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接受婕的采访。
陈文摄
图为接受婕的采访。
陈文摄
中新网深圳6月20日电题:香港女青年赴美留学后回湾区创业追梦
作者朱系英董宇桐
中国改革开放的城市深圳已从边远城镇发展成为吸引无数港澳青年来湾区发展的创业首选地。
对香港青年来说,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隐藏”着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这座城市如何追寻港澳青年湾区的梦想?
“我在香港长大,来深圳之前,我在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了七年。
2021年我将在深圳成立欧拉云数字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为您提供VR虚拟现实、3D数据可视化、数字展示室等解决方案。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香港年轻女子在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简称“双创中心”)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婕展示公司打造的“云”边看楼项目,展现在眼前的视听体验感也会随着到达楼层的高度而变化。
“我们提供的数字解决方案可以展示项目周边200公里以内的地形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
离开美国后,戴婕回到了香港。
大学主修工商管理和市场管理,平面设计是她的爱好。
正值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浪潮,婕在深圳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接触了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以前的工作,知道了用3D数据、VR技术等表现的大楼模型,科技感很强。
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将VR技术和设计融合在一起,萌发了创业的想法。
”戴婕说。
图为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
朱系英摄
之所以选择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是重要原因。
跨越深圳河就业,婕通过内地合作伙伴了解港澳青年深度创业发展前景,不断咨询和了解深圳创业环境,预约双创中心运营团队参观和了解,最终踏足这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近两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了解港澳居民的深入发展状况,提出并形成了《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
在相关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欧拉云申请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一次性补助10万元”项目。
“中心帮助我们公司解决了很多问题。 公司入驻后的这两年,房租、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都将减免。
这对初创企业来说,可以减少部分压力,让我们更加关注创新和研发。
”戴婕说。
一个人去深圳创业,婕,一开始确实很担心,但来了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通过参加双创中心定期举办的政策宣讲会、迎接中秋节等活动,她很快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港澳创业青年。
“十年前,我也来过深圳。 在此期间,深圳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你可以下楼回到香港。
工作下是深圳北站,从这里坐高铁到香港单程大约只要20分钟。
”戴婕说。
走进双创中心,这里聚集了众多港澳青年创业项目,滑板设计面板、创意海报等各类文创作品在独立办公室内随处可见。
该双创中心提供的配套齐全,包括开放式办公卡片、产品展示区、路演大厅、会议室等。
双创中心提供的优越办公环境,以及设立政务服务分厅为港澳青年服务等举措,将不断吸引婕氏这样的港澳青年发展壮大,实现创业梦想。
双创中心外联部经理林小莎介绍,目前,中心孵化的团队已从2021年的8家扩大到目前的25家,涵盖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时尚创意等领域。
现在,戴伊领着队伍,一步一步地跑完湾区,实现科技梦想。
她说,湾区、深圳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都在等着她。
“希望在海湾地区链接更多资源,让中国创造‘智慧’,让更多的中国人向世界认知自己开发的产品和技术。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