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前,纵观整个亚洲,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但有点悲伤的现象。整个亚洲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少之又少。
明治维新当时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中国,日本,暹罗(由于该国名字在二战时期换来换去,以下我们还是统称其为“暹罗”)这三个国家。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之后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取得了胜利,日本进入了世界列强的行列。 作为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强国,日本的独立主权“含金量”仍然很高。
中国历史悠久,但自清末以来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但是,旧中国好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至少表面上是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却不是“自主”,这一点必须打上问号(当时,旧中国有很多“租界”)。
除了中日以外,最让人无法理解的一个主权国家就是那个暹罗(泰国)。
从公元1238年建立的素可泰王朝算起,暹罗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都市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的东南亚大国。
但是16世纪以后,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入侵东南亚,暹罗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也无法“独善其身”。
但是,19世纪末,曼谷王朝第五世王:朱拉隆功认为不能这样下去。 自己这个军事弱国迟早会被西方列强们“吃掉”。因此,这位国王便开始大量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和日本一样开始对暹罗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英法两国一直在制造“鸡犬不宁”,以瓜分东南亚的殖民地利益! 但是,这反过来给了暹罗生存空间。
1896年,英法两国正式签订了暹罗作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两国都不得染指。就这样,暹罗幸运地成为当时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条约
所以,暹罗身边一直危机四伏,但由于暹罗的“英法殖民缓冲国”身份,反而左右了这个东南亚国家。 英法两国从心底里想把这个暹罗抓到自己手里,但在英法两国谁也赢不了的情况下,暹罗自己的态度变得重要。
于是,暹罗开始在英法两国之间走上“摇摆”的道路,在“踏上两条船”上下了很大功夫。 总有一天英国对自己脾气有点大了,暹罗和法国成了朋友,惹怒了英国人。 如果法国人又脾气变坏了,暹罗又回来找英国人搭理法国人。
暹罗这个小国(在东南亚是大国),就这样在英法两个西方列强面前“站稳”了脚跟,而且小日子还不错。 但是,暹罗其实自己也明白。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自己“东奔西跑”也心累!
于是,他们找来亚洲老大哥“抱着大腿”,开始彻底结束这“刀尖讨生活”的日子。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后,日本人这次的胜利让暹罗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老大哥”吗?而且大家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居然击败了“黄毛白皮”的俄国人。
日俄战争期间的日本将军从那时起,暹罗就有意向日本投以“媚眼”,表达自己对日本的“崇敬之情”。 而且,日本人也觉得这个东南亚小国的“奉承”,并全面接受。
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人的唆使下,暹罗对当时的法属殖民地:柬埔寨进行了武装侵略,一度占领了包括现在的暹罗在内的马德望省。 暹罗成功收复部分领土后,从政府到民众对日本的好感高涨。
暹罗政府甚至公开声称:靠什么力量来维持东亚和平?靠的是日泰“友好关系”。(真的很无语)
1932年6月,暹罗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了“立宪君主”政府。 1938年,銮佩汶赞堪作为暹罗首相正式执政。 1939年6月,暹罗将国号改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
而且,那位炮兵出身的銮彭蒙曾在欧洲留学,所以他受到了欧洲法西斯思想的影响。 他上台后,暹罗成了日本“忠实的迷弟”。 銮槟说,“去除白皮,扩张泰国”的主张,其实与日本人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不谋而合。
另外,在很多暹罗人看来,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是英法,而日本同为亚洲国家,将会是自己的朋友。(再一次无语)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时向英美两国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同年12月8日,日军为了应对东南亚的英联军,计划在暹罗进行军事行动。
12月8日凌晨3点30分,日本对暹罗说“最后通牒”,随后日军便在暹罗南部的海岸线登陆。起初,暹罗军队的抵抗异常激烈,又一场“反侵略战争”似乎就要上演。”
但是,仅仅几个小时后双方的交火就结束了! 原本,銮槟在得知日军登陆后,爽快地向边境部队下达了命令,要求尽量给日军以方便。
之后,沙姆皮姆政府公布了“欢迎日本军队借路本国,进攻缅甸和马来西亚的英联军。”暹罗在战争中的这种表态和“神助攻”,让日本人都深感意外之余,甚至还有一丝“感动”。
不过,二战时期的日军是什么人?
