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流行是基于人们对甜蜜爱情的向往。
每档恋综都会出现让观众按头去民政局的cp,同时也会伴随着“绿茶婊”“白莲花”这样的字眼。在经历了同样的故事走向后,连宗从“人工糖精”和“宫心计”开始真正进入实际问题。在话题的带动下,业余嘉宾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搜星的快感,而这些激情在节目播出后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
据小红书某品牌公关爆料,王能能与罗拉的巴啦啦能量cp目前合体营业报价已超过7位数。一起组cp,一起赚个钱任何真人秀综艺都是对人性的观察。
所有甜蜜背后都蕴含着许多人生、两性话题的探讨,话题越多越能吸引看客的目光。洛拉和王能从节目开始就一直在搜索热门话题,比如搞笑的女人能不能有爱情,单身妈妈能不能再恋爱,如何选择合适的和心,百变的洛拉为什么受欢迎等等。最终他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节目以一个亲吻和拥抱结束。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两人看上去都异常靠谱,时不时的晒出亲密照给所有喜欢他们的粉丝发福利,路人各种路透照也看得出两人有在认真谈恋爱。也让两人的粉丝有了更多的乐趣。劳拉参加过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等等,和很多明星合作过,所以在参加《半熟恋人》的时候,她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业余爱好者。
而王能能在参加节目之前,社交平台的粉丝从10万直接涨到了80多万,粉丝多了就代表着流量增多,知名度自然就高了,广告也随之而来。两个人在节目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广告。当时两个人曝光单个广告的费用早就超过10万了,加起来也就50多万。同样一期节目的嘉宾金融男周锦舜年薪也才80万,而大结局两人官宣之后,巴啦啦能量cp广告报价也随之涨到了80万,这应该就是C位出道与卡位出道的区别吧。收到软广告的两人甚至被某品牌公关曝光。官方公布后原定的第一个广告合作计划在发布前三天就被打破了,因为王能让和劳拉的合作公司在官方公布后的第一个广告价格提高了。而该公关也爆料,官宣后两人合体的首条广告价码已经高达7位数,如果是真的,那这个数额的报价已经比很多二、三线明星还要高了。事实上,参与致富的不仅仅是王能朗和萝拉,还有《心4》的“陈方式cp”。
本来就有网红基础的女生方彬涵在参加完节目之后的广告报价水涨船高,如今小红书的单条推广价格就高达27万,如果和男生合体的话报价也飙升到40万+,甚至更高。据不完全统计,方在节目结束后的一年内,就接到了上百个广告,其利润早已达到数千万。就连刚刚宣布分手的《心4》的《快乐星球cp》的报价都还贵。单机单平台报价8万,飞度25万到30万块。然而这些还不是吸金最多的,真正闷声发大财的,可能是上完《心动2》快3年的恋综天花板“奇闻cp”,如今杨凯雯的报价还是13万一条,赵琦君9万一条,两人视频品牌植入率依旧特别高,三年的时两人的收入早已超越许多明星。收入多,曝光率高,粉丝多,他们的私生活比明星的约束力小。例如,王能在大结局的第二天被曝光之前几天与一个女孩纠缠不清。不过自从连麦都道歉了之后,似乎就没人再关注这件事了,两人应该还是甜甜蜜蜜的吧。
还有之前孔汝淳被爆“富家女”人设翻车,上节目穿的大牌都是假货,学生的身份也让其获得了很多同情票,毕竟购物平台上大牌版型服装到处都是,普通穿的也很多,然后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过了,广告也在接着接。有明星收入的业余爱好者,即使翻车,通过流量赚的钱也比普通人多得多。恋爱是一个圈子,“网络名人”也有门槛。或许是过于急于打造偶像剧版的真人秀爱情。爱在选择嘉宾上,始终以“精英”为标准。《半熟恋人》中女嘉宾罗颖是哥伦比亚大学房地产金融专业硕士毕业,目前在国际金融发展机构任可持续金融融资顾问;周楠年纪轻轻已经是上海戏剧学院形体老师;童谣不仅是服装品牌主理人还是上海某高级法餐厅老板。男嘉宾黄是服装品牌创始人,私人定制西装基本都在一万以上;牙医俞越,有自己的私人诊所,有自己的品牌网店,也是知识博主。《心跳信号》嘉宾,《心跳4》女嘉宾方25岁是一家传媒公司的创始人,男嘉宾马子嘉26岁也是一家信息咨询公司的董事长。
其实在《心动1》最开始素人恋综时期,嘉宾们的背景还没到如此夸张的地步,李君婕上海戏剧学院在读生,奥斯卡是模特,胡金铭是里面最励志的一个,在做英语幼教,也拍过广告,来参加节目的原因也很朴实,就是为了想凑够去英国留学的学费。最好的应该是向天歌,他从哥大毕业后从事金融行业。但是,在节目播出期间,他还是一名实习生。今天的配置不能选业余嘉宾。向天歌应该是一个业余嘉宾走向网络名人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虽然她和刘泽轩的cp最后是在节目里,后来引起了一波大战,但是她也因为节目从一个业余变成了有名的业余。节目结束不久,她就放弃了金融行业,开始成为《网络名人》的博主。
可能是因为发现了这个圈钱密码,业余爱好者俱乐部的客人开始介绍朋友参与。网友惊奇的发现《心动的信号》第二季的嘉宾威廉认识第一季的嘉宾向天歌,第四季的嘉宾麦穗认识第二季的威廉和第三季的钟钟。杨、赵和从《心动信号》中走出来的Melody也一起拍了写真。同一个综艺节目嘉宾互相认识不奇怪,毕竟都是节目中走出来的,后来经过介绍或者是签在了同一个公司也都能互相认识了解。令人惊讶的是,不同节目的嘉宾认识得更早。半熟恋人的王雨城和《心跳信号》第二季嘉宾黄合影,才发现原来两人其实是认识的。
之后被人发现《半熟恋人》的罗拉和《心动的信号》第二季的威廉之前也还在罗拉直播间出现过。不仅嘉宾是一个圈子,特邀嘉宾也是一个圈子。比如王菊刚刚参加完《半熟恋人》,这不又来刚推出的恋综《没谈过恋爱的我》坐镇。之前参加过“90婚姻介绍所”节目的沈奕斐老师也来参加“我从未谈过恋爱”节目。这不禁让人感慨,恋综居然是一个圈,大家参加完节目后获得了人气实现了经济利益转换也开始介绍自己的朋友来参加。很多嘉宾把爱情综艺作为事业的跳板,希望依靠爱情合奏的人气发展副业。不过,业余爱好者转型成为“网络名人”也有门槛。首先你要在节目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其次你要会穿衣服,比如会做饭会穿衣服的萝拉,还有时尚博主方等。这种懂生活,时尚感强的人,其实很适合走网络名人路线。
而太过于精英形象就会受很大限制,比如金融女罗颖,虽然大哥大嫂的cp也很甜,人气也很高,但罗颖的形象看上去太过精英,平日里着装也很Lady,能欣赏的人还是很有限,再比如胡金铭,从英国回来后一直在微博做自己的英语幼儿教学课程,可大部分关注恋综的都是普通年轻人,完全不能精准匹配到受众群体。总之,联宗发展以后,手里能不能成功,对客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更关心的是转化成多少实际的经济利益,否则不会有那么多被迫cp最后翻车的案例。
说到底,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就深陷其中的爱情,只不过是大家把现实中碰不到的寄希望于综艺上而已,无论看剧还是追综艺,入坑都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