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普京称与卢卡申科会谈成果颇丰

2022-12-23 20:43:30编辑:留游

很多小伙伴问,关于普京称与卢卡申科会谈成果颇丰的相关问题,今天本站编辑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普京称与卢卡申科会谈成果颇丰全部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立陶宛加码后,普京与卢卡申科商谈,都商谈了些什么?

在立陶宛对俄罗斯等国家实施层层的加码之后,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举行电话商谈,主要商谈的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普京称与卢卡申科会谈成果颇丰

有关新能源过境运输的问题。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俄罗斯在向其他国家运输新能源或者像白俄罗斯运输新能源的过程中,会经过加里宁格勒地区,这一地区为白俄罗斯所在的地区,由此经过前往其他的国家进行贸易活动,而在立陶宛加码之后,如果俄罗斯与其他国家产生新能源的贸易过程,就会收到更加严厉的影响,因此普京与卢卡申科举行了电话商谈进一步讨论该地区的能源运输问题,确保以最大限度避免欧洲国家对俄罗斯新能源的影响,而白俄罗斯通过与普京的商谈也充分表达了自身的立场,将会与俄罗斯站在一起共同应对西方的挑战。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商谈内容中还说到了自己可以抵抗住西方国家带来的影响。作为西方的一个小国家,白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虽然没有欧美国家强大,但仍然有自身的立场和强烈的独立意识,因此在这一层面上,白俄罗斯总统在与普京会谈时说到,虽然自己有可能面临西方的影响,但就白俄罗斯国内的各种经济状况和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暂时还能够抵挡得住西方的国家,换句话而言,如果白俄罗斯真的抵挡不了西方国家,俄罗斯肯定会想办法来帮助白俄罗斯度过艰难时期。

总体来说,从国际来看,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个国家是紧紧的绑定在一起的,共同应对欧洲国家带来的挑战,除此之外还有亚洲地区的东南亚国家等,也通过各种贸易措施来帮助俄罗斯的石油销售和新能源的销售。

立陶宛加码后,普京与卢卡申科商谈,都商谈了些什么?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电话,双方商谈了加里宁格勒地区过境运输和俄罗斯向欧洲输送能源等问题。

卢卡申科与普京达成协议,具体是怎么回事?

俄罗斯将在白方需要时提供全面安全保障援助

具体是这样的: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表示,他在周六(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电话交谈。双方商定,只要白俄罗斯遭受外部军事威胁时向俄方提出请求,俄方就将为其提供全面安全保障援助。

拓展知识

1、 据白俄罗斯总统新闻局发布的消息,卢卡申科在白俄罗斯国防部战略管理中心举行的会议上表示,他和普京详细讨论了白俄罗斯总统选举后的局势。他说,白俄两国在联盟国家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下签署了相关条约,目前情况适用于这些条约。

卢卡申科指出,北约在邻国波兰和立陶宛的军事力量有所增强。北约部队正在白俄罗斯邻国波兰和立陶宛举行军事演习,这令他非常担忧。

据悉,俄白两国于1999年12月签署成立联盟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在保持各自国家主权、独立和国家体制的同时,建立邦联性质的国家。

2、

实际上,卢卡申科是俄白一体化最大阻碍者。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为了继续推进俄白一体化,俄白两国关系尖锐,在白俄罗斯大选期间,卢卡申科逮捕33名俄罗斯雇佣兵之后,对俄罗斯火力全开。不过,随着白俄罗斯局势急转直下,卢卡申科迅速改变口风,声称北约要建立一个波罗的海——黑海走廊,北约为了对付俄罗斯,支持反对派,颠覆白俄罗斯政权。

面对危局,卢卡申科只能依靠俄罗斯,卢卡申科知道白俄罗斯是俄罗斯唯一的盟友,普京不会不救。近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达成协议,白俄罗斯向俄罗斯借款10亿美元,这标志着在经济上,俄罗斯支持白俄罗斯,支持卢卡申科。在军事上也是如此,普京强调,在必要的时候,俄罗斯可以向俄罗斯派遣军队。

可以说,关键时候,普京帮了大忙,不过,普京不会白帮忙,卢卡申科也要付出“代价”。近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强调以下内容。第一:外界传言不实,自己(卢卡申科)不是贪恋权势,之所以没有离开总统位置,是因为爱自己的国家。

反对派背后是西方势力,一旦上台会把白俄罗斯四分五裂,为了保护国家统一,卢卡申科才在总统位置上继续坚守。“我不愿意看到,从帝国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国家,被人搞得四分五裂。”第二:自己(背后)站着数以百万计的支持者,他们明是非,顾大局,不会被反对派迷惑,他们也是自己执政的基础。

美国多条战线“进攻”俄罗斯,普京能打赢这次“反围剿”吗?

