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更真实的是乡音没变。《江西雅》潘继鸾鲜为人知的对桑叶的爱。

2023-01-09 20:15:04编辑:放鶴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记者张绪鸿、杜宇蔚、实习记者付丽玲报道: 4月25日9时,中科院院士、国际知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清华大学医院告别室举行。

这位泰斗级“国宝”的突然离世,令全世界焊接界、清华大学、院士故乡江西的人们感念不已。

更真实的是乡音没变。《江西雅》潘继鸾鲜为人知的对桑叶的爱。

清华大学发布的潘国銮讣告

院士4月19日去世的消息正式公布一小时后,大江新闻客户端搭建潘国际锋网络吊唁厅,不到一天,20多万网友为这位杰出的江西乡贤献花。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在北京工作的江西人,回忆起院士的点滴,领略到这位功绩科学家不为人知的桑梓情深。

突然生病三月底住进医院

得知潘国銮院士去世后,许多在京的江西朋友表示震惊和突然。

“春节后,我去过潘老办公室。 他的思路一如既往,讲得很清楚。 记者日前从南昌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胡忠萍处获悉,潘老已于3月下旬因病住院。

4月20日,潘院士老乡、北京八一儿童医院院长封志纯回忆起最近与潘老见面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据悉,潘国銮突然生病,不久白细胞浓度降低。

“潘先生是我的长辈,几十年的交往也成了老师。 4月25日一定要和潘先生告别,把他送到最后。

“现年65岁的封志纯无法掩饰悲伤。

潘国銮院士的妹妹、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的潘国华当天下午宣布三哥离开。 痛苦之余,她希望为国家和民族辛苦了一辈子的三哥能在天堂好好休息。

潘国銮妹妹潘国华发表的悼词

作为一名在北京工作的瑞昌人,朱文涛也为潘国銮的去世感到痛心和惋惜。

想起最后一次见到潘国銮,朱文涛说,2020年11月7日,他和潘老在清华大学东门的“江南赋”餐厅见面。 潘老夫妇谈笑风生的样子仍然刻在他的脑海里。

潘国銮离世后,不少身在北京的江西老乡纷纷第一时间送上挽联送别这位“焊”界泰斗。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作的媒体人杨泽柱在社交平台上为潘老敬献上了挽联。 “国际邂逅、科技报国、高风亮节辉九域; 銮呜焊接界,学术带头人,良操德炳千秋。

杨泽柱说,他用这个藏头联,在“际”寓意“风云际会”的时局下,用“铮铮”把潘氏一生的成果像铃铛一样震撼了业界,寄托了对这位伟大科学家、技术人员的哀思。

少年离开故乡85年乡音未改

朱文涛说,在与潘老的接触中,潘国銮最大的特点是爱国,认为他是地地道道的爱国主义者。

潘銮出生于时局动荡的1927年,国家危难的1937年,他随父亲离开江西瑞昌老家,逃往云南。

“也许从小就目睹了国家的多难,再加上父亲的‘工业救国’思想,潘国銮在西南联大选择了焊接专业。

朱文涛记得潘老告诉他,火箭、导弹、军舰、航母、高铁都需要焊接技术,后来国内很多核电站的潘老也参与了设计工程。

此外,潘国銮还在国内外率先开发了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

潘国銮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注册片

潘国銮在多个场合说,国家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他早就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焊接’起来了。

”朱文涛说。

杨泽柱表示,作为“中国电焊第一人”和南昌大学首任校长,潘国銮不仅是电焊教育专家,也是电焊工程专家。

他经常和工人一起在一线工作,自己参加焊接工作。

他平时穿得平易朴素,是个名副其实的“布衣院士”。

潘际銮出身书香门第,14岁就考上清末高材生,五兄妹均毕业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各自领域也取得了卓越成就。

鲜为人知的是,九江长江大桥是潘际銮和他的两个哥哥、著名桥梁专家潘际炎共同合作的结晶,弟弟潘际銮突破了九江长江大桥的许多建设技术瓶颈,为哥哥的设计团队扫清了障碍。

4月19日,一段潘际銮夫妇用瑞昌方言,向瑞昌家乡人民拜年的小视频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传播,视频中老人高兴得像个顽童。

“院士10岁就离开家了,距今80多年前,能说那么地道的瑞昌话,我们感到惊讶。

杨泽柱说,几年前潘国銮请他们吃饭时,坚持用瑞昌方言和大家交流,让大家感到亲切。

“潘先生总是说,说家乡的话能找到回家的感觉。 年纪越大,乡情越胆小。

“神仙眷妇自行车”被瑞昌收藏

潘国銮的夫人李世豫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退休教师。

他俩的感情,用“高山流水”“琴瑟和鸣”来形容也不过分。

与潘国銮接触较多的封志纯说,在云南学习期间,潘国銮和李世豫两家住在附近,还在同一所小学上学。

随后,潘际銮来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到学校工作,李世豫来到北京学习,因此恋爱相伴一生。

“年轻时相识,年老琴瑟、李世豫坐在院士电动自行车后座上清华园的合影,现已成为90后、00后寻爱的图腾。

在朱文涛看来,潘李的恋情是“神仙一家”,风雨同舟,令人羡慕。

潘国銮和他最喜欢的“网红”电动自行车

在采访中,杨泽柱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 因为这个“神仙爱情故事”太有名了,去年潘老终于决定换这辆旧电动自行车时,瑞昌市委、市政府立即要求“纪念”。

因此,这辆“世界上最有名的电动自行车”现在被照顾到了主人从小就梦想的故乡。

朱文涛回忆说,在潘国銮家作客时,李世豫也曾对老人“抱怨”“根本不懂家务”,并为此开了一个大玩笑。

“小李过生日的时候,潘某为了好好表现一次,就做了面给她吃,结果潘某不知道怎么点火,也不知道锅里是水先还是水后,最后把糖作为味精放了进去……” 朱文涛说,90后的潘际銮可以埋头于科学研究,没有李先生的“宽容”是无法想象的。

这两年,瑞昌市决定建设“潘国銮科技馆”。 原计划今年5月举行开馆仪式。

本来,潘国銮和封志纯就要出席这个仪式。

现在这个愿望已经不能实现了。

这是封志纯最大的遗憾。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