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十个常见的新冠疫苗接种问题:有基础疾病可以不打吗?

2022-12-16 06:15:21编辑:智库News

最近很多人向新冠问疫苗。 基本上是家人和自己有某个基础性疾病,能不能打,能不能打第四针,应该选择哪个疫苗。 感染者增加,病毒和很多人的距离突然变近,重视接种疫苗的人可能不少。 这里对经常被问到的10个问题进行回答。

1. 某某基础疾病可以不可以打?

十个常见的新冠疫苗接种问题:有基础疾病可以不打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打? 特殊到不能打新冠疫苗的病是什么? 世界上近70%的人接种了新冠疫苗。 你认为你得了什么病? 这个世界上70%的人没有遇到过吗?

没有基础性疾病是新冠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国内现在只说如果基础性疾病不稳定的话,等稳定了再打。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是做不到的。 在后者的情况下,这是对具体疫苗成分的过敏,也就是所谓的过敏体质,或者花粉过敏等,并不意味着对疫苗成分过敏。如果针对某个疫苗具体成分过敏,很简单,换个疫苗打。比如也有人说打了某某疫苗起荨麻疹怎么办?假设这是因为疫苗引起的过敏,为求放心,下一针换一种疫苗接种。

基础疾病导致重症风险更高,更应该打。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老人,没有多大岁数就不能打了,因为年龄大,重症风险高,反而更需要接种。

2. 孕妇可不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是的。 是孕妇是重症风险更高的人群,更需要接种。

3. 如果医生说有基础疾病不能接种疫苗怎么办?

很多医生都很忙,不一定有时间注意最新接种疫苗的推荐。 两种潜在的选择:一是检索、整理近期国家、卫健委及国内一些权威专家对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接种疫苗推荐后咨询该医生。 二是试着换医生。

4. 该打哪个疫苗?

打能打到的那个!最近国内上市了多个新的新冠疫苗,不少人问这个能不能打或哪个能不能打。要注意某个接种点里不是所有疫苗都有。打了比没打好,因此,选择打哪个疫苗的问题,首选是你能打到的那个。

5. 多个疫苗里选哪个?

几个接种点可能有多个疫苗,所以会被询问在疫苗ABC中选择哪个。 其实选哪个都可以。 就像之前的问题说的,打哪个都比不打强。

但有些人真的很难抉择,这里提供个人的思考建议:

首先,请考虑一下选择困难中最令人不安的地方是什么。 是对国产疫苗的安全性感到不安吗? 还是担心无效呢?

如果安全性令人不安的话,是因为公布的数据不足吗? 如果你为此非常不安的话,我建议你选择灭活疫苗。 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选择科兴。 为什么? 因为该疫苗(科兴)是国产疫苗中国外使用最广泛的,也是国外公布最多的数据之一。 单就安全性而言,香港已完美追踪各种罕见问题,未发现严重问题。

因此,如果是对安全性非常担心,比如很多老人特别怕疫苗不安全,那么可以考虑科兴。网上传的什么白血病、肺结节都是谣言。

如果是对疫苗保护够不够比较担心,可以在几个重组蛋白疫苗里选一个,现在市面上应该有智飞、丽珠和三叶草。新冠疫苗实际起作用靠的是针对S蛋白的免疫反应,灭活疫苗是整个病毒灭活,S蛋白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而重组蛋白是单独生产的S蛋白,一般还会稳定蛋白结构加上强化免疫反应的佐剂,因此诱导的免疫反应比灭活更好,反映在这几个做增强针中和抗体滴度高于灭活疫苗同源增强。

