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京晓庄学院暑期支教:发挥高校智力优势精准做好文化扶贫

2023-02-05 08:59:34编辑:虽稚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19日电(通讯员王紫艺) '我学了以前在学校没有学过的兴趣数学,也学了石头画、手工。

”南京市溧水区桑元蒲小学四年级一班的陈奥特敞开心扉说。

南京晓庄学院伯藜支教团走进南京市溧水区桑元蒲小学,与当地小学生牵手教小学生兴趣数学、石头画、手工等课程,这种新课程方式受到了当地学生和家长的赞誉和欢迎。

南京晓庄学院暑期支教:发挥高校智力优势精准做好文化扶贫

南京晓庄学院组织了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10名学生,走进南京市溧水区桑元蒲小学,给当地100多名小学生讲课。 课程多为兴趣教育,有兴趣数学、石头画、篮球、手工、书法等,这种新课程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了学习的另一种乐趣,学生家长赞不绝口

“我们的孩子在乡村学校上学。 学校重视语言数以外的常规教育。 很少用这种替代方式教课。 这次晓庄学院学生独特的授课方式,让我们的孩子沉迷于学习,我很高兴。

”桑元蒲小学的陈奥家长说。

这次支持的学生都是科班学生,有过教学经验,所以一开始上课就更有板眼,受到广泛欢迎。

教硬笔书法的王紫艺曾经是该校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技术训练营的小老师,给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上过一个学期的课。 教手工课的王莹是教师教育学院的小教专业学生,专业学过手工课; 教漫画英语的老师也来自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魏思茹、张锦。 教兴趣数学的孙慧华来自信息工程学院,他的课也很好,放学后学生们围着他追有趣的数学。

孙慧华说:“以前我在培训班上教学生兴趣数学,这次的教学在完成教科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兴趣,锻炼了他们计算和解答数学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灵敏度。

' '

南藜支教团的10名成员来自乡村有志学子,他们开学之初就得到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的资助。

这次的支援活动,为了传达爱,将爱化作大爱,将爱凝结成江海。

来自同一个乡村,支教团的成员们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需求。

他们将充满爱心和热情地进行教育,为桑元蒲小学营造活泼积极的学习氛围。

作为朝气蓬勃的当代大学生,支教团成员们一定会为扶贫志愿服务贡献青春之力。

团长王紫艺说:“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团队组织能力,还加强了自己的师范生技能,可以说成果非常大。

想给当地的孩子们带去平时学习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次资助的历史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的宝贵回忆之一,并将对我将来的小学教师生涯产生巨大的影响。

' '

据悉,此次藜支教团推介桑元蒲小学,是因为此前南京晓庄学院在桑元蒲社区建设了农村社会服务站。

该工作站的设立是为了通过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切实帮助桑元蒲村解决实际困难。

此次以“爱之持续、乡村梦”为主题的帮扶活动,延续了该服务站成立的初衷。

当初在服务站挂牌仪式上,桑园蒲行政村党总支书记胡军表示,儿童和老人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两个特殊群体。 因此,可以说这次的藜支教团正确地确定了当地的需求,给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带来了福音。

另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扶贫先智、扶贫必扶志”的精准脱贫攻坚战略。

教团成员们正立志从“扶智”、“扶志”出发,精准扶贫。

他说,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藜支教团的成员们都渴望向这个凝固的基础工程投一石二石。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