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荷兰,一网从关注荷兰开始吧!
编者按:荷兰高等教育水平很高,这在各种国际评价中有目共睹,但评价的往往是荷兰政府资助的大学。
但是,你知道荷兰也有私立大学吗? 荷兰网在一系列文章中介绍的威登堡大学wittenborg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是其中著名的私立大学之一,虽然历史不长,但有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女性担任理事长兼校长。
一所荷兰私立大学有30多年的历史,有分布在三个不同欧洲国家的四个校区和来自100多个不同国家的800多名学生。 这就是荷兰威登堡应用科技大学( wittenborg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 ),这所大学由一名中国女性掌舵。
冯昕是这所大学的理事长兼校长。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允许个人自费出国留学的40年。
荷兰威登堡应用科技大学在其中经历了最近的30年。
今年夏天这个招生季节,威登堡大学又迎来了近50名中国留学生。
荷兰网络记者近日来到荷兰威登堡大学阿姆斯特丹校区,与该校董事长兼校长冯昕面对面,畅谈近年来中国留学生看到的一些变化。
记者:你好! 冯炜,你能简单介绍一下荷兰威登堡应用科技大学的历史吗?
冯昕:荷兰威登堡应用科技大学是1987年在荷兰Deventer成立的纯粹用荷兰语教学的私立大学,最初规模很小。
我和老师2002年一起来到那所学校,帮助学校成立了国际部。
2008年,我们收购了这所学校,使之成为国际化的纯粹用英语教学的大学。
记者:那么,这个北京人是怎么来荷兰的?
冯昕:我是1999年作为北工大管理项目五年制本科交换生,为了取得第二个学位来到欧洲的。
记者: 1999年来留学的时候怎么样?
冯昕:那时候刚来的第一年是我本科的最后一年,学一年前完全没碰过的东西很辛苦。 但是,这倒不了我! 我一直很独立,那时我去留学,除了学习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通过边学习边打工赚钱,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那时打越洋电话很贵,和父母接通电话后,说得又快又快! 基本上是通报顺利结束了。
现在中国人的经济状况好了,通信网络也很发达,现在通过微信视频聊天。
记者:那么,2002年的时候,威登堡应用科技大学已经有中国留学生了吗
冯昕:已经有了。
但是,那个时候的留学市场和现在的不一样。
那个时候的学生来我们学校,很多都是作为预科生在学习提高英语水平。
所以,当时的学校很像语言学校。
当时,由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国际交流部。 我和我的老师来这里帮助管理留学生。
记者:那个时候来这里的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怎么样?
冯昕:当时很多公立大学,国际学生除了去课外,生活上没人管。
学生找房间、去医院、丢了钥匙进不了宿舍等,谁也没管。
大学老师一下课就下班,学生除了上课以外找不到老师。
那时,我们在国际交流部就像消防员一样,整天为了大小事情奔波。
记者:那么现在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冯昕: 2008年我们收购这所学校后,调整了工作方式和方法,尽量做到事在人为先,防患于未然。
例如,帮助新生安排住宿,教他们使用厨房设备和吸尘器,了解荷兰的医疗系统,在市政府注册,带着新生去买二手自行车。
但是,我也惊讶地发现中国留学生不会骑自行车。
记者:哈哈,看来荷兰人都要骑自行车了。 中国人也应该都会骑自行车。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冯昕:是啊。 所以这是我的偏见。
其实从事国际化工作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自我纠正了很多偏见。
现在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国外来上学,很大程度上也是让孩子增长了见识,纠正了很多想象中的偏见。
记者:现在的留学生和过去10年、20年的留学生相比,在学校的成绩有什么不同?
冯昕:现在中国的留学生,英语水平明显提高了。
他们中有些人初中时短期去其他国家旅行或参加海外夏令营,但比以前的学生见识更广,自信更强。
这是你不能提前给他们准备的,他们从小到大的生活、教育环境对他们的培养。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知道了国外的生活环境,这缩短了他们留学新生活的适应期。
其次,中国学生还是喜欢和中国学生聚会,但是他们可以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玩,在课堂上可以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交流,比较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中国留学生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比以前明显提高!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国际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记者:那么现在的留学生在生活方面一定有很大的不同!
冯昕:哈哈! 现在出来的90后、00后的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出去打工。
父母负担学习和生活费用,根据学生的不同,每年回国两次。
现在国民申请签证也方便了,国内的家人也每年来看望他们。
因为时代不同了,所以我非常羡慕我们那个时候一年能回去一次。
所以,国富民强也出现在了这些留学生身上!
荷兰威登堡大学阿姆斯特丹新校区位于Ajax足球场附近的办公楼,交通便利,主要是学校工商管理硕士教学区。
在此,荷兰网络记者和荷兰威登堡大学理事长兼校长冯昕先生还将继续探讨学校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