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首席记者刘栋
李芳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读书的女儿会有新型冠状病毒,也没想到会成为全校疫情中最严重的疾病病例。
确诊当晚,女儿烧到39,女儿在电话里哭,声音害怕无力,不知所措的李芳只能勉强安慰。
确诊后,女儿被隔离在单独的宿舍里,正好赶上节日假期和周末,持续燃烧了5天。 学校只给了她一种退烧药,每次吃药都会流大量的汗,体温稍降后又蹿到39.8,高烧不退,几乎吃不下东西,身体极度虚弱。
“她高烧持续了九天。
最后,她告诉我已经没力气了。 去厕所的话脚很软,连澡都洗不了。 我害怕晕倒。
李芳告诉《澎湃新闻》( www.thepaper.cn ),由于时差和昏迷,与女儿联系不上,更着急地想长出翅膀飞走。
最感情崩溃的时候,李芳还问过丈夫。 如果女儿就这样不在了,怎么办? 丈夫低着头,轻轻地说。 “我从没想过。
”
留学生是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
集体生活容易让他们感染病毒,但他们不太了解所在国的医疗系统,不知道如何向医生求医。
李芳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江剑刚出现时的话。 “请放心。 我经常帮助孩子。 我会一直呆在这里直到孩子康复。
这句话像夜晚照进的光,像绝望的人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一些中国留学生和家长群体中,美国华人医生江剑刚被誉为“守护天使”。
从2020年疫情初期至今,他不仅制作了230多个科普视频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帮助中国人,还义务帮助数万名中国留学生及其家长真实面对新冠感染——,他们大多在异国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死考验
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带来了许多生离死别的悲伤,但在人与人之间留下了动人而温暖的瞬间。
多位接受采访的家长告诉《澎湃新闻》,在这场疫情中,江剑刚的行动深深打动了他们,向他们传递“善的力量”,将疫情防护和治疗的各种科学信息传递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破除谣言,传递爱心
这里记录的是他们的故事。
圣诞节刚和同事一起庆祝
最脆弱的群体
2021年暑假,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滞留1年的海外留学逐渐恢复,恰逢三角洲变异毒株全球大流行。
尽管如此,留学生还是成为当时少数“逆行”出境群体之一。
李芳的女儿去年8月去瑞士留学了。
她坦言,当时还对新型冠状病毒抱有恐惧,“送女儿出国之前,心里有犹豫。 因为我听说过朋友17岁的孩子在英国遭遇瘟疫不幸去世的悲剧。
”
但是她怎么也没想到新型冠状病毒真的会这么快就“找到”自己的女儿。
2021年9月8日,刚到学校不久的女儿感染了室友。
诊断当晚开始发烧。
女儿马上打电话告诉李芳,学校也发来短信确认,说会照顾女儿。
但是这一切,改变不了女儿和妈妈隔着很远的时差,目不转睛不知人生的现实。
更糟糕的是,病情恶化了。
出国前,女儿还没有成年,所以没能在国内接种疫苗。
到瑞士后,来不及办理接种疫苗手续,已经招了。
李芳说,由于遇到当地假期和周末,女儿发烧5天未能得到及时诊治。
之后校方只让她吃了退烧药。
无奈的李芳四处求助,在一个留学生家长群里,一位美国华裔医生在微信群里告诉她,自己有义务帮助留学生防治新冠。
但他的微信群非常难进入,好心的群友主动退出后,她就可以加入了。
“放心,我会好好帮助孩子的。 我会呆在这里直到孩子康复。
”李芳时隔五个月,想起只是偶然相遇的江剑刚说的话,还很兴奋。
“这是救命之恩啊。
”
在女儿病情最严重期间,江剑刚陪伴在这位母女身边,通过三方视频连接,指导李芳娘吃药、定期测量血氧、协助与学校沟通。
他提醒李芳娘补充营养,但她吃什么都吐了。
他帮助他搜索在欧洲可以在网上购买高蛋白饮料的方法。
李芳说,本来就生病烦躁的女儿也从刚和江剑交流开始逐渐变得自信了。
2021年9月22日,李芳娘血氧一度降至93%的危险水平。
江剑刚也着急了,要她去拍肺照。
这时,校方也终于意识到高烧好几天的学生病情严重,开始了消炎药和激素治疗。 这是江剑刚以前就提出的。
吃药当晚,李芳娘的体温终于下降了。
在江剑刚的帮助下,女儿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李芳感慨万千。 “江博士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帮助了我们,在心理上也支持了我们。
”
李芳和女儿只是江剑刚在两年多的瘟疫中义务帮助的众多家庭之一。
黄蓉大学三年级的女儿也因去年年末欧美奥密克戎流行而不幸招募。
一直以来,她都在群里学习江博士疫情科普信息。
