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纯粹的国家。 这源于瑞典人对废品回收的重视。 一份媒体数据报告称,瑞典是“废品回收再利用领域最值得效仿的典范,回收率压倒了其他国家”。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报告书中,总结了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城市垃圾回收和利用率状况。
该数据显示,德国居首位,少数欧洲国家和韩国优于瑞士。
但是,这些数据不明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冠军”,因为瑞典的回收率比其他国家低,但实际上这个称号很有名。
瑞典一直奉行‘谁污染,谁出钱’的原则。
20世纪90年代,为了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的意识,垃圾袋从免费变成了支付高额费用的奢侈品。
实际上,北欧、德国、瑞士等同一时期的废弃物回收率维持在大致相同的程度。
十几年前,北欧国家特别是瑞典,环境污染程度一点不比北京弱,森林砍伐严重,到处是水系污染、城市垃圾,经过几代人的公共努力,情况逐渐好转。
目前整个瑞典森林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采伐管制。 水域污染消失,江河湖海到处可见大型游泳沙滩; 废物分类人人养成好习惯,垃圾分类深入人心,“瑞典零垃圾”口号即将实现。
普通家庭垃圾分类
瑞典的垃圾分类主要有两个关键词。 分辨的细致和分辨的说明很清楚,以免大家弄错分辨。
例如,家庭日常分类包括可降解厨房垃圾、塑料包装、纸盒包装、报刊杂志、玻璃瓶、塑料瓶、金属、木材、庭院垃圾(如枯枝落叶)、废旧家具、建筑垃圾、废电器、灯泡、电池、数据线和其他分类
可降解厨房垃圾和无法分类的垃圾扔在家门口社区统一安置的两个垃圾桶里。
以前各家只有一个垃圾桶,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经常混在一起。
从去年开始,为了鼓励厨房垃圾分类,社区提供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投放厨房垃圾,配套专用可降解垃圾袋。
如果选择配置两个垃圾桶,普通垃圾的费用将减半。
家门口的垃圾桶每两周用垃圾车发货一次。
垃圾桶是强制性的,是否扔垃圾每月都要收费。垃圾车来运垃圾时,根据垃圾的重量再收一次费。
所有剩余垃圾(包括塑料纸盒包装、报刊杂志、金属、木材等),除饮料瓶和啤酒罐外,必须自行运往社区垃圾回收站或城镇垃圾回收中心,免费丢弃。
塑料瓶和啤酒罐被放回超市垃圾桶,每瓶约1克。
所以你越善于自己分类,垃圾的费用就越低。
垃圾回收系统一套
瑞典整个垃圾回收系统的构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在发达的二手市场上,许多复用物品可以进入二手市场进行再流通
超市啤酒罐垃圾桶;
家门口的垃圾桶开始
社区小垃圾回收站
城镇垃圾回收中心
分类是垃圾回收处理的下一个阶段(生物处理、材料利用、焚烧发电/供暖、填埋等)。
垃圾回收利用的主要方法
在欧洲,包括瑞典在内,主要的垃圾回收利用途径分为生物处理、材料回收利用、焚烧发电和社区供暖,以及最后的垃圾填埋4个部分。
在瑞典,垃圾的再循环率高达99%,只填埋了不到1%的垃圾。
各城镇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垃圾回收方案和宣传战略。
以上只是谈到了瑞典普通家庭垃圾的分类处理,对公司的垃圾回收有单独的规定。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瑞典,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都是公开的,身份证号码对应着唯一的家庭地址。
所有的人都暴露在阳光下,人自然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像中国新闻这样的大卡车偷扔垃圾还没被发现,这在瑞典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成功的关键
完整的循环系统:无法循环的系统无法持续运行,必须根据当地情况设计可行且经济高效的垃圾处理方案。
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定义和指导:模糊的规定容易打击大家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垃圾种类的说明。
每个概念都需要一个清晰的定义,配合图片,让什么东西一目了然。
反过来说,在国内,街道上的所谓分类垃圾桶,粗略地说只是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谁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解释,令人厌恶。
权责明确、信息公开:听说国内一些地方要求居民分类垃圾,居民辛苦分类后,社区一车拖走,就相当于没份。
因此,只有明确全系统各环节的权责,实现信息公开,互相监督,才能走得长久。
更多的知识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不同的垃圾如何处理是正确的。
其实很多人都伤透了心,环境被破坏了,但不知道怎么改变。
提高环保意识:很多人不知道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是长时间不可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