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和我,在听大学招生宣传的时候,招生官说他们的奖学金政策是无视需求( Need-blind )。 也就是说,大学在权衡学生的录取情况时不会考虑学生家庭的支付能力。
为什么一些国际学生也会这么想呢? 因为这些大学的招生官经常这样告诉他们。 因为经常在大学招生网站上宣传。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一假设是错误的。
大多数美国大学——甚至是精英大学,不管反对意见的次数和声音有多大,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Need-blind。
相反,真相是他们的大多数,特别是国际学生是Need-aware。
想想看。 如果他们真的没有需求,这些大学为什么在他们的申请中问学生是否需要经济援助,申请人能亲眼直接判断吗? 当然不是!
真相是,申请经济援助是国际学生在申请中犯的最大错误。
为什么? 因为大学想要能全额支付学费的学生,如果他们录取不是全额支付学费的学生,他们会希望这个学生是代表性不足的少数群体、低收入申请者和/或来自美国的第一代学生。
大学不想让其他国家的学生占有经济援助资金,特别是在部分资金来自美国政府的补助金的情况下。
一些学校,比如布朗大学,就是一个例子,比其他学校更直率。
布朗对国际学生实行Need-aware政策,对国内申请者实行Need-blind政策。
简而言之,在经济援助方面,美国国内学生当然优先于国际学生——是正确的。
有时国际学生对经济援助有所误解,但许多国际申请人申请经济援助不是因为他们需要钱才能上美国的大学。
相反,他们申请经济援助是因为他们觉得收钱是一种荣誉。
他们认为这笔钱是“奖学金”。
但是,这不是奖学金。 常春藤联盟甚至不提供奖学金。
即使这些学生确实能从一些学校得到一点奖学金,金额也不会太高。 这一点点金额不值得伤害他们的申请。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甚至没有资格获得经济援助。
所以他们本质上威胁着他们的招聘概率,最终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