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4日电据中国驻挪威大使馆网站消息,近日,一些国家发生中国留学人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一些留学生家庭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诈骗案件主要有“虚构绑架”和“冒充检察厅法”两种。
在“虚构绑架”事件中,嫌疑人假借中国驻大使馆、国际刑警组织等名义给中国留学生打电话,以涉事为由要求受害者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之后嫌疑人冒充绑匪给受害者的父母打电话,要求支付赎金。 留学生父母在无法与孩子取得联系的情况下,相信是真的,将赎金转入嫌疑人的银行账户。
在《冒充公检法》一类案件中,嫌疑人冒用公检法、国际刑警组织等名义给被害人打电话,要求其以涉嫌犯罪为由明确资金来源,将资金转移至其“安全账户”,被害人信以为真,被骗。
此外,不法分子还以中国驻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名义,以涉嫌身份证和信用卡被冒用、非法活动为由冻结银行账户并协助调查,要求受害者提供账户信息和缴纳相关费用。
在中国驻挪威大使馆的网站上拍摄了截图。
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于2017年8月发表了安全注意事项,提醒人们警惕冒用中国公民馆名义的转账诈骗。 现在,关于具体的情况,我会再次郑重地提示。
首先,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内政府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告知中国留学人员需要处理国内相关案件,也不会要求接电话的人回拨电话号码进一步联系。
不要轻信以中国驻外使领馆名义要求银行卡等个人财务信息,以及要求转账和汇款的电话和邮件等。
第二,是否申请护照旅行证件是个人的意愿行为。 中国驻外使领馆在护照证件过期时,不打电话通知当事人需要延期或补发,不通过转账等方式缴纳有关费用和罚款,也不通过电话向任何人索取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
中国留学人员请不要轻信以中国驻大使馆名义打来的更新护照和咨询个人财务信息的电话。
第三,不要在电话中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地址、家庭状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
如果来电者要求“不联系家人和朋友,确保他们的安全”,或者提出其他不合常理的建议,请不要相信。 请马上揭露对方的诈骗手段。
如果陌生人打电话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家人在事故中去世”等信息,一定要冷静下来,通过其他渠道确认情况后再处理。
紧急情况下大使馆电话通知当事人上述突发事件,暂不提及银行账户和转账等。
第四,不幸上当受骗,应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
被害人不能直接向境内公安机关举报的,可以通过境内近亲属及时举报,并向举报方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求助(拨打110即可)。
目前,我国境内各省级和地市级公安机关均设立了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各级反诈骗中心接到报警电话确认受害人被骗后,及时停止、冻结嫌疑人银行账户,并通过后续工作将冻结资金返还受害人账户,挽回受害人损失
如果不能确定是否是诈骗电话,建议挂断后拨打中国大使馆领事保护值班电话或拨打外交部领事保护与服务紧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将相关信息转发给相关大使馆进一步核实。
其他流动的中国公民也可以参照上述提示加强防范,避免上当受骗。
挪威警察电话: 112。
中国驻挪威大使馆领事保护电话: 47-93066621。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和服务紧急呼叫中心电话: 86-10-12308/5991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