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我国驻外使领馆名义进行转账诈骗是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法。
近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多次警告,此类犯罪活动再次猖獗,已有多名驻英留学生上当受骗。
来自安徽铜陵的学生王先生遭遇了这样的诈骗,所幸警方及时出手,帮助她挽回损失。
日前,在英国留学的安徽铜陵学生王先生接到一个电话,显示英国的当地号码。 对方声称自己是中国驻英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王先生的母亲:他是以驻英国大使馆的名义打电话的,如果别人参与了什么跨国洗钱案件,可能和我女儿有关,所以请她协助调查。
对方在电话中表示,稍后国内公安机关会联系王先生,请他积极配合调查。
过了一会儿,王先生接到一个自称“上海宝山公安局陈警官”的电话。
王妈妈:当时给了她一个安全账户保证金,经过核查,核查结束后,半个月内把这笔钱原封不动地还给她。
于是,王某应对方要求,转账操作了自己计划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27万余元。
但转账后不久,王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她赶紧让国内的母亲报警。
铜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队6大队接到王某父母报警后,立即查询王某转账的目标账户。
最终,警方推断嫌疑人应该在福建莆田市。
铜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民警李茂林:于是我们去实地开展工作,通过资金流动,我们发现了大部分涉案赃款,最终经过多次分期、分级转账后,又汇总到一张姓肖的银行卡里,由我们在福建当地
民警围绕肖某展开了深入调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肖某是诈骗集团成员。
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民警一举抓获肖某、林某两名犯罪嫌疑人。
在大量证据面前,两人马上坦白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近日,民警将追回的20万元还给了王先生的父母。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铜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民警李茂林:接到自称检察机关的电话,要慎重甄别,避免上当受骗; 第二,我们的公检法机关不会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要求市民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账。 如果你接到这个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要求转账,你收到的一定是诈骗电话。
声明:转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
如有出处表述错误或侵犯你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利证明书与本网联系。 马上改正、删除。 谢谢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