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抗生素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作为词汇的抗生素的历史可追溯19世纪

2022-12-27 13:12:12编辑:智库News

前言

抗生素作为药物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但抗生素作为词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抗生素因其重要的医用和营养价值而被广泛使用,但随之出现的不合理使用乃至滥用情况,使细菌迅速普遍产生耐药性,耐药菌广泛流行,造成部分“灵丹妙药”失效在此过程中,美国对抗生素的认知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医用、营养、管制的层层推进。 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观念之间的相互交错和相互影响。 在认知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从片面强调抗生素的医疗意义,到综合认识其环境影响,出现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起初,抗生素被认为是与病原菌对立的“灵丹妙药”,并被放在与细菌、动物、人类、环境普遍相关的关系网中进行综合观察。

一.“相同健康”:抗生素与环境关系的新认知

抗生素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作为词汇的抗生素的历史可追溯19世纪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科学界对抗生素、细菌、动物、人与环境关系综合认知的发展,美国联邦机构在调查报告中不断提出并强调明智利用抗生素的指导思想。 美国科学界和政府机构认知的变化通过大众媒体的报道影响了大众,美国社会对抗生素的认知逐渐发生了变化。 21世纪以来,出现了对抗生素与环境关系的新认识。 20世纪70年代,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唐纳德肯尼迪把细菌、动物和人视为一个共同生态系统中相互关系的组成部分,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他认为:“动物和人类的肠道细菌、细菌的耐药基因,以及人类的病原菌都来自一个生态系统,任何一部分受到影响,就会波及到剩下的部分。” 他还从人与动物、人与细菌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指出了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脆弱性在于一种公有地———。 如果我们向动物消费抗生素是非医疗目的的话,这种资源在人类中会变少。”从事细菌耐药性研究多年的斯图尔特利维也有相似的理念。 20世纪70年代末,他开展的实验证明耐药菌可以从农场动物体内传播到农场工作人员体内。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采访中,他更形象地描述了耐药菌出现,抗生素失灵的情况。

他不仅指出细菌通过持续进化最终会适应环境中的抗生素,还警告说抗生素有时会杀死无辜的人。 正如杀虫剂清除杂草的同时也清除草一样,服用抗生素后肠道天然菌群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最新研究表明,抗生素滥用的环境影响不仅进入动物和人类体内,还进入了更宏观的环境。 研究表明,耐药菌广泛存在于畜禽体内、用具有耐药菌的畜禽加工的肉制品、大型畜禽养殖场附近的水、空气、土壤中。 大部分饲用抗生素都是随动物排泄物进入环境的,但动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并不改变其性质,仍会继续引起耐药菌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 耐药菌的踪迹不仅局限于农场及其周边环境,还可以经过长途旅行到达更远的地方。 研究人员在北极地区野生动物体内发现耐药大肠杆菌,推测可能与候鸟迁徙有关。 有些研究者在北极地区斯瓦尔巴群岛的康多尔峡湾地区提取的土壤样本中发现了多重耐药基因。 21世纪以来,有科学家从国际合作和专业合作的角度提出了抗生素监管新思路,呼吁倡导“生态抗生素管理”和“同健康”理念。

2013年,由来自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的科学家联合执笔,呼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耐药菌问题。 他们这样写道。 “很多人相信,经过亿万年进化的细菌将永远成为比人类更优秀的遗传工程师。 抗生素是细菌的天然产物,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也并不新鲜。 抗生素是宝贵的公共财产,必须监测和管理预期环境释放和意外环境释放。 ”他还表示,“环境是传播耐药性的关键”,因此有必要进行“生态系统抗生素管理”。 在这种观念中,耐药菌最终归属何处也值得重视。

有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有利于耐药菌的增殖,耐药菌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原本不耐药的细菌,污水处理厂应将其作为耐药基因水平传播的重点领域进行研究。 有科学家提出,不仅要加强管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处理,还要走向“全面、生态、同一条健康之路”。 我们认为“同一健康”的理念与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我们共同的环境密切相关。 美国兽医威廉卡雷什( WilliamKaresh )于2003年率先提出了这个词。 初衷是为人类、动物、环境或生态健康问题提供跨学科解决方案,抗生素耐药和人畜共患是其两大重点。 2015年2月,美国总统贝拉奥巴马( BarackHusseinObama )提议在年度预算中使用12亿美元用于抗生素耐药性抑制的研究。 在他看来,抗生素对美国公民和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应该努力确保其有效性。 10据此,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实施旨在抑制耐药菌的五年公共卫生计划。

二.结论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对于保护抗生素的有效性,两种认知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是承认与人类、动物、细菌、环境的密切关系。 其二,承认细菌也遵循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与大千世界的人和动物一起进化。 相关认知的出现,意味着逐步放弃抗生素与病原菌二元对立的认知,运用综合全面的视角认识两者的关系。 21世纪初,在细菌耐药性的实践中,“同一健康”的概念应运而生。 目前科研成果已证实,滥用抗生素可导致耐药菌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加,且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畜牧业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公开出版物中多次发出耐药菌在世界各地蔓延的警告,呼吁全球行动将积极预防和“同样健康”的理念纳入行动方案。 从“同一健康”的角度综合、全面地认识抗生素,可能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抗生素监管政策,有助于维持我们生存的环境。

结语

这个变化大致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 随着深入考察抗生素产生耐药菌的机制,科学家证明了肠道环境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 相关学科办学理念逐步衔接,向整体、演化的角度发展。 限制抗生素使用的认知呼吁在美国联邦政府层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倾向于通过严格的监管更好地保护抗生素的有效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提倡谨慎使用抗生素。

通报/反馈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