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挪威 北欧 被誉为“北欧天堂”的挪威,为何如今都不敢去了?实在无福消受

2023-01-25 07:24:50编辑:宿醉

在奥斯陆生活了四年多,他并不是最爱说话的人。

挪威 北欧 被誉为“北欧天堂”的挪威,为何如今都不敢去了?实在无福消受

然而,我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此外,我觉得国内媒体和公众对北欧的声誉过于片面,所以我想说几句话。

当涉及到这些问题时,可能很难避免泛化。

我只谈论自己和周围朋友的经历。

我希望尽可能真实和客观。

基本上,我会思考我所说的话,并尽量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方面。

每个段落的长度基本上与我个人担忧的长度成正比。

1、 融入社会。

首先,除了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外,北欧确实是世界上平均英语水平最高的地区(根据瑞典人前年在英语技能排名EF中排名第四的调查,世界排名前五的北欧国家中有四个国家占了四个,剩下的一个是荷兰)。

许多人认为只懂英语对生活没有影响,但实际上融入当地社会并不像你在前三个月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你不懂当地语言,就业机会就非常有限,要真正进入当地社会就更加困难。

2、 缺乏宗教信仰。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并不令人担忧。

然而,世俗主义带来的开放性教育和青少年堕胎率在欧洲乃至世界上往往被忽视。

3、 价格和税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主要与生活有关。

但从工资水平和基础设施来看,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4、 国家严格控制酒精饮料。

北欧国家有不同的政策。

在挪威,超市只出售淡啤酒,所有“真正”的酒精饮料只允许在systembolaget中出售(即所有啤酒、红酒和酒精含量超过3.5%的各种烈酒)。

Systembolaget是一家国家垄断的酒类连锁店。

它的开放时间很短,星期天不开放。

周末总是人满为患。

当然,挪威的烟酒税是欧洲最高的。

在systembolaget购买葡萄酒的法定年龄为20岁;在酒吧和餐馆购买葡萄酒的最低年龄是18岁。

5、 奥斯陆表示,住房非常稀缺,尤其是租房。

这一直是卖方市场,价格相当高。

6、 气候。

不用说。

奥斯陆是冬天最冷的地方。

零下20多小时。

每周日照时间不超过20小时也是很常见的。

大多数人需要维生素D补充剂。

基本上每年有五个多月是冬天。

如果你不习惯,旅行就不方便。

每年,政府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来解决雪天的交通问题,但每年公共交通瘫痪几天。

7、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最大的担忧是购物不是很方便。

商店和商品的种类非常有限。

一些欧洲常见的日用品或烹饪工具、原材料、日用品和小商品在挪威很难买到。

如果你在挪威在线购买,如果超过一定数量,你将不得不支付高额关税。

然而,挪威唯一不缺少的就是药品。

你不必担心在这里生病,因为除了注册费,你几乎不必自己付钱,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包含在医疗保险中。

针对某些癌症的靶向药物、HIV疫苗,甚至被誉为新世纪植物伟哥的日本雷诺宁这类男性药物都包含在医疗保险中。

这确实比国内好得多。

此外,由于天气原因,挪威的蔬菜种类很少。

一旦天气变冷,就必须仔细安排以确保均衡的饮食。

每次我回到中国,当我吃新鲜黄瓜时,我都会感到很苦。

由于阳光不好,挪威的橙子和其他水果不是很好吃。

8、 嗯,公厕太贵了。

一般价格为5克朗或10克朗(克朗和人民币接近一比一)。

没关系,但挪威实际货币的使用率非常非常低,所以,嗯。

9、 北欧的两性平等和女权主义深入人心。

由于性别原因,女性很少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因此,许多外国女性认为当地男性“没有绅士风度”或“没有男子气概”。

和AA约会是很正常的事;电影中开门送花和拉餐椅的画面也与大多数挪威男性(尤其是年轻男性)不一致。

相应地,有孩子的父亲也很常见。

父母都有很多假期。

10、 Jantelagen,媒体经常讨论的jandai规则。

具体解释和来源可在Wiki(jandai规则)中找到。

Jantelagen指的是一种否认个人成就,不鼓励突出个人独特性,但更关注群体的心理模式。

Jantelagen是北欧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找一个英文版本看看。

当我在挪威学习和工作时,我惊讶于“你工作真的很努力”。

很多时候,这不过是一种赞扬。

我认为许多中国人很难理解和接受。

“LagomR BST”(lagomis是最好的)是挪威人谈论的一句话。

其中,lagom是挪威人信仰的标准。

Lagom很难翻译。

它恰到好处,非常平衡,有七个点,而且“北欧设计”很简单。

挪威人的沉默是在地铁出故障时,悄悄下车换车。

很难看到陌生人交换甚至是沮丧的眼神。

唯一在街上与陌生人交谈的人是移民;当年轻女孩在欧洲旅行时,她们从南到北被搭讪的机会也急剧下降。

人们经常把挪威式的拉格姆与美国式的激进分子相比较,但我认为,在拉格姆的背景下,许多中国学生或移民的辛勤工作也是一个有趣的比较。

当然,这与上面的第一点有关。

有动机、想争取更高社会地位并有能力这样做的移民在这种环境中更不合拍。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留学生在读完书后回国,但挪威的大多数中国人要么嫁给挪威人,要么嫁给在爱立信工作的IT专业人士,要么嫁给在中国餐馆辛苦挣钱的圈子。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