“女儿确诊后,我们马上听从江博士的建议。 隔离,关注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根据自身症状吃泰语,含含片,补充VC。
虽然很郁闷,但是很冷静。
到了第二天晚上烧退了,从第三天开始其他症状好转,只有喉咙痛很严重。
第5天除喉咙外还有点疼痛,其他症状都没有了。
”黄蓉想起来了。
后来,不仅她的女儿,女儿的男朋友和另一位同学也来江剑刚求助,分别接受了治疗。
“对江博士来说,我们只是他帮助的许多家庭和孩子中的一个。 对我来说,孩子是我的唯一。
感谢江博士的无私付出和热心群友的帮助。
”黄蓉说。
“有人需要帮助”
张燕是最早通过微信群认识江剑刚的家长之一。
她告诉《澎湃新闻》,留学生群体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
她们刚到国外,人生并不熟悉,有些人的英语也不是很好。 我不懂很多医学术语,新冠了就不知道该去哪里看医生。 因为国外和国内的医疗制度完全不同。
“比如,在国内生病后第一个想到医院,而美国就是跑诊所。
”张燕说。
2020年暑假,在美国陪同的父母找到了医生江剑刚,就新冠进行了询问。
2021年4月,在中介组织的带动下,江剑刚在留学生社区举办了三期免费讲座,分别介绍了美国疫情、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和留学生在美国如何看病、坐飞机的防护。
讲座结束后,江剑刚的名字在留学生家长社区一下子传开了。
2020年2月,江剑刚已经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
“我知道大家都很害怕。
但是,越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越需要冷静。
”2020年2月12日,他在第一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科普视频中说。
江剑刚的YouTube主页名是“医痴的树屋”。
这原本是他作为木工爱好者的个人频道。
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发生后,身边很多人开始向作为医务人员的他咨询疫情问题。
“那个时候,新闻非常混乱。
我开始解释他们了。
之后,重复的问题太多了,我想制作视频给大家看。 因为这种形式最便于向各种各样的人展示和推广。
”江剑刚对《澎湃新闻》说。
作为医务人员,江剑刚觉得他有义务向大家解释医学问题。
“我不在乎有多少人在看我的视频,但最重要的是把这些消息告诉大家。
”江剑说。
科普视频的话题非常广泛,从个人防护治疗药物的使用到接种疫苗,从分析当前疫情到解读最新科研报告。
接下来,微信群里的大家有很多问题要问。
“很多人问同样的问题,就知道大家都很关心,然后据此制作视频。
”他说。
YouTube每期的视频平均收视率约为8000,最多的达到10万以上。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他也注册了b网站账户和微博账户。
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科普视频,但制作起来的时间成本和精力都不少。
每集10几分钟的视频,在幕后找资料平均要花2、3个小时。
好在江剑刚的专家给予了他大力的支持。
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开始后,每周在江剑刚工作的医院都有研讨会,各科医生都会来介绍各种关于新冠的最新知识。
这些成了他科普视频的重要材料。
“我的说明格式和医院的报告书一样。 我不是在口头上胡说八道,而是把数据图表、文字、报告都汇总起来,我说的一切都要有科学的支持才能得出结论。
”他说。
从去年暑假开始,江剑刚的关注重点从普通中国人转移到了中国留学生群体。
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社会大众对瘟疫的心理变化。
另外,因为留学生来美国后大量感染,也有求助的需求。
“奥密克戎出现后,父母们再次紧张起来。 因为这次和2020年不同,大部分留学生不能回去,只能在美国。
那时,我放出了一些视频,提醒他们应该准备什么药来应对这场瘟疫。 美国对轻症不治疗,所以叫我回家自己隔离休息退烧。
”江剑说。
之后,这些视频不仅是留学生,整个美国华人社区几乎都是一个人,这些视频也在他制作的新冠科普视频中传播得最广泛。
最高峰时江剑刚刚在超过50人的大群中答疑解惑
江剑刚公布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每天至少会收到二三十条帮助邮件。
其实向他求助的留学生和家长已经很多了。
据张燕回忆,“最高峰时,他每天在50多个大群里答疑解惑,每群里有500人。
通过视频科普、小群体、短信方式获利的人至少在2万人以上。
”她说。
为了尊重隐私,如果家中有家长的孩子生病了,江剑刚会重建小伙与家长的孩子一对一指导。
在孩子康复之前,他主动撤出了小团体。
张燕回忆说,每天日常工作之余,江剑刚至少花两个多小时在不同的群里回复家长“爬楼”的信息,去小伙“查病房”照顾所有学生的身体。
