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各地积极营造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最佳环境——
让留学报国成为“双向的闯入者”
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创新大省,江苏是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服务周到,为海归人才营造创新创业优秀环境、自立自强的梦想舞台。 在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关爱下,每年将有数万名海外留学人才发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汇聚江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留学报国“双向出走”。
政策支持持续优化
清晨的南京九龙湖畔,总是有运动者的身影,张寿廷就是其中之一。 张寿廷担任瑞典国家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生物医药领域资深专家。 去年5月,张寿廷决定回国发展,与九龙湖毗邻的“海智湾江宁”成了他的归宿。 回国前,张寿廷通过“我的南京”APP“海智湾”服务模块申报“入湾”,到达南京当天拿到房间钥匙,办理了“入湾”手续,并与专人对接保障了后续一系列落地手续。
张寿廷选择的“海智湾”国际人才街,是南京2020年底发布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行动计划的重要一环,旨在为全球高水平产业人才和优秀留学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一人一策”政策指导等。 回来一年,张寿廷一边推动自己项目的落地,一边积极向想回国发展的科学家朋友介绍国内发展的情况。 包括张寿廷在内,市区已“入湾”海外人才3782人,其中世界前200名高校硕士博士3460人,“出湾”后残留率达97%。
我省各地纷纷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细则持续优化,海归落地即可享受政策红利。 “也就是说,把创业创新的计划书拿来,就能快速匹配产业基金、供应链”,这是设在常州的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善麒回国创业的真实感受。 在当地《支持境外离岸孵化器引才聚才实施细则》等政策支持下,宏微从三人创业团队发展成为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并成功登陆科创板。
“地方政府对回国创业的支持和关爱,满足了我们的归属感。 ”玛奇思(泰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落地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好赶上该区实施生物医药人才专用的“113医药人才专项规划”,公司董事长刘威先后被评为省市两级“人才规划”。 让刘威更兴奋的是,今年3月,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将这一政策全面升级,大力实施海外人才回流计划,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招商模式展露才华。
持续优化的扶持政策推动越来越多的留学青年回国发展。 宿迁高新区近年来设立海外高级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子基金,已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投入4.8亿元建设海外高级人才公寓。 在深入了解家乡的人才政策后,海外学子蔡红云回到宿迁,成为联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发经理。 而得益于众多高层次人才的加入,联盛科技发展迅速,即将迎来a股主板上市。
继续构筑梦想的舞台
“这间160平方米的办公室可以免费使用,水电费也是免费的。 研发设备也可向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研究院租用。 ”5月23日,连云港喵喵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慧“掐指算”入驻江苏海洋大学留园,每年可节约近90万元。
留创园是为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打造的平台载体。 苏州首家留创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创园成立于1998年,至今累计引进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45人,开发各类科技项目1950多个。 去年,园内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被评为省“最具成长潜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 创始人姚庭表示,公司发展是大势所趋,离不开留创园。 “上个月,我们为了扩大业务需要租一个新的地方,留下了创园,当月给我们创造了1500平方米的新空间。”
“我经常与社区和校园的相关人员交流,并感受到我对软件技术行业的渊博知识。 ”江苏东智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正从德国学成回来后,在盐城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留创园落户公司。 得益于留创园提供的专业服务,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年销售额连续三年保持50%的增速,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评级。 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创园也从最初的7.6万平方米孵化面积扩展到6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300家。
除留创园外,省内高中、产业园等也成为海归人才回国圆梦的舞台。 2004年5月,淮阴师范学院数学统计学院孙智宏教授访问加拿大卡尔顿大学,与该校学者合作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回国后,学校为他设立了工作室,尽最大的力量为他提供各种服务。 这几年,他发表了70多篇SCI论文,彻底解决了“三四次剩余领域”中的一些长期难题。
“场地不够,给我安排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免租五年。 人才匮乏,帮助我们调整高中方向……无论发展上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设法解决。 2016年,回国创业的杜广武在南通市北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百优达生命科技公司,专注于“脖子”人造血管领域的国产首款人造血管产品研发。 去年,随着临床试验的成功,产品已全面过渡到申请产品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实现产品批量生产,初期将达到年产3万支人工血管生产能力规模。
及时提供精准服务
“那时,掌握了良好的技术,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和管理团队。 华侨事务所马上出现真是太好了。 ”江苏润耀汽车检测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嘎清楚地记得回国创业伊始的场景。 得知他的困境,镇江市侨务办公室积极协助镇江市人才“331计划”申报资金支持,在建厂选址、贷款融资、税收减免等环节做好配套服务。 目前,孔喆研发的汽车匹配主模型、检测仪器、智能检测装备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江苏省首批重大装备、镇江市首批重大装备和镇江市“特别新”产品,他个人也刚刚获得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章。
支持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及时提供精准服务非常必要。 “我还没回扬州的时候,公司已经理赔了; 去扬州一看,我的社保缴纳和应该享受的各种博士创业补助金,都被我妥善处理了,我坚定了在扬成长的信心。 ”。 孙正中在英国博学期间获得纹影仪专利,这是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测试的基本设备,市场前景看好。 去年,即将毕业的孙正中准备回扬州创业,扬州海创园得知后主动联系,提前代理公司注册等一系列业务。
5月11日,海外留学生“云招”活动在徐州举行,以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向海外留学人才发出诚挚邀请。 “向省市双创人才和团队承诺最高2000万元的项目资助,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准备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房屋租赁补贴,非常有吸引力。 ”在韩国首尔大学电气计算机工学部电子医学融合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的王梓桓,对今后的回国发展增加了期待和信心。
“满心欢喜,我的赤陈回来了,还是个少年。 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无锡海归青年主题曲《赤子》,唱出了无数海归青年共同的心声,创立清影医疗科技的邹昊就是其中之一。 从2016年开始,无锡连续5年按季与他对接当地最新创业政策和资源,得知邹昊最近的研究方向转移到了智能技术方面,又第一时间邀请他来锡考察相关产业,对接园区资源。 最终,邹昊的创业项目“无锡智能技术研究院”成功落地。 他为无锡带来的创业伙伴团队中有院士、人工智能专家,以及许多博士研究生。 他说,为家乡做贡献,是自己不变的追求。
【来源:新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 如有出处表述错误或侵犯你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利证明书与本网联系。 马上改正、删除。 谢谢你。 电子邮件地址: newmedia@xxcb.cn
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