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留学欧美补习学校旧址,国六。
位于开封市龙亭区前营门街。
清代河南贡院旧址。
从铁塔公园南门可以直接进入曾经的河南贡院、曾经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现在的河大明伦校区。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于1912年,是国家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始建于1912年,创办于清雍正九年( 1731年)的河南贡院旧址。 清末废除科举后,开封了第一所官营大学堂,是国家派遣留学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该校从1915年开始建设六号楼、七号楼、东西斋房、南大门和大礼堂等,这些建筑呈博雅路南北对称分布。
最北侧是大礼堂,与南大门相呼应。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其建筑形制巧妙融合了我国官式建筑和河南地方建筑手法,吸收了西洋建筑柱式、门窗形式,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继承了祖国优秀的建筑文化传统,是我国20世纪初期民族建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河南省留学欧美补习学校,1923年改制为“中州大学”,1930年以后改为省立河南大学和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1942年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1949年以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
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学名,2000年合并师范、医专组建新河南大学。
1902年河南大学堂在开封成立,1912年河南志士们仿效清华创办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大礼堂,1931年由时任校长许心武提议兴建,11月20日破土动工,1934年12月28日竣工,耗资20多万日元。
这个大礼堂长得像石家庄隆兴寺的摩尼殿
西斋房
博雅路和路东的东斋房
七号楼,博雅楼。
博雅楼建于1925年投入使用,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心,东西南北各有一门,其东门上挂着历史文化学院的牌匾。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建6号楼始建于1915年,1919年竣工。
2002年将庆典河大90年校庆更名为博文楼。
因为李大钊在6号楼发表过演讲,所以楼前的花园里立着李大钊铜像。
南大门
制作2002年林伯襄铜坐像。
林伯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
作为南溪林氏望族的后代,秉承“明耻”、“兴邦”的教育理念,任职4年,培养了一大批英才。
民国三十五年河大教务长邓象吾撰写的《国立河南大学复校纪念碑》碑文。
1937年12月,河大因日寇袭来而被迫南迁,开始了为时八年的流亡学校的历史。
1945年12月日寇投降后,回到开封。
当时的姚从吾校长决定立纪念碑。 碑文是当时的教务长邓象吾写的。
郝象吾老师是第一位到河南欧美预备学校留学的毕业生,1923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回母校任教,先后担任农学院和理工科院长及学校教务长。
邓象吾先生主编的《国立河南大学复校纪念碑文》刊于1947年3月1日国立河南大学学报。
即使有碑文也一直没能立碑。
2015年9月2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河大在明伦校区小礼堂前隆重举行《国立河南大学复校纪念碑》揭幕仪式。
“学明道,道救生; 观日新,厥业精; 古贤西哲,有式有程; 任重而道远,实赖群英; 荒冒险,时晦弥贞; 剥除恢复,设施逐渐宏观; 学府林立,百家共鸣; 哪个是木铎,树是我的风声?
(摘自碑文内容) ) ) ) ) )。
再看河大,再看博雅路北头大礼堂。
再见河大,曾经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曾经的河南贡院。
欢迎您的来访。 顺致秋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