对于他无法处理的病情,我明确建议你去看医生。
江剑刚对学生的细心和热爱常常打动张燕。
“他会根据学生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告诉你哪个医院很近。
有个女孩有点抑郁症,他像父亲一样训诫她,发给她自己做的木雕照片。
”张燕对《澎湃新闻》说。
随着求助的人越来越多,看不到新闻了,江剑刚只好制定群规。 每个小组直接@因为他,为了紧急需要帮助的人,他的手机被设定为永远不要静音模式。
一些父母,比如张燕,被江剑刚的无私爱深深感动,并积极参与江剑刚的答疑。
“我也学习过医生。 我觉得他很辛苦。 我问了我能做什么。 ”被江剑刚救下的一位名叫刘菲的父母告诉《澎湃新闻》。
她积极收集江剑刚回答的问题,前后整理了8次答疑文件,并发给家长们分享。
热情的家长汇编编写了答疑科普手册。
志愿者整理的答疑总结手册
“让我对江博士印象最深的是,他一直在用科学数据说话,没有政治立场。
帮助大家解释疑问。
自己也没讨厌过别人。
他给我治好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
自从认识他以来,我的性格也受到了影响,脾气变好了。
”刘菲说。
刘菲称江剑刚是“播撒善种”的人。
“他们为别人着想,心系天下,先人跟在自己之后。
善的信念和行为,不一定与他人的善的待遇有关,有时也有误解。
但是,这种人善的种子,会发芽、成长、开花。 正因为它不仅能把善花的芬芳播撒于世间,更重要的是善果能惠及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为此而心怀善念,“世上好人多”。
”她说。
连续两年获得总统志愿者金奖
江剑刚上世纪70年代在上海出生长大,从小就自称城隍庙里玩的石狮长大。
早年留学美国后,他进了医院当职业药剂师。
江剑刚连续两年获得总统志愿者金奖
江剑刚的本职工作主要负责医院器官移植中的药物调节和控制,作为药剂师,也参与各种紧急救治工作。
为了工作,他非常重视和理解人体免疫。
因为免疫有问题的话,被移植的脏器会出现排斥反应。
在新冠患者用药方面,药剂师和传染病医生最有发言权。
江剑刚工作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 UCSF )是全美排名前十的权威医学中心。
在我院150多年的历史上,有6人5次成为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
江剑刚清楚地记得,美国最早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在旧金山。
“加州的第一个病例是在我们医院找到并治疗的。
在瘟疫流行期间,旧金山湾区的所有患者基本上都被送到了我们的医院,所以我们的经验相对来说是最丰富的。
”他说。
旧金山在这次美国疫情中总体控制相对较好,住院率和死亡率非常低。
瘟疫流行期间,医院病房从未饱和过。
江剑刚也经常参与一线患者的救治,在医院的各种紧急救治中,药师是首批出席的人员之一。
他坦言,在长达两年多的疫情中,医务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但是,尽管拯救生命是他们的天职,但确实有各种各样的感情,有时也会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离开。
两周前,一名37岁未打疫苗的无基础性疾病重症患者被送往医院救治。
插管的时候,房间里有五个人,一个是插管医生,一个是呼吸科的技师,两个护士,另一个是负责给药的江剑刚。
“我的想法是,帮我们插管会让我们面临危险,插管是我们的责任,必须帮助她。
在新冠出现之前,我们这样做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无法用其他方法拯救他们,心疼病人。
但是疫苗出来了,他们不打疫苗,所以确实有些医务人员有一些感情。
”他说。
这种对不尊重科学、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一些人的“感情”,有时也会出现在江剑刚的朋友圈和视频里。 “美国现在每天有000多人死于新冠。
没有打过疫苗的人的新冠死亡概率是打了疫苗的人的1.4倍。
许多反疫苗者相继感染死亡。
反疫苗者自己不接种疫苗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无权干涉,但他们的反疫苗宣传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死于新冠,这是不能接受的。
”他说。
江剑刚的大女儿也在瘟疫中从学校毕业进入医院工作。
江剑刚没有阻止她。
“我觉得这是人生中一定会经历的东西。 有些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东西是不应该避免的。
”他说。
有一次,一对来疫苗站接种的夫妇给了做志愿者的江剑刚自己做的点心、花和纸条。
备忘录上写着,从2019年到现在,他没有机会拥抱住在圣地亚哥的父母。
谢谢你离这个目标更近一步!
