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消息。以学术和科研成果为主的REF排名将于明年上架。
表示这个榜单以前是5-7年磨一剑。这份名单已经有九年历史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华留学生哪些榜单比较好?随着CUG或时代排行榜的结束,许多学生和家长基本上只持有QS排名。
这种风气主要在硕士的学生蔓延,本科和PhD倒是好很多。那么,不同排名的参考价值是什么呢?
第一次排名
前六七年可能还挺流行的一个榜单。我还记得当时等待《泰晤士报》排名的心情,就像等待当前QS排名更新一样激动。
这个榜单是可以排名的,有很多指标可以参考。它更在乎学生满意度、设备、师资等。,而不是过于看重科研和学术成果。
所以对非综合的一些专业学校就很友好。比如很多像拉夫堡和埃克塞特这样的学校都比较高。毕竟基础设施很好。这个榜单的指导作用相对更推荐给想去英国读本科的人,或者专业排名比学校高的人。
对一心只想读个硕士,然后快进快出,想找个好工作的学生来说,不建议参考。QS世界排名第二
这个QS榜单从2010年开始上榜,之后上升很快,尤其是最近三四年,在国内有很高的参考系数。
这份榜单的指标主要参考学术声誉、雇主评价,以及论文引用率和H指数。
所以对于综合学校来说,这个榜单就特给力,特能加分。但是对于一些非综合类的学校来说,这个排名就是个坑。各种想拉黑。其实英国有很多专业学校都很不错,比如巴斯、卡斯、lse,都有自己的强势领域,只是在这个榜单中评价不高。
因为他们没有很能加分的比如医学,工科,这种能触发大量论文,以及出版论文的数量这类数据。但是现在国内的用人单位更喜欢看这个榜单,所以这个榜单的参考系数确实是最大的,也是最推荐给已经读完本科,只想硕士毕业,然后顺利就业的同学。
而且更适合本身是商科的学生的。其实其他专业也有不同看法,有一部分是社会科学。如果你的学校被ucl录用,不一定能给你加分。CUG排名第三
CU是卫报的排名,老榜单了,流行了一段时间了。
这份榜单参考了十个排名指标。
比较关注师生比例,毕业率,以及研究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等等。也是综合排名。这个榜单更适合本土学生去选择学校。相反,对留学生的参考就没那么大了。其实CU排名和《泰晤士报》排名差别不大,很多参考指标都是一样的。
只是CUG做的更精细,他们会出专门的专业类排名。具体比较分校的唯一缺点就是有些学校不会上榜,参考指数低。比如他们会对工商管理、经济、会计、金融进行具体的排名。
其实对很多在英国读A-level,然后要升本科的学生有更多的参考空间。但是不适合读硕士。因为他们抽调的也是本科的数据。所以有家长在问本科生排名。其实他们要么是去qs,要么是去cug和times。他们更需要参考录取标准、师生比、研究质量和强度,以及本科毕业前景和就业率。
当然,毕业率也是重中之重。本科成绩好,很容易刷到排名好的硕士。比如去ucl就很稳定。第四裁判排名
这个列表是我喜欢阅读的列表。当然,英国大学也喜欢看这个榜单。
很多英国高校的marketing officer也会推荐这个榜单给大家。这个榜单会看到学校硬核实力的很多部分。
就你什么领域强,什么领域弱,这个榜单都一目了然。所以这个榜单适合一些专业比较强的专业,比如工科,医学,llm,或者cs。
商科的话参考这个也可以。这个榜单唯一的缺点就是更新太慢,一年出一次。时隔多年,很多数据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然,这个榜单有很多优点,适合所有学生,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还是读博。
参考价值极大。英国《金融时报》排名第五
其实《金融时报》的排名也很值得参考。主要适合想留在英国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
这个排名基本针对mba,business analytics 以及marketing和finance等专业。两者都是商业中受欢迎的选择。商学院质量好不好,看看这个榜单就知道了。
就业率和就业起薪看这个榜单就行了。普通学校根本上不了榜。不在榜单的商科基本就是二流往下了。最后一个结论:名单暂时到此结束。其实每个榜单都有它的价值。
我这边推荐的比较多的是QS排名和REF排名,主要是因为我这边主要讲的都是针对研究生这个群体的留学生。本科生说话少,本科学校相对好申请,没有那么多变数。基本上他们都有明确的分数指引,基本符合条件。估计分数到了,ucas上的五个申请变化不大。
只要不那么飘,本科的容错率还是很大的。有操作技能的都是研究生,博士生很难操作。所以针对master这部分讲的就特别多。所以会造成一种本科生也需要看qs的错觉。其实不是的,部分专业可以看而已,主要还是去看cug或times会比较好。或者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