当然,这几个增加的中和抗体滴度到底会不会带来质的飞跃(真正保护作用的显著差异),特别是对免疫逃逸严重的奥密克戎还不清楚。 但是,无论如何,更有效的希望很大。

其他还有腺病毒肌注和吸入,以及以刚上市的流感病毒为载体的鼻喷剂疫苗。 你可以选择这些,但我个人不想优先推荐这三个。 因为腺病毒有极少国外腺病毒的概率有TTS (罕见但严重的血栓症)的风险。 虽然没有报告国内的,但是是否能做和没有一样的事情还不确定。 而且肌注、吸入、吸入在理论上有粘膜免疫的优势,但由于目前粘膜免疫的人体数据还没有发表(也很难量化),优势是理论上的,我认为国外腺病毒疫苗中发现的问题还不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另一种减毒流感载体疫苗公布的数据很少,出现了奇怪的试验结果。 对BA.5的中和抗体滴度高于BA.1。 对照用的海外疫苗也是如此。 由于比BA.5更强的免疫逃逸,所有研究均发现BA.5中和抗体滴度低于BA.1。 这种疫苗可能不错,但考虑到相对较少的数据,然后会有一些不明白的结果。 个人来问一下,不能因为制造商和媒体说这样比较好,就给出同样的推荐。

但是,如果只有腺病毒及其减毒流感载体疫苗,你可以选择其中之一。 还是说,用这句话打哪一个都比不打好。

6. 复必泰什么时候上市以及要不要等复必泰?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发售,谁告诉你什么时候发售也不值得相信。 请不要同时等待。 因为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现在瘟疫肆虐,不等到你康复,可能要等到感染。

目前,明确的复必泰进展是为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可能只有德国人)提供接种。 最近,德国提供了一个旅行德国的中国人接种梦想中的中国灭活疫苗的机会。 这接近外交对等原则,与普通民众推出更相关的疫苗无关。 别以为这样可以等。

7. 可不可以打第四针?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有效性下降,长期维持的重症防范有效性也不例外。 灭活疫苗的有效性本身很低,有效性下降的威胁也更明显。 很多人接种第三针也超过了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第4针的开放,当然可以接种。 具体打哪个请参考前面的内容。

但是问题是现在没有开放第四根针吧? 至少没有大规模的开放,所以等吧。

8. 接种的间隔应该要多久?第一或第二针很久以前打的,要不要重新开始打?

疫苗接种一般只有最短间隔,没有最长间隔。理论上来说,两针间隔时间长,后一针最后取得的免疫反应更好。但更长的间隔也意味着更长的时间内免疫保护较弱,因此也别一直拖着。

前两针(灭活及重组蛋白)新冠疫苗间隔一般建议28天,再长一点也没关系,但不能少于14天。 短于14天的,以后针未打,至少等待28天再打,以打为第二针。

强化针老人间隔3个月,普通人间隔半年,等更长时间的也可以打,不需要重新打。 虽说等待的时间很长,但最终有效性可能会提高,但考虑到目前的疫情状况,符合时间标准了赶紧打。

9. 感染后还要接种疫苗吗?

由新冠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强度,现在个人差异似乎很大。 一般重症免疫反应更强,无症状或轻症免疫反应一般较弱。 因此,在国外,为了充分的免疫防护,也就是保险,即使感染过也推荐接种疫苗。

一般建议距离上一次感染3个月再接种。 两个原因,一是刚感染不久,体内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正值高峰,此时接种效果可能不会显现出来——类似于两针疫苗间隔过短。二是二次感染很少发生在3个月内,即这段时间风险也比较低。两项综合,所以推荐感染3个月后再按原来的接种计划完成接种。

10. 去香港澳门打复必泰可行吗?

贫困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为了打疫苗而特意出去,我个人觉得有点亏,但如果你本来就要出去旅行之类的,反正有机会接种的话,也别乐意去做。 但要注意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并做好休息两天的准备。

另外,这个已经在国内完成了基础免疫,所以适合试着打强化针。 如果一针都没打过的话,几针加起来是否贵暂且不论,两针之间的等待时间也会让整个旅行稍微变长。 ——毕竟我们说是旅行,不是移民吧。

而且,香港应该已经有二价复必泰增强针了。 直接使用这个就可以了。 诱导的免疫反应较原始疫苗广谱,即抗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多。

最后,提出这种问题的人,必须点赞。 请支付我这里的旅行咨询费用。

通报/反馈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