一对接种疫苗夫妇给江剑刚的礼物
为什么要帮助别人? 江剑刚说他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他既是医生,也是父亲。
“新冠灾祸期间,你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不安,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乡学习。
没有什么能帮助大家的。
这些孩子远离父母,对美国的医疗系统不熟悉,所以我会在我的所长帮助他们,质疑不安的父母和学生。
就这样了。
”他说。
今年江剑刚也连续两年获得美国总统志愿者奖( thepresident&; #039; 获得了svolunteerserviceaward )。 这是对作为美国总统最出色的志愿者的特别表彰奖,也是对志愿者们为社区所做的无偿行为、造福他人的贡献的最认可。
李芳在微信群求助
“我曾相信科学是干净的”
江剑正好有个习惯,每周五早上在家附近爬山看日出,看日出再上班。
这个习惯在过去两年的瘟疫中还没有中断。
他也经常在登山后留言,鼓励大家乐观面对疫情。
江剑刚和朋友登山
“元旦,踏着昨天雨后的泥泞,去寻找心中永远的太阳。
路边的牛群给牛年带来了一点牛气。
不管路多难,鞋子多重,去山顶看日出,都是值得的。
希望新的一年,我们能克服困难,战胜瘟疫。
祝大家新春快乐! “去年春节他在朋友圈说。
从2022年1月开始,江剑刚逐渐“撤出”一小群确诊留学生。
过去两个月来了。
这可能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首次整体遭遇大流行。
江剑刚帮助的确诊病例至少有300例。
所幸至今未发现一例重症。
“现在,留学生们几乎完全恢复了。
我现在还留着56个小伙。
这几天每天也只增加了1~3个小组。
留学生之间的感染似乎有缓和的迹象。
“他今年1月在朋友圈开心地写了。
但他从未真正离开过。
李芳的女儿康复后仍与江剑刚保持联系。
他经常在意女孩子有没有出现后遗症。
后来她脸上长了痘痘,打球时手受伤了,江剑刚也会热心地给药建议。
去年圣诞节,去瑞士照顾女儿的李芳也不幸感染,幸运的是轻症,江剑刚帮助她再次度过了治疗恢复期。
但有一次,江剑刚也不得不面对困扰他的争论。
我怀疑他是否有资格回答新冠的问题。
他坦言,自己既不是新冠专家,也不是免疫学、病毒学专家。
“但是,为了患者,我不断地学习和加强我的知识。
我相信世界。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新冠专家。 新冠一直在变化。 我们一直在学习。 就这样了。
”他说。
两年来,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而作为美国华人的江剑刚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两国民间交流注入“正能量”。
“我在家长群体中最重要的是回答问题,不讨论任何形式的讨论,特别是政治问题,中西医治疗,也不讨论哪个国家的疫苗好。
”他说。
江剑刚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有“压力”。
“说一句话的时候,在语言上,我要考虑不同人的感受。 我虽然没有政治立场,但经常要注意措辞。 特别是在没有足够数据的情况下,不想否定某些东西,也不想肯定某些东西。
”
他最受鼓舞的是很多帮助过的人说的话。 因为在他那里可以听到比较专业的解释,解释得非常清楚,而且还会反复跟进,所以很多人不会被那些谣言误解,这也是让他继续下去的动力。
江剑刚的新冠科普视频部分
但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进入第三个年头,不同国家的人们对新冠的认识和心理状态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异。
江剑刚最近决定,开始减少,直到不再制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视频。
谁也不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下一步将走向何方,如何结束。
江剑刚认为病毒一直存在,一直变异。
未来五年,医学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会有很多突破。
但是,过去的经验也表明,在这种灾害面前人类的协调互助存在很大的缺陷。
“我一直相信,科学是干净的,科学能给我们带来正确的道路。 即使走了暂时的弯路,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原则,最后也会走上正确的道路。
现在的新冠之争,是一个小挫折。
”江剑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芳、黄蓉、张燕、刘菲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无为图片编辑:胡梦琦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