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澳大利亚全职工人的比例下降到49.97%,相比之下,2012年,全职工人占51.37%。
兼职工作人员从2012年的29.7%增加到了去年的31.7%。
到去年为止的5年间,要求更多工作时间的人从7.6%大幅增加到了9.1%。 但是,月平均工作时间从141小时下降到139.7小时。
从事这项研究的经济学家卡尼( Tanya Carney )和斯坦福( Jim Stanford )表示:“这是第一次有统计记录,只有不到一半的澳大利亚人从事永久带薪全职工作。
”
“只有不到半数的澳大利亚人能想象到像我们曾经想象的那样有习惯的持久性和各种福利的工作。
斯坦福大学的警告说,很多年轻人带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可能永远不会有固定的工作。
在澳大利亚打工其实有很多机会。 服务员、厨师、清洁工、收银员、理货员、销售人员等等。
以下是中国留学生的经验和建议。
1 .中国餐厅服务员
在中国人餐厅做服务员是极其辛苦的。 餐厅生意做得好与你无关。 即使生意很好也不会涨工资。 工资基本上是10刀/小时左右,偶尔会说英语。 不太推荐。
2 .主厨
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是刷盘子。 我会疯狂地刷盘子。 上司说刷完盘子后,会做简单的切菜、培根和烤土豆的工作。 工资可以从10刀提高到12刀。 之后做了三天就果断放弃。
那时我觉得还是应该找一份能锻炼语言的工作。 在无精打采、低工资的工作上花太多时间也没有意义。
3. 7-11货运代理
后来,我暑假学生们休假回国,在悉尼打工招聘需求大的时候找了一份7-11的工作。
上司是中国人,他说他刚开始按照7-11的规定训练我,每周给我2-3次,每次50刀( 8小时),转正18刀/小时。
18刀听起来很好,还可以练习口语,所以我同意了。
接下来是噩梦般的经历。 上司给我安排的是夜班( 11pm-7am )。 这就是11-7。 带我训练的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他们喜欢偷懒,很多工作都是我做的。
那家店在市里,市里深夜homeless们开始徘徊,他们经常光顾7-11,所以在店里工作的个人安全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工作很辛苦,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夜班主要在补充理货的同时,请客人。
我记得每天早上轮流回家的公交车上我很容易睡着,然后车一转弯就可能从座位上掉下来。
5次研修结束后会有好处吗? 不,老板中午来看前一天晚上夜班的监控录像,然后百般挑剔,说工作还不熟练,要继续训练直到他满意。 另外,跟我说18刀没那么好,他完全可以雇公关,CITIZEN。 他们口语很好,对当地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
我心里既然你的18刀那么难拿,我就不要了吧。 明摆欺负正直的人啊。
后来,我听说7-11这个东西并不少见。 刚来的同学要小心。 吃亏是难以避免的,但不能随便吃亏。 也必须吸取教训。
4 .便利店的商品销售员
结束了这个经历后,我又去找了一家不是连锁的便利店。 我和应聘前看店的哥哥了解了店里的情况。 主要涉及工作量、业主声誉以及周围居民的主要构成。
如果觉得还可以的话就联系上司,进公司。
在这家店的工作感确实变好了。 只能给14刀/小时,但工作量比7-11少得多。
因为周围都是当地人,所以英语交流的机会很多,另外,看什么报纸,关注什么新闻,知道食物的喜好等,也多少能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惯。
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收拾,坐公交车,然后保证7点之前开门。
商品整理、补货,和来的老客户聊天,商品销售基本上是下午3点换班时间。
老板是个很好的人,是一对来自山东的夫妇,我记得春节给了他们50瓶奖金。 热了请让我吃店里的冰淇淋。
这项工作在正式入学之前做了两个多月。
5 .销售
入学后,经朋友介绍又开始了Vodafone销售的工作。 因为这个工作在白人地区,所以工作内容是说英语,卖手机卡,卖手机套餐。
这段时间英语进步了很多,生活费也赚了一点,波澜万丈,一直做到了16年6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前。
以上对打工说了很多,总结起来就是尽量去找会说英语的工作。 学生本身就是弱者,公平只能说是相对的。
英语说得很好。 雅思成绩高的人可以试试英语培训机构。 时薪在25刀/小时以上。
学习成绩好的人可以试试专业课tutor。 学校的人和民间机构的人都可以试试。 工资不少。
本文的出处是澳大利亚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