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感悟”我的德国留学四年(五):就读公立学校

2023-01-25 11:44:45编辑:半枫

快点,关注这个头条号,一起提高姿势~

【公派留学】

“感悟”我的德国留学四年(五):就读公立学校

进入大学三年级,我开始全力以赴达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要求。 首先是语言关系。 第一次考试取得了DSH-1的成绩,满足了要求,但之后为了申请研究生院方便,马上参加了第二次考试。 同时在专业课上也没有落下。 我的大二学生在数学课上拖了很多分,所以后来每门课都需要尽力考试才能达到选拔标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大三上学期结束时将平均分提高到85.02分,并通过85分的最低要求吧。

当时,学院和德国TU9的高中有合作项目,每人可以填写三个志愿者。 我填了TUM、TUD、KIT,当初申请志愿者的理由真的很随意。

首先选择TUM是因为慕尼黑是个大城市,附近有机场,方便廉航出去玩; 选择TUD是因为它是一所老牌工业学校。 我在一定程度上介绍说这是德国第三好的工科大学。 其次离法兰克福机场也很近吧。 最后报告了KIT,但没有特别的理由。 我不想去东德,西德,大家都填了KIT。 我也只参加一次吧。

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RWTH的原因是课程和考试太难了,申请主场也要加很多课,亚琛这个赛季开始得很早,学校的名单也早就出来了。

那一年收到的CSC贺信,鲜红的配色很棒

很快,我通过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面试,能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这是我的莫大荣幸。

然后,学校最终决定派我去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交换。 虽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但是心里很开心。 很快我们卡尔斯鲁厄小分队15人在民大西路的湖南码头聚餐认了人头。 除了我们班的同学外,其他人一个都不认识,但是他们很活泼开朗,很快就和刚认识的口哥7月份一起去了外蒙古见面

现在我发现我大学几年前认识的朋友还相当少,除了自己的班级和原专业两个社团外,几乎不认识别人。 一开始我讨厌参加学生会和社交网络,参加的社团也很少组织活动。 平时埋头于学习,周末埋头于德语,课外时间很少。 之后,即使想参加也没有机会。

但是在德国留学之后,认识了各种有趣的人,去了很多地方,感受到了社交的魅力,人也渐渐变得乐观开朗,从只在熟人面前在意的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人。

接到通知书后,放生两个月,北起蒙古骑马,南下广州香港,东进秦淮赏景,西赴彝乡宰羊。

中途回北京申请签证,以生死时速在亮马桥APS和中关村停留进行了照会,下班前两分钟补充了材料,马上赶往机场回家。

一直闲逛到玉林的生产实习,因为高温假期中途取消,原定的北海班级毕业旅行也因为暴雨没能去成,最后的聚餐令人感慨万分,令人痛心,27人从那里各自东西方逃去,散落在世界各地。

一到飞往德国的那天,我就像第一次坐飞机一样兴奋紧张。 10小时后,我将在德国法兰克福落地,探索未知的未来,期待想象中的一切向我敞开,亲身体验《Deutschland》德国人的自信和傲慢。

去德国的登机牌,CA965

说起《Deutschland》这首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第二首主题曲,其实在德国并不那么有名。 在沙漠里和同一个德国人一起唱歌,但他们从来没听说过,最后尴尬地一起唱歌。 其实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主题歌是《Schnappi》。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德国vs .阿根廷)是我在德国驻华大使馆看到的。

作为参与低调降低当选率的选手,在微博上获得大使馆观战门票也是人品爆发。

作为贫困学生,在地铁末班车前第一次去了三里屯,但不敢去酒吧,在附近出生后慢慢走到两点入场。

入场后,人们迅速分成了两派。 德国人在院子里看着投影大屏幕,从大啤酒桶里接过啤酒,穿着阿根廷军服的“勇士”们自觉地到了室内的小会议室。

面对高大的德国人,我真的找不到一个能在室外看屏幕的地方。 另外,穿得很少,凌晨4点的北京也是最冷的时候。 我在通往室内室外的大厅旁边找了个座位,可以看到室内投影的下方2/3。

比赛马上开始了,双方陷入了来回的攻防战。 之后,我知道了决赛是最无聊的比赛。 因为通常大家都比较保守地踢。 结果,2018年法国vs .克罗地亚打破了60年来世界杯决赛进球数的记录。

大使馆内外都传来了声援的声音,所以我可以根据声音的大小判断哪个队在攻击。 阿根廷队带球进攻时,室内欢呼声连绵不绝,室外一片寂静,而德国队进攻时,场外已经炸开了锅,室内一片寂静。

格塞尔在加时赛中攻入决胜一球时,全场沸腾了,德国人互相拥抱,唱着德国国歌,又跳又唱……

德国1:0阿根廷,2014年世界杯冠军

比赛结束后,在德国驻华大使的致辞中,带来了特大的香槟。 这也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大的香槟。 大约有5加仑矿泉桶那么大,给在场的所有人分了一杯……

足球果然是德国人的生活啊。

---- End ----

上一篇:我的留德四年(四) DSH考试

下一篇:我的留德四年(六)卡尔斯鲁厄

勇敢无泪,不洒在敌人面前。

男子七尺体,想为祖国捐款。

——首批公派留学生,詹天佑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