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包力
6月8日-10日,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带领金婕鑫、陈军晓、王大威、刘丽一行5人,赴广西龙胜各民族自治县实验中学、资源镇开展了一系列帮教交流活动
龙胜各族自治县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学”)校长梁结和主任杨建海带领韩晓宏一行参观了学校。
实验中学坐落在高山之巅,依山傍水,建筑极具特色,学校俯瞰全县,被誉为龙胜的“布达拉宫”。
实验中学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示范单位,学生多为侗族、苗族、壮族,汉族学生最少,但学生们团结一致,各民族融合得特别好。
在实验中学的会议室里,两校进行了座谈。
梁结介绍了学校的理念、学校的优势、面临的困难、师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其中梁结压力较大的工作之一是“辍学”,贫困、路途遥远、家庭理念落后,导致学生安于现状,学习缺乏内驱力,许多孩子在中学辍学打工。
韩晓宏表示,今后将就实验中的重要难点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
韩晓宏介绍了南山二外集团的办学特色和海得拉巴学校的师生情况,介绍了学生的学校生活特色,带来了海得拉巴师生的祝福,探讨了目前两校孩子心理教育方面的情况,尤其此行的目的不是帮助,而是互相学习,资源共享
会后举行了签约和捐赠仪式。 这是海德学校——龙胜实验中学信息技术2.0校际对口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海德学校实验中学捐赠仪式和捐赠书提交仪式。
这次海德学校带来了三门精品课。
金婕鑫老师的英语课《Western music》生动有趣,吸引了实验中学七年级192班的孩子们。
出发前,金老师已经做了积极的准备,了解了当地教材的特点,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优化了教学设计,经过反复磨练,能否进行英语教学,并与当地老师进行了沟通。
上课的时候,金老师笑眯眯的,很幽默,开头的介绍和小故事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穿插龙胜特色,更加平易近人,整堂英语课也简单易懂,小组活动更是全员积极参与,整个课程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老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收获同飞。
陈军晓老师的数学课《一次函数的应用复习课》思维缜密,在八年级的175班展开了奇妙的数学之旅。
最初的热身运动通过顶嘴、心算、计算逐步进行,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用经典故事引入一次函数启迪智慧,巧妙运用字母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渗透德育,将课堂推向高潮,课堂老师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那一刻! 讨论和数学相结合的数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贯彻,课程在欢呼声和陈老师对学生的祝福中结束。
在回深圳的高铁上,陈老师收到了实验中学王老师的邮件。 同学们不要忘记陈老师,向王老师表达谢意,希望今后两校能像往常一样交流。
刘丽丽老师语文课《石壕吏》动情地跟随八年级176班孩子和诗人的脚步,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刘老师的课程紧跟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对话、情境教学,巧问、小组合作、课堂展览、启发思考,整个课程都是在书声的夫琅和费、思维启发中度过的。
它不仅是教孩子们诗歌,也是对孩子们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继承立德树人的根基,通过学习诗歌,厚植孩子们的国家情怀,增强责任意识,涵养时代精神。
刘老师课后可以和课余的孩子们留下联系方式,回到深圳,和班上的伙伴结成一对,在追梦的路上互相鼓励,隔空努力。
放学后,三位老师分别与各组进行了座谈和共享。 实验中学的老师谦虚地求教。 海德老师更是毫无保留,互相理解,分享经验心得,也积极分享带来的资料,承诺彼此建立长期联系,互通有无,共同成长。
在此行中,韩晓宏一行还开展了与学校贫困学生的交流座谈,王大威老师旨在做好积极的策划准备,提前了解学校贫困学生的情况,思考什么方法能给贫困孩子最实质性的帮助。
孩子们穿着朴素,脸蛋稚嫩,笑容自然,语言真诚,交流时没有一点害怕,朴素纯真。
韩晓宏一行人得知,这里的孩子们既没有电话手表,也没有手机。 他们几乎没有出过龙胜。 家在偏僻的乡村小镇,父母外出打工。 但是他们喜欢读书,喜欢运动,也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物质的缺乏,没有妨碍孩子们的精神追求。
韩晓宏给了孩子们鼓励。 希望龙胜的孩子们能坚持自己的努力,抱着梦想跑得很远。 另外,还向这些贫困孩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有机会一定要来深圳。 此外,期待深圳的孩子们进入龙胜的课堂,在交流体验中,提高渴求知识的力度。
与正在实验的中学交流结束后,韩晓宏一行又策马赶到资源镇小结束参加活动。
来到资源镇完小,韩晓宏一行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韩晓宏在讲话中给予孩子们鼓励和祝福,希望孩子们纯真热情,快乐成长,能学到东西。
之后,向资源镇捐赠了物资。
韩晓宏表示,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为三所学校的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对教师们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广东广西的教育均衡发展搭建了桥梁。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通过两校、教师的交流合作,资源将共享,相互促进,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审稿: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