近段时间,美俄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国际最大的热点新闻,而一切都要从两国总统的一次通话说起。

据央视报道,拜登于4月13日与普京进行了其在上任后的首次通话。两人就俄美关系,以及乌克兰、阿富汗、伊朗核协议、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同意在诸多问题上达成“协作关系”。

俄美两国虽然在各自的官方通稿中对于通话中部分细节做了不一样的解读,但是就两国领导人顺利通话一事本身而言,就已经足够让外界对俄美关系的改善充满期待。

可就在两天后,外界的这一期待就破灭了:美国动手了。

挥舞制裁“大棒”

4月15日,美国打响第一枪,突然宣布因俄罗斯“有害于外国的行为”,对俄罗斯发起一系列的制裁行动,其中包括32个“企图干涉美国2020年大选”的实体和个人;6家“涉嫌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俄罗斯 科技 公司;还与欧盟、英国、澳大利亚进行合作,制裁8个与克里米亚相关的实体和个人。

对此,俄方在次日宣布了反制措施:对8名美国政府官员进行制裁,禁止他们入境俄罗斯。

(俄罗斯外交部大楼)

驱逐外交官

除了上述的制裁外,美国还在15日宣布驱逐10名俄罗斯驻华盛顿的外交官。对此,本着外交对等的原则,俄罗斯外交部随即在16日宣布,驱逐10名美国驻俄外交官。

美俄互相驱逐外交官,也让一些跟在美国背后的“反俄小国”看到了机会:制裁的大棒挥舞不动,但是驱逐几个办公室人员还是做得到的嘛!

4月16日,波兰政府宣布,将三名俄罗斯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他们离开波兰,理由是他们三人从事“危害波兰国家安全”的活动。

4月18日,捷克以俄方人员涉嫌参与2014年捷克军火库爆炸案为由,宣布将驱逐18名俄罗斯驻捷克大使馆人员,要求他们在48小时内离境。

对于这些国家的“隔靴搔痒”之举,俄罗斯也没客气:俄外交部同样驱逐了波兰的3名、乌克兰的1名外交官。对于捷克,俄罗斯则是驱逐了20名外交官,并要求他们24小时之内离开。

对此,捷克方面19日表示,驻俄使馆仅剩5名外交人员,不明白为何俄方驱逐的人员要比捷克驱逐的多两名。他们认为,俄方的举动不符合外交对等原则。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称,捷克制裁俄罗斯的理由十分荒谬,捷克政府努力取悦美国,甚至超越了其大洋彼岸的主子。

东乌依旧火药味十足

除了发起没有硝烟的“外交战”,美国还在东乌顿巴斯地区继续煽风点火,意图在俄乌边境燃起真正的硝烟,给俄罗斯更大的压力。

如果说“外交攻势”中最为卖力的是捷克,那么“边境攻势”中最为卖力的就是乌克兰了。目前东乌剑拔弩张的局势,可以说完全是乌克兰政府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手造成的:

乌克兰政府率先无视《明斯克协议》,在2月底向东乌亲俄武装势力开火,并向顿巴斯前线部署了8个旅,各种重武器、装甲车以及无人机都被投入了使用。

乌克兰政府还宣布所谓“克里米亚回归”计划,并在克里米亚附近地区举行了多次军事演习;

北约的侦察机几乎每天都会在东乌上空巡航,北约的航母也已经开进黑海,与乌克兰多次举行海上联合军演。此外,大批北约军事顾问也抵达了前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乌克兰和北约,以军事力量强大著称的俄罗斯怎么可能示弱?4月初起,大批俄军从各个战区被调往前线,据美媒估计,目前已经至少有10万俄军被部署在俄乌边境,随时准备战斗。

炒作纳瓦利内事件

除了外部给压力,拜登政府也从俄罗斯内政下手,企图在俄罗斯国内发动类似于“颜色革命”的活动,从内部削弱、甚至瓦解俄罗斯。纳瓦利内就是最好的例子。

纳瓦利内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反对派分子,曾因欺诈和洗钱等罪名被判刑,缓刑期至2020年12月月底。今年3月,俄罗斯法院以其多次违反缓刑规定为由判处其3年半监禁。

这个被西方国家多次用来干涉、攻击俄罗斯内政的话题,遭到了俄方的怒斥。俄外交部表示,一些西方国家及媒体大肆炒作纳瓦利内一事,就是为了破坏俄罗斯目前稳定的政治局势。

美俄总统何时会面?

