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三十届高级人才交流洽谈会在南京举行。248家部省属国有企业、科研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和各设区市、国家及省属重点开发园区企事业单位拿出1800多个管理和技术研发职位现场招才。
高级人才位于人才的金字塔尖,因数量少常年成为用人单位的争抢对象。今年,随着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步履加快,报名引才的企事业单位暴涨,主办方直接将洽谈会设在空间更大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场地面积比去年增加10倍。
新经济新产业成引才主体
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产业转型的缩影。记者参加过南京多届高级人才洽谈会,发现今年招聘主体已从前几年的房地产、金融、建筑、交通等行业转向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经济领域。为吸引人才名校海归博士待遇,很多企业不惜重金。当天进场招聘企业的年薪门槛是10万元以上,但一些单位豪气冲天:“只要是单位所需,待遇不是问题。”
南瑞集团当天现场招聘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动汽车、轨道交通自动化、新能源发电及并网等多个岗位。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马晶说,希望能招到在上述领域能开展技术攻关、商业模式创新或行业领域拓展的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应聘对象如有大项目的背景将更被看重。
央企是高级人才的需求大户,也是求职者眼中的理想单位。招聘现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旗下的研究院所始终排着长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一次性招30名博士、50名硕士,一个上午收到厚厚一叠简历。招聘负责人说名校海归博士待遇,集团在搞总体规划,非常重视技术的发展,尤其看好信息对抗方向的发展前景,需求大量相关人才。中船重工七一六研究所更是放出“只要是优秀人才都要”的口风,还大大方方地亮出薪资待遇:博士第一年收入15万-18万元,硕士第一年10万-12万元,博士还另外有50万元的安家费。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李鑫博士自早上招聘开始就在忙碌。“今天收下不少简历。”他笑容满面,很享受这种忙碌带来的兴奋:“公司专注于前沿科技领域,发展势头好,目前紧缺一流人才,不时有人过来送简历,这也能反映出行业的前景。”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现场招聘负责人黄洁介绍说,单位主要想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但今天来投简历的以应届生为主,不过只要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也会考虑,“关键要是人才”。
46家双创企业组团招才
招聘会现场,46家统一打着“江苏双创人才联合会”招牌的企业尤为引人注目,他们都是由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培养对象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急需补充大量中高端人才。
双创企业远景能源是全球新能源技术领军企业、中国第二大智能风机供应商。公司现场招聘负责人表示,公司近几年从海外吸引不少人才。随着业务的拓展规模的扩大,非常需要引进经验丰富的团队负责人。“我们通过校招招了一些应届的硕士、本科毕业生,需要中高端人才带领他们和企业共同成长。”
组团企业的“团长”是江苏双创人才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几十名双创人才、千人计划专家联合江苏银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的科技创新“联合体”,主要为双创人才提供资源对接等服务,也为政府引进双创人才搭建桥梁。公司总经理陈秀竹说,江苏有3000多家双创企业,很多海归是技术出身,不擅长市场推广和营销,“双创联合体”在人才招聘、业务拓展、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帮助双创企业成长壮大。
不过,同样是高科技双创企业,同样的待遇条件,在求职者中受到的待遇明显不同。记者现场采访发现,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苏南,对人才吸引力很大,展位前求职者络绎不绝,而苏北企业摊位前相对冷清。
中国矿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蒋硕是湖北人。当天他投了几家双创公司,对加入小公司,他倒是能接受:“大公司人更多,想要出头难。小公司如果成长得好,年轻人更有机会成为骨干。”他坦言更希望留在南京。“南京的人文环境、创业政策都不错。”
有专长的复合型高管最抢手
记者注意到,现场求职者年龄多在30岁左右,大多面临着“成家立业”的压力。不少企业当天也在现场开出诱人待遇,但很多海归、博士求职、跳槽并不仅仅奔“钱”而去。
海归硕士徐赫妍回国后在北京工作两年,而后加入南大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她说自己来南京,正是看中这里优厚的创业政策和名校南京大学的平台优势。南京大学化学系一位张姓博士说,同学们找工作更看重公司的价值观和事业发展平台,以及工作的氛围和企业文化,待遇反倒要往后排。“像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样的单位,有机会能和千人计划专家、双创人才接触,对开拓视野很有帮助。”
前几年,企业在引进高级人才,如公司总经理、市场营销总监、投资经理,往往更重视人才的过往工作成就。如今,新经济产业对于人才的专业背景更为看重。红豆投资有限公司招聘3名投资经理,要求应聘者为生物技术、医药、物联网、金融经济专业博士。现场招聘负责人表示,这些行业是公司未来的投资方向,行业专业人才对于产业发展方向的把控更为精准,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
中科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聘市场经理时,明确要求应聘者必须有微电子、信息化通信等专业背景。公司招聘负责人薛亮说,对于高科技产品而言,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对产品的应用、产业链的变化更为了解,在市场推介时往往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也就容易赢得客户信任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当然,对于这种既能研发又能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不吝重金。”
本报记者 郁 芬 梅剑飞 黄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