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艺术的表达、设计的解决、媒体的选择来表达思想。
纯艺术专业作为艺术领域的热门专业,越来越受到青年艺术家们的青睐。
2019年12月,当代青年艺术家、美行思远艺术留学上海校区纯艺术专业学生杜欣玥首届个人艺术展在上海京88商场一楼艺术空间举行。
展览展示了绘画作品、装置作品、录像影像等,来自纯粹艺术、插图等专业的艺术爱好者们参观了这个展览。
艺术是表达思维和心灵的重要方式,每个青年艺术家都有故事,有核心。
杜欣玥6岁开始接触中国画,学习水墨画技术,现在接触现代艺术,学习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的绘画,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艺术的浸润,她用观察的眼光学会了记录生活的精彩片段。 这种热情使她继续对艺术感兴趣。
在大家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开朗活泼的思维女儿,喜欢梅兰妮马丁内斯、Yoshitaka Amano,喜欢美食、旅行、读书、音乐、绘画和动画。
永远向前看,充满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 是这样有梦想和追求的青年艺术家。 在别人青春无知的年龄,杜欣玥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个人作品展。
聚焦现实生活,重塑“记忆曲线”
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来源于艺术家们对生活的长期体验、多重实践和深刻思考。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记忆曲线”,杜先生的记忆系列作品首次公开。
围绕关键词“记忆”展开,结合自身的真实记忆和多媒体思维进行创作。
在她看来,艺术可以表达出不容易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感情和思想,可以用钢笔、画布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外界的美好感知。
艺术家并不是凭空捏造,青年艺术家杜欣玥的创作灵感是体验生活,经过长期思考,最终以艺术形式出现的。
在作品《记忆》中,艺术家对个人全家福进行了二次改造,燃烧和氧化,让观众直观地看到,模拟出仿佛不存在的脆弱幻象。
作品《压力》展示了当今社会对女性主义的思考。
作品《消失的记忆》是一次行为艺术的尝试,反复吞咽同一口水直到完全消失,无意中挖掘自己的记忆,通过镜子的反射刺激自己的行为状态,故意制造戏剧和冲突。 创作受到行动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和张洟的作品的影响。
多维艺术的碰撞,个性化作品的表现
艺术家要想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就要在多种思维下进行艺术冲突,展示的作品涉及多种媒介和形式。
从二维货架上的绘画到多维影像设备,最终引导到了艺术家本人内心模糊清晰的存储介质。
考虑到展示整体的互动性,使用巨大的圆形装置,观众在展示中可以自由接触,改变球形装置的位置、角度等,大大提高了趣味性。
加上美行思远纯艺术教学老师的建议和辅助,杜欣玥自身对艺术的理解、思考,不断尝试。
杜欣玥的各个作品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无论是抽象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她都希望跳出传统,与众不同,与自己以往的艺术作品不同,表现出更自由、更多维度、更多样化的空间。
举办自己的作品展,现场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赞许。 杜欣玥说:“感谢美行思远的所有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 这是艺术道路上的一小步。 未来可以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另外,我希望展示自己的机会会增加。
从“小学生”到“青年艺术家”
从小热爱艺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经过深思熟虑后,杜欣玥选择出国留学,继续在纯艺术领域深造。
自己之所以选择纯粹的艺术,是因为与其他设计类的艺术专业相比更自由,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没有很多限制,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美行思远第一次接触了装置艺术,在这里也有机会尝试更多的艺术表现。
作为一名年轻艺术家,杜欣玥材料尝试丰富,她擅长从不同的媒体中汲取灵感,再实验和组合,打造具有自己记忆属性的载体,完成创作的表达。
记忆曲线系列作品是长期以来的实验和尝试,通过对自己童年记忆的解析和解构,衍生出不同方向的尝试和主题。 她的作品非常个人化,与自己的体验有关。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艺术家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个人艺术作品展可以展现艺术潜力和创作水平,观众可以感受到每一位未来青年艺术家的文化思想。
非庸俗的外表和内在,个性的观点和立场,释放出灼热的能量,影响着所有的观察者。
注重当代青年艺术的文化建构和价值引导,通过美行思远等交流艺术思维和展示学习平台,让具有一定实践造诣的未来青年艺术家,顺利实现留学艺术梦想,完成自我塑造!
青年艺术家们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可以从稚嫩到成熟,在艺术创作上走得更宽、更远。 我们希望杜欣玥这个对艺术非常执着的女孩,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希望大家能继续拥有这份珍贵的爱与执着,不断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展现出更完美更优秀的艺术作品,以年轻的创造力为现代艺术注入新鲜血液,成为未来的世界型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