目前来看,美国对俄罗斯发起的多线攻势,俄罗斯都稳稳地顶住了。但大部分外界认为,想要进一步解决美俄之间目前的问题,拜登和普京必须要见上一面。

在4月13日那场拜登与普京中的通话中,拜登曾提议未来与普京在第三国举行会谈,但当时俄方对此没有做出回应。

不知道,在经历了这样不平静的一周后,普京会怎样看待拜登的这个提议呢?有一条新闻或许可以让人们管中窥豹,看到普京现在的态度:拜登将于4月22日至23日通过视频形式举办领导人气候峰会,已邀请包括中俄在内40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

4月19日,克里姆林宫宣布,普京接受了邀请,但并不打算与拜登进行双边接触。

美国的糖衣炮弹来了!美俄会谈大局已定,拜登向普京奉上首个大礼

5月26日,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25日宣布停止对“北溪2号”项目的制裁。当谈及解除制裁原因时拜登表示:该项目已经接近完成,若继续实施制裁可能损害美国和欧洲盟友的关系。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将于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首次面对面会晤之际,拜登放出撤销制裁信号,可被视为美国向俄罗斯打出的糖衣炮弹,不仅能够避免激怒俄罗斯形成“腹背受敌”,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强美国与欧洲盟友的关系。

另据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新闻处25日发布的消息,日内瓦会谈方面主要讨论俄美两国关系现状和发展前景、战略稳定以及新冠疫情合作、调解地区冲突等问题。然而俄罗斯专家对此表示,预计能够达成实质性成果的仅有军控以及战略稳定问题,至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北约对俄罗斯领土的战略威胁不可能达成有效成果,由此可见,美俄会谈大局基本已经确定。

“北溪2号”是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及五家欧洲能源公司合作的项目,欧洲方面的牵头人则是德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宣布对“北溪2号”项目进行制裁,但是引起德国的强烈反对,因为欧洲约40%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供给。特朗普时期美国之所以制裁“北溪2号”,一方面尽可能减少俄罗斯对欧洲的影响,其次涉及到乌克兰因素。

事实上除了“北溪2号”之外,俄罗斯和欧洲之间还有“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然而这条管道目前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有陆上天然气管道,但是途经乌克兰、波兰等国。2014年初乌克兰全面爆发内乱,在随后欧洲介入调解过程中,乌克兰时任总统波罗申科更是以关闭天然气管道为威胁,迫使欧洲国家声援乌克兰并制裁俄罗斯。由于经过乌克兰输送的天然气占据俄罗斯向欧洲输送总量的80%,由此可见乌克兰线路对欧洲能源供给已经形成致命威胁。而波兰近年来彻底成为“反俄急先锋”,多次主动邀请美国在其领土上驻军,在欧洲看来也是不稳定因素之一,最终俄罗斯和德国敲定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

北溪2号管道直接绕过了乌克兰和波兰,这意味着乌克兰收取的过境费用大大减少。正因为欧洲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并且短时间内无法替代,因此欧洲国家在乌克兰内乱问题上相对比较低调,甚至刻意避免因为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交恶。而美国制裁“北溪2号”没有任何政治收益,反而因为该项目与欧洲产生裂痕,因此制裁失去了意义。

于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5月19日表示,美方决定对参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北溪2号”股份公司以及项目负责人马蒂亚斯瓦尔尼希予以制裁豁免。美国放弃对“北溪2号”的制裁将波兰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就在三月份至四月初,甘愿充当美国马前卒的波兰派遣军舰、固定翼飞机、常规潜艇等装备骚扰“北溪2号”施工现场,面对俄罗斯的强烈警告,波兰政府百般狡辩,结果仅仅两个月不到,波兰就被美国“盟友”彻底出卖。

以上就是关于普京称与卢卡申科会谈成果颇丰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相关疑问的话,记得联系我们。

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内容来自用户编辑发布,如有相关版权等问题,可以联系小编处理哦!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