他们可不是什么善茬,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当时日军为了镇压马六甲,进而镇压整个东南亚,暹罗必须采取而不是“借道”。 于是,日本马上背信弃义地对暹罗说:“必须驻扎在你的国家。”
而且,当时暹罗对帝汶政府的积极合作态度,反而让日本人感到惊讶。
暹罗政府完全同意日本的条件,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打消了全面占领暹罗的想法。 他们认为完全可以“吞并”这个国家,所以日军进入暹罗后不久,銮皮汶政府就“各半”与日本签订了《同盟条约》。
1942年1月25日,暹罗跟随日本向英美等国正式宣战,也宣告该国加入了轴心国阵营。
但是,暹罗的嗡嗡政府这一行为注定“不得人心”。 当时,暹罗内部的很多精英们都知道,实际上布恩是在“挖坟”。 因此,他们纷纷表示将与暹罗的“亲日派”划清界限。
銮槟(中)例如,当时暹罗的驻美大使桑尼巴莫拒绝向暹罗的美国传达“宣战”。 然后1941年12月12日在华盛顿召开了记者招待会:社尼大使宣布自己和亲日的暹罗銮披汶政府,从此断绝关系。
老实说,当时的日本为了长期的利益,对暹罗也保持着“友好”。 日本和暹罗的关系,实际上类似于当时欧洲的“纳粹德国和意大利”。
之后,他感到高兴,决定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派遣军队支援日本的作战。 但是,暹罗军人吓了一跳。我们之前连已经投降的法军都打不过,现在却让我们去打英美,这不是把我们往火坑里面推吗?
为了中国抗日军人,日军随后将这些暹罗军队就近与中国军队交战。 但是他们出发没走几步,就被中国军队打回去了。 一些暹罗士兵在战斗中甚至不能拿枪。
日军这时知道自己所谓的“弟弟”,没有战斗力。 于是,日军后来在前线向他们展示情况,同意就行了。
1945年5月纳粹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自杀。 这个时候,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生活也很糟糕! 日本本土包括东京在内,不断被美军轰炸机轰炸。
在这种情况下,暹罗也嗅到了身边的危机。日本战败几乎已经成了定局,要迅速和日本划清界限,否则后果将十分严重。于是不久后,銮披汶便遭到了暹罗国会的弹劾,銮披汶赶紧“就坡下驴”宣布辞职。
其实这一切,都是銮披汶和暹罗高层玩的一种手段而已。
随后,暹罗又“把握时机”宣布放弃日本强加给自己的马来北部、掸邦等地,偿还战争中英美在暹罗蒙受的利益损失。
暹罗突然采取这样的手段,让日本人猝不及防:我还没“死”呢?曾经患难与共的好兄弟,没想到大难临头时你却飞得最快,飞得最高!
但是,此时的日本,“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们咬牙切齿,也无可奈何!
之后,暹罗开始向美国“献媚”,很快就变成了新政府,把国名“泰国”还给暹罗。 后来,新政府把所有的错误都推给了“嗡”的旧政府。 很明白意思:自己现在是一个新生的国家,也算是日本法西斯的受害者。
美国需要一个对自己有很深好感的暹罗,来平衡英法殖民地。 就这样,在美国的庇护下,暹罗从战败国摇身一变成为了战胜国。 (不得不服)
日本投降签字1945年8月16日,也就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暹罗政府又于1942年1月25日发表了暹罗政府对英美宣战无效的天下大智声明。
1949年5月,暹罗将国名改回“泰国”。 更有趣的是,1955年,日泰两国签署了《日泰两国特别日元问题解决协定》。
该协定的内容是泰国以赔偿金和无偿经济援助的形式向日本要求150亿日元作为战争赔偿金。 由此可见,泰国这一招的“见风使舵”相当“火青”。
正因为这个国家一直靠着这个“巧”字,才能在席卷全球的二战烽火中“处于偏安的角落”,避免了战后被清算的命运。
话说回来,无论战争前后,有些暹罗人从心底里喜欢日本人。 日本人骨子里未必很看好暹罗人,但表面上对泰国人是“亲善”的。也许,这就和希特勒在战争中对意大利人很“上心”一样,永远是一个谜!
图源网络,入侵删除!
《历史的驿站,心灵的港湾》《历史杂谈驿站》
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