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家长在与伊一聊天时经常谈到陪读学生。“孩子小一点在英国上中学,父母可以陪吗?”
英国著名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和埃迪雷德梅恩曾就读于伊顿公学。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曾就读于哈罗学院。
在过去推荐的学校中,伊一介绍的学校大多是寄宿制学校,所以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出国留学只能选择寄宿制学校,但事实并非如此。申请学校的时候,走读学校也是一种选择。
所以今天,伊一将带你了解如何区分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在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之间如何选择?
如何区分寄宿学校和走读学校?
根据是否提供住宿,英国的中学可以分为寄宿学校和走读学校。
寄宿制中学,顾名思义,就是为学生提供住宿的学校。学生可以选择半寄宿或全寄宿。半寄宿制是指学生周日至周四在学校住宿,周五回家;全寄宿制意味着学生24/7都在学校,只有假期才会被允许回家。
图片来自:伊顿公学官网
英国的走读学校和国内的学校类似,就是学生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通常会有校车服务接送学生回家。这种学校申请一般以英国本地学生或在英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为主。
在申请走读学校之前,你必须了解这一点。
走读学校在申请流程上和寄宿学校类似,但是家长和孩子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有以下几点:
01号
语言能力
首先,走读学校对孩子的英语要求比寄宿学校高。
日制学校有很多本地学生,这与寄宿学校不同。这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能力,扩大社交圈,积极参与当地学生的生活,了解英国当地文化。但是,也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图片来自:伊顿公学官网
02号
激烈竞争
其次,日制学校报名人数众多,竞争更加激烈。
虽然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留学家庭会选择英国私立学校,但归根结底,英国本土学生是私立学校的主体,外国学生只占一定比例。在这种前提下,英国本土学生大部分都会申请走读学校,可见走读学校的海外学生非常少。
如果中国家庭的孩子想申请走读学校,面对的竞争基本上都是英国教育体制下培养的本地学生,所以竞争自然会更加激烈。中国的一些孩子在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大概没有那么占优势。如果你想脱颖而出,你需要努力。
同时,走读学校的录取点也没有寄宿学校多。英国大部分女子走读学校没有13+的申请,只有11+和16+的申请,而男子走读学校有11+或13+的申请。
03号
签证问题
最后,父母可能要面临签证问题。
根据英国的政策,英国随行签证的对象是“在英国留学的12岁以下儿童的父母,获得年轻留学生签证”。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超过12岁,那么父母就不能办理随行签证。
如果孩子是12岁以上的留学生,父母需要在英国找到合适的寄宿家庭,或者找到工作并申请其他商务签证,才能顺利留在英国。
上学VS寄宿学校
英国的寄宿学校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目前最早的寄宿学校是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建于597年。在竞争史上,寄宿学校无疑是赢家。但是在其他方面,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的表现又如何呢?
第一
时间管理
由于学生上学时间的限制,走读学校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安排在早上8点到下午4点。
寄宿学校对学生课外活动,甚至是学习活动的安排,都会持续到晚上。
第二
课外活动
说到课外活动,寄宿学校自然更胜一筹。寄宿制学校活动的安排更加多样,学校会策划很多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这些活动包括金融和法律讲座、足球、板球、橄榄球和其他体育活动、舞台表演培训、周末远足等。
第三名
环境多样性
寄宿学校的学生多样性也大于走读学校,相当于一个“小联合国”。
除了日常的学习和活动,学生还有各种机会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学校团体,比如通过宿舍比赛与不同年级的学生交朋友。学校希望各个地区的学生都能尽可能的参与到大家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而走读生在学校相处的时间有限,他们的友谊是通过学校的学习和活动逐渐沉淀下来的,接触的群体也多是当地的学校群体。
第四名
硬件输入
寄宿制学校在优质师资、校园环境等教学硬件设施上的投入比走读学校更大,所以一般来说,寄宿制学校(尤其是名校)比走读学校吸引的师资更好,教育质量更好。
第五名
学生安全
寄宿制学校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课外活动。相比国内学校的宿舍管理,英国中学的主管更负责学生的生活老师。
相对于家长通过中介或亲友联系的寄宿家庭,寄宿学校在安全和隐私方面更能让家长放心。
看到这里,相信家长们对寄宿学校和走读学校的区别有了大致的了解。
伊伊建议,在选择学校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学校的住宿制度,学校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应该是重点考虑的。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性格、家庭情况等选择包容性更强的寄宿学校或节奏更快的走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