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欢看美的事物,连买土豆都会挑好看的。但是颜值高便可出书当作家沈煜伦的留学公司,是2015年图书市场的一道奇景,也给向来标榜门槛高的作家圈添了些许难堪的苦味。
2015年4月的北大校园某个小广场上熙熙攘攘,远远看去还以为被广场舞大妈占领了,走近才发现是少女们捧着同一本书在热烈地讨论并等待着她们心中的偶像——苑子文、苑子豪哥俩的新书签售。北大之行还只是他们最小规模的粉丝见面会,之后他们在全国各地都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苑子文苑子豪不仅长得好看,还双双就读于北大,这样的存在本身就很励志,至于写得如何,你喜欢就看得下去,不喜欢就看不下去,再说得直接点,你觉得他俩长得好看也许就看得下去他俩的文字。
接下来,张浩辰《我的世界只差一个你》、吴大伟《这世界,缺你不可》、沈煜伦《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等等纷纷登场……
张浩辰
他们遵循的也是同样的轨迹:颜值高——走红——写作。
苑子文、苑子豪走红的轨迹算是比较普通了,张浩辰、吴大伟、沈煜伦的爆红,一个比一个奇葩,甚至跟文字无关。张浩辰在微博上发了一组在卫生纸上绘制的漫画《那些你很冒险的梦》;吴大伟在微博中晒出与自己年龄相差18岁的妹妹亲密生活照,哥哥妹妹都如此的漂亮,加上一段母亲再婚帮妈妈照顾妹妹的故事,善良的“中国好哥哥”从此被网友们记住;沈煜伦就红得更诡异了,在他还不出名的时候,他同性伴侣、已经是作家的沈肯尼电脑桌面意外曝光,让沈煜伦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这个时候,大家都突然对同性恋表示万分的理解和拥护,没人跟随美国探讨同性恋是否能合法化这样“世俗”的问题,而都众口统一地表示:“沈氏夫妇”怎么都那么好看!曾经还为传统观念、游戏规则等产生的口诛笔伐,在这一刻全都消失了。
这就是偶像的力量。让粉丝们父母难以阻拦的是,这些偶像都是高学历,甚至是职场上的成功者沈煜伦的留学公司,像沈煜伦创建有留学机构,吴大伟经营化妆品公司,他们都成绩不菲。不像若干年前的偶像,大都是没受过系统教育的文娱明星,让父母有一百个理由扯着孩子耳朵“断舍离”。
红了之后,出版机构闻到肉味,纷纷上门邀约出书。这让很多苦写多少年也没有出成书的职业作家们大跌眼镜。通常的出书流程是,作者直接向出版社投稿,或者在传统媒体开专栏,直到被出版社看中而出书,在汪兆骞的《往事流光》里就曾讲过王蒙、王朔这样的大作家,在当年出书时曾经历过的非常艰难的过程。但在今天,这都不是问题,对于出版社,即使没见过小鲜肉的文字也没关系,看粉丝量就知道能卖得好——换句话,靠颜值攒的这些人脉,写什么样都卖得出去。
其实早在2013年起,小鲜肉们已经开始活跃起来,有《直到四季都错过》、《文子浩森一起走》等作品问世,可惜并未成气候,而红的模式,也还大抵是先有持续发表的文字和摄影作品,作者本人再走到台前。为什么颜值作家会在2015年大规模爆发?不仅仅因为颜值作家这几年人气的积累,IP带动的立体经营,真正的根源在于90后的阅读特点。
刚刚或准备步入职场的中国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环境里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又因为安全问题很少与其他朋友来往;他们在网络和电玩中成长,喜欢展示个性却又分不清虚拟与现实;家庭之间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都让他们感到恐惧和压力。于是,他们喜欢读有趣的、励志的、不太长的文章来放松或温暖自己,那些深刻的、复杂的、严谨的文学作品,对大多数90后来讲,是一种折磨。而且,沈煜伦、吴大伟们的文字浅显易懂,美图丰富,对于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人阅读起来也没有障碍,继续扩大了市场。
只是,90后也会长大,他们不断增长的阅历和文化修养,终将让他们选择更优秀的作品去阅读。那个时候,颜值还有意义吗?而从鲜肉作家的角度,当他们逐渐长成老腊肉,还卖什么呢?而即将成长起来的00后,谁又判断得出来,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土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