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外的这几年,我和父母最大每周打一次电话报告平安。
但是新冠灾祸开始了,每天早上醒来,我会先检查一下国内的情况,然后主动和家人看视频,确认他们安全在家之后,才能安心开始一天的生活。
这么久以来,我第一次感到距离带来的无力感。
在美国留学期间,我除了提醒家人注意个人健康外,能做的只是参加来自不同组织的募捐。
我知道这在重大灾害面前是杯水车薪,但对我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
学校的中国学生会发起了声援武汉的活动,筹集了100多万元善款,用于在美国购买医疗口罩和防护服送到武汉当地医院。
3月的春假结束后,我从温暖的中美洲度假回来了,没想到生活会发生变化。
走之前,美国还以局部感染疑似为主,一周以来,美国确诊人数直线上升,形势越来越严峻。
入学后不久,学校宣布改为在线课程,取消毕业典礼。
停工看起来很轻松,但也引起了很多问题。
周围朋友辛苦获得的实习机会,因瘟疫而被搁置。
同时,随着美国瘟疫的流行,国内的家长们也坐不住了,催促留学的孩子们回国。
我认识的高中留学生是早点回国的人。
当时,她购买了医疗护目镜、口罩、防护服、手套、酒精棉片等,身着武装。
几经辗转后,她终于订到了从香港转机的航班,全程需要半个小时。
回去还是留下,这是所有留学生都很烦恼的问题。
留在美国会让在国内的父母不安。
但如果你选择回国,机票价格已经水涨船高,临走前会遇到打包宿舍物品、找仓库、办理签证等麻烦。
在此期间,昼夜颠倒,必须兼顾网络课程和作业。
一连串的事情,压倒了留学生们。
有趣的是,笼罩在国内疫情严重性上的我们和身边的美国朋友似乎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
美国爆发疫情后,中国同学纷纷团购口罩、防护镜等。
但是,走在校园里,却是完全不同的平静。
偶尔有一两个戴口罩的学生,仔细一看是中国人的脸。
停课前,我去了学校考试,在门口犹豫要不要摘口罩。 近百人教室里没有人戴口罩,我也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虽然担心美国朋友们对瘟疫的不安,但从他们是非的观点来看,我松了一口气。
前几天,亚裔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被开除的新闻频繁出现,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歧视性的言论,在愤怒的同时也隐隐约约地担心。
幸运的是,我们的教授在课堂上一再叮嘱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坚决反对任何歧视言论。
我的美国朋友也纷纷发来关心和鼓励的信息,和我一起去买口罩。
同时,为了抵制一切意义上的不平等待遇,我校的中国学生和其他所有学生一起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C for China,notforcoronavirus(「c代表中国,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活动。
从3月12日停课开始,我已经在家两个星期了。
从一开始什么都没做的时候开始向后慢慢恢复了节奏,我渐渐习惯了在家上学的生活。
短短几个月,我也从一个无助的旁观者变成了亲历者。
现在,解决焦虑的最好方法可能是把重心放回生活本身。
作为留学生,我只能在度过自己的每一天的同时,默默祈祷全世界的人类都能平安健康,没有比这更能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了。
赵佑希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