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采访。 杨予鞰摄
中新网成都6月5日电题:“90后”泰语外教成都逐梦:“学习中文改变了我的人生”
记者岳依桐
“学习中文改变了我的人生。 学习中文,我获得了事业、爱情,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近日,长发、胸部、相貌端正的成都大学泰语母语讲师林青坐在一间教室里,笑着,用流利的普通话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中文情结。
正在上课的林青。 杨予鞰摄
今年29岁的林青来自泰国四色菊府,受中国邻居的影响,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好奇心和憧憬。 2011年,林青进入泰国孔敬大学,学习中文国际教育专业,开始了中文学习之路。 第二年,多亏了学校和西南大学的交流项目,她去重庆留学,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留学期间,林青认识了从成都来的丈夫,硕士毕业后正式成为“成都媳妇”,和丈夫定居蓉城,去年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 “中文是我们的‘媒人’。 ”一想起自己的爱情故事,林青就笑了。 2012年刚到重庆,迫切想提高中文水平。 丈夫是她练习中文的“队友”,在交流中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工作中的林青。 杨予鞰摄
这一甜蜜经历让林青认识到,语言是泰中民众交流的出发点,两国日益密切的交流合作是基于语言的互通。 生于教师之家的林青渐渐萌发了在中国当泰语教师的梦想。 “我既会泰语又会中文,为什么不利用这个优势在成都传递泰国文化,普及泰语,为泰中交流做出贡献呢? ”
2020年初,林青通过努力成为成都大学的泰语外教。 站在讲台上的她热情洋溢,很受学生欢迎。 制作泰式青木瓜沙拉、跳泰国传统舞蹈也被林青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泰语的同时加深对泰国文化的了解。
“光有词汇和语法是不够的,要学好语言,必须学习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林青告诉记者,90分钟的课上,她至少要备课4个小时以上。 “当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负责。 ”
林青在校园里阅读。 杨予鞰摄
作为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的一员,林青除了经常帮助中心翻译泰国文献、资料,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外,她还为泰国许多学校翻译中国文化知识、留学政策等。 林青的家里堆着厚厚的资料,都是她近年来翻译的内容。
林青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居住在中国的泰国人,我衷心希望两国感情越来越好。 “近年来,泰中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真正实现了‘泰中一家亲’。 我很荣幸能在两国的交往中贡献力量。 ”
初识中文已有10多年,林青发现,在泰国,“中文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公共场所几乎都设有中文标识,在政府的重视下,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中文课,甚至连幼儿园都教基础中文语言。 泰国的16所孔子学院、11所孔子课堂也为泰国人民学习汉语提供了很多帮助。 ”
生活中的林青。 回答者供图
与此同时,泰国引进了很多中国音乐和电影作品,很多中国明星在泰国很受欢迎。 “电视剧《西游记》 《包青天》几乎每年都重播。 通过这些文化载体,越来越多的泰国年轻人看到了中国的发展状况,也喜欢上了中国文化。 他们不仅想中文,还想中国的学习、生活。 ”林青谈说。
在林青看来,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的最基础的桥梁。 泰国“汉语热”的背后,实际上是泰国民众对两国关系的信任和对中国发展机遇的认识。 “泰中合作越紧密,就业创业机会就越多,翻译、外贸、教育、电子商务等行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 ”作为其中的一员,林青说自己是汉语学习的受益者,希望两国有更多的年轻人,从语言上了解对方。 (完) )。
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