力其实很“伯仲”,尽管市场上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电池加热、电换、高压快充技术的推出。
但事实上,大幅提高东北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关键可能在于——解决充电桩问题。
否则,“寒气”终将传导到新能源汽车领域。
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