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H·ART 23 届学员本科保研失败后的复盘回顾与经验分享

2024-07-05 20:59:33编辑:名佚

夏令营保研失败了还有机会吗_保研夏令营失败_夏令营失败保研有影响吗

H·ART 23届学员

本科:北京市某211院校 环境设计

GPA:93/100

获 UCL健康、福祉和可持续建筑MSc

UCL灯光与照明 MSc

offer

上下滚动查看offer

01

后来她保研失败了

哎,就是本人,报了北大、同济、北理三所985的夏令营都没有收到入营通知。按理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卷王,专业第一保研上岸是手拿把掐,那我耽误在哪一步了呢?

请看复盘回顾:

“我一直以为好好学习就可以保研。”

之前我问专业老师保研的事,他说我们往届的学长学姐都是直接保研到本校,只要你有保研资格,学校随便上。所以我一直以为只要好好学习,拿到保研名额,就可以自由选择了。

直到去年二月份,我接触到一个保研同济的师姐,和她聊完,我才知道保研可以保到外校,以及保到外校还要先参加夏令营。

我说我也想去同济,她又问我作品集怎么样了。我:作品集?什么是作品集?!

师姐说她找H·ART老师辅导的作品集,准备了两三年的项目保研到同济的。但我只有半年时间了,我说那我也赶紧去报一个,赶一赶试试。

当时Mia是我的主带老师,她给我看了很多往届学生的案例,我才对作品集有了初步的印象。因为时间来不及,我临时拿学校的项目重新排版,卡着点交的夏令营申请链接。

白天玩,晚上做项目

“保研投递有误差。”

我那会儿急着赶作品集,没有太仔细研究保研专业的各种区别和“潜规则”,我上来就报了北大的城市与规划学院,当时我联系到那边一个教授,但教授说我的专业背景可能不太合适保研夏令营失败,如果是学交通啊地理啊这种和他们研究院有直接联系的更好。

同济我报的是创新设计与创业,其实这个专业我也算报错了。我本来想的是自己有市场营销的辅修,但是我忽略了自己作品集不是偏商业方向的。

北理我比较意外,虽然我不太清楚被拒的具体原因,但看了它的录取名单,大部分都是北理本校的学生,还有一些清华的.....本科背景都很好......

经此一遭,我的经验就是大家一定要早点开始准备作品集!!!虽然可以用学校作业临时抱佛脚,但终究和作品集真正要做的东西不一样。

等到七八月份,我也不想再拖到九推了,直接放弃保研名额,准备出国。

02

东山再起去留学

放弃保研的决定,我本科的老师们并不理解,他们觉得保本校不就好了,甚至不用再费心准备作品集。

可是这次保研告诉我,我的本科学校虽然不算劣势但也不是优势,在竞争大的情况下容易被淘汰。如果仍然保本校,那对于以后申博士和就业可能会路走窄了。所以我想把申海外硕士的机会当跳板,必须去一个更好的学校保研夏令营失败,弥补第一学历。

而且我准备跨建筑留学,家人们和老师更不理解了。部分老师觉得现在不都是建筑转到别的专业,学数媒、交互什么的嘛,怎么还有人主动跨到建筑。而且我家长就是从建筑转行到现在新的行业,他觉得女孩子学建筑太辛苦了,现在要走他的老路,担心我的身体。

但是我跨到建筑并非头脑一热。我本科的几段实习经历让我知道自己不喜欢坐班,比较向往时间相对灵活的大学老师。

我看高校里的环境设计老师的履历,基本上本科可能是环境设计,但硕士博士基本都是建筑。所以我就跟他们说,只有学建筑,可能之后才有机会再回到学校当老师。

为了这个目标,我开始重头学建筑并重新做一份留学作品集。

自学

从环境设计转到建筑,刚开始特别特别困难,也特别特别懵。当时也不知道自己的项目错在哪里,后来我用了半年的时间自学,买了一堆建筑相关的书,H·ART的张老师和Mia也安利我看了很多很多视频,我发现建筑真的要比环境设计复杂太多。

我觉得建筑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它非常有挑战性,想要设计出一个真正符合人们预期的建筑,需要考虑很多事情,比如空间怎么利用、结构怎么搭、使用空间的人是什么感受,以及还会涉及到其它交叉学科共同作用。

在思考过程中,我会不断发现新的点,然后挑战自己,最后做出来一个满意的作品。现在对建筑相当于是入门了,然后有什么问题,自己也稍微有了些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我的第一个项目做到现在都快一年了,期间我又重新建模做了4-5版。

实地调研建筑

03

去UCL和冲藤校建筑

还在抉择中

在准备留学作品集的这段期间,我的项目经历也没有落下,目前手上大大小小有十几二十个有关建筑的项目,有一些已经落地了。同时还和曼大的建筑老师做了和城市相关的科研项目,发了两篇SCI论文。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作为跨专业的补充证明,让我申UCL健康、福祉与可持续建筑专业时免了一场考试。因为它当时官网写的是会根据申请者的背景信息额外参加一场考试,然后我让文书老师给学校发邮件问具体什么时候考试,结果它直接给我免了。

目前拿到的两张UCL offer算是给父母老师一个交代,也是对我将近一年来跨建筑的肯定和认可。我可能会去UCL的健康、福祉与可持续建筑,因为我问H·ART的咨询老师说这个一年制是研究型硕士,读书期间就可以发表论文,对以后申请博士有帮助。

不过目前也在考虑阶段,还没确定要不要去。所以我仍然在一边准备托福的语言考试一边准备美国申请。

学做饭,为出国做准备

美国我想申藤校和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矶分校,我前段时间有研究这些学校的整体风格,发现美国那边更喜欢有手工模型的小体量建筑。尤其是像哈佛、康奈尔这种学校,他们录取学生的作品可能只是做了一个住宅,但这个住宅做得非常扎实,每一个空间都倒推地非常巧妙,看着就是可以直接落地的成熟项目。

但是宾大、哥大就喜欢一些稍微创新一点的参数化建筑,麻省理工的话,他们学生做的项目我感觉更偏向技术一点,还会结合一些理论研究、数据图,非常理工科。

我现在做项目的心态就是放慢脚步慢慢来,没必要把自己催得太紧。像我最近在准备毕设、答辩,在作品集、约课上就会先放一放,不想给自己太多压力。毕竟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健康咯。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或考研、保研、申博、背景提升、作品集创作相关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

夏令营保研失败了还有机会吗_保研夏令营失败_夏令营失败保研有影响吗

更多排行:保研失败 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