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南加中国留学生群体频遇电信诈骗 华媒析诈骗套路

2022-12-16 07:14:35编辑:智库News

据中国侨网12月12日报道,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随着对转账诈骗的打击和防范力度的加大,诈骗集团也在不断更新手段和途径。 年底,转账诈骗团伙活动越来越猖獗,接连出现以电话、短信甚至短信为目标诈骗的案例,美国南加中国留学生群体成为转账诈骗的“重灾区”。

杨先生是洛杉矶某大学音乐专业的留学生,最近接到了诈骗电话。 电话男子声称是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打来的,先和他核实一下名字,再告知杨先生的护照号码和信息可能因涉嫌犯罪而被利用,随后将电话转发给“广州市公安局”。

美南加中国留学生群体频遇电信诈骗 华媒析诈骗套路

随后,一名操着广东口音的“警员”提供了自己的“警号”,随即用认真强硬的语气询问杨先生的护照情况,并告知杨先生的名字在“监控名单”里。 为了“办案需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必须“配合警方进行实时视频和电话监控,直到案件有了突破”,并且“随时都有可能被送到中国协助检查”

杨先生说:“听到这里,我开始觉得有点可疑,但心里确实很紧张。 特别是当我听到对方说有可能将我遣返调查案件时。” 电话另一端的男子还提出,该案涉及资金诈骗,要求杨先生通过指定银行将5万美元的“保证金”转账到指定账户,经司法机关“查实”后,钱才能退款。 对方马上直奔主题“转账”,杨先生也知道转账诈骗,很快判断可能是诈骗,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杨先生说,诈骗短信每隔三五分钟就会收到一次,但这是他第一次接到这个电话,虽然有防范意识,但差点就相信了。 在他所属的中国留学生出身的团体中,有很多人抱怨这种诈骗的骚扰。 最近,他的一个同学也接到了一个手法相似的诈骗电话,所幸该学生及时询问了该校老师,没有上当。

还有另一位同学称,他连续四年接到过假冒“DHL”快递公司的诈骗电话。 杨先生说:“我们经常一起分享和交流自己遭遇的诈骗把戏。 通过同学分享交流,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防范意识。 ”。 但杨先生说,还没听说自己学校的中国学生圈子里有人被骗了钱。

据了解,目前在美中国留学生遭遇的转账诈骗途径有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骗子的伪装身份都是“留学生偏好”。 一种是冒充驻美领事馆、国家海关、法院甚至国际刑警组织部门等国家公务员;另一种是假冒银行、快递物流公司的人员。 海外留学生多关心护照、签证、国际快递、行李等信息,身在国外,多无依无靠,社会经验不足,诈骗团伙往往冒充这些职业,取信留学生。

其次,诈骗手法特征明确。 大多数转账诈骗,第一步往往是当事人的护照和其他重要证件被他人盗走,有时被盗护照谎称涉嫌“违法犯罪活动”,伪造公务员证件和服装取信留学生。

下一步往往要求当事人签署特定的协议书。 所谓的“执法”或“重要程序”要求当事人暂时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对全过程进行监测。 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们容易陷入恐惧,甚至不能请求外部的援助。

诈骗集团在当事人觉得“完全被控制”后,以“保证金”“罚款”等形式协助当事人支付这些费用,并以“清查费用”为由,通过多种方式将款项成功汇入指定账户

2021年9月,在波士顿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因接到类似电话,终于被骗走了共计约15万美元。 (赵健)。

通报/反馈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