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学生的数量在增加而不是减少。为什么陷入困境的国际教育依然火爆?

2023-01-05 13:23:46编辑:阿卫

北京某国际化学校外籍教头携家带口奔走,上海某国际化学校外籍教师集体离职,部分地区取消国际化高考,国家移民局宣布“严格限制出境”……2022年,在不平凡的一年里,国际教育领域发生了太多“故事”

在种种困难下,一些媒体开始煽动关于国际化教育的焦虑情绪。

媒体的强势、家长的焦虑、孩子的迷茫,这种由媒体煽动引起的焦虑迅速在国际化教育的圈子里蔓延。

学生的数量在增加而不是减少。为什么陷入困境的国际教育依然火爆?

但是,与不安相反,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在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起伏之后正在迅速恢复。

2021年国际教育峰会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留学报告》显示,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仍在增长,疫情下,91%的计划出国留学的人坚持出国留学计划。

图源: 《2021年度全国留学报告》美英等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均保持前列。

英国2021年留学生人数为13.5万人,比“疫情发生前”同期增长13%,全面高于疫情发生前水平。

图源:据《2021年度全国留学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亚洲国家和地区意向留学人数呈增长趋势,这与亚洲留学性价比高、距离近、文化相近等原因有关。

另外,选择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较小留学国家的意向留学人数也在增加。

在新冠灾祸的特殊情况下,大家的留学计划还是“乱”中有序的。

毕竟瘟疫是暂时的,未来的人生规划是长期有效的,海外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不会因为瘟疫而停止。

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我国海外留学人口有所下降,但选择国际化教育的人并没有增加。

数据显示,2021年进入国际化学校、国际班的人数比2019年上升了28.57%。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虽然社会对国际化教育未来的不安,但实际报考热度仍然很高,即使在瘟疫这样的不利条件下也在上升。

那么,为什么国际教育呈现出这种两极分化的风向和现实呢? 这得从瘟疫开始。

01

疫情对国际化教育的影响1、“取消高考”受疫情影响,中国大陆部分地区AP、IB、A级考试受到影响。

不过,这一消息传出后不久,就有传言称IBO将停止在中国大陆的所有IB试验。

这个传闻让很多家长和学生很慌张,考试不能参加了,那孩子的国际教育之路是不是也走不了了? 但是,谣言传开后不久,很多官方渠道都散布了谣言! 实际上,取消今年5月份IB大学考试的是华东地区,也就是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北京等地区的考试如期举行。

目前,我国许多A-Level、IB、AP大学的考试(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取消,确实给很多地方学子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是,这并没有直接中止考试。

事实上,华东地区的AP高考已完全取消,除了不接受网络考试和其他考试形式外,其他系统的高考都像A-Level实施的POE考试系统一样,推出了以学生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的应急解决方案。 取消IB高考也只是取消华东地区的高考,作为替代方案,会根据平时的成绩和预想进行综合评价。

总体来看,今年疫情对留学的影响确实不小。

但是致命吗? 其实没有。

首先,这些高考的取消几乎都是疫情较重的地区,除了美联社课程,其他的考试系统基本上都有替代,对部分学生的成绩确实有影响,但对整体留学趋势来说实际影响是可以控制的。

其次,对于疫情的衍生影响,无论是部分签证相关场馆关闭,还是在家上网络课,都在可控范围内。 例如,虽然北京、上海的英国签证窗口被关闭,但我国英国签证中心有15个,北京以外的签证中心还在运行,可以提供签证服务。

总的来看,疫情确实带来了不少影响,但影响仍然可控,对总体发展趋势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际化的趋势仍然不可阻挡。 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化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诸多政策的影响,国际化课程未来的热度仍将持续增长。

2、“外教出逃”“北京某国际化学校的外教别说了,“外教集体出逃,国际化学校能上吗? ”……关于这种“外教跑路”的各种新闻,一时在国际化教育圈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但事实上,针对北京某国际化学校外籍副校长突然离开一事,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他计划2022年初回国。

上海一些学校所谓的“外教离职潮”也是一些网友过度炒作,实际上一些教师正好到了签约期,除了疫情政策,他们决定不续约。

据相关统计,中国大陆国际学校老师平均离职率在20%左右,今年确实存在因疫情影响导致外教流失的现象,但仅通过部分案例下结论为时尚早。

3、“限出境”5月初,国家移民管理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加强疫情防控等工作。 会议要求,严格执行出入境政策,严格限制中国公民不必要的出境活动,严格审批签发出入境证件。

会议还建议,如果申请人没有紧急必要原因,移民局可以取消或推迟出境计划。

其实,政府的这项通知只是为了加强离境审查力度,并不意味着不能离境。 关于严格限制出入境,我们没有必要过度解读这个政策。 这只是又强调了一下,不是新政策。

实际上对留学生来说,走出去的政策国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国家对留学的方针政策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自由去,发挥作用”。

只要这个方针不变,大家出国留学是正常的。

为什么各种传言常常触动我们的神经,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身处风暴的中心,所以对任何变动都非常敏感。

02

国际化教育为什么“不败”? 为什么国际化教育的热度很高? 其理由离不开这一点,即——教育、高质量教育。

在我国,有关教育的核心矛盾点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

以今年中考为例,2022年上海中考人数创下新高,共有11万名学生参加,比去年同期增长37%。

而且随着我国二胎和三胎政策的逐步放开,未来高考人数将会越来越多。

在此基础上,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将得到特别强调。

图(上海点网僧多了,粥自然就少了,优质教育资源依然是“稀缺品”。

上国际学校,追求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也成了人们的追求。

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1、顺应国际化趋势的国际化学校教育理念是面向未来,以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国际人才为目标,让孩子们具备批判性思维、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 这一理念与高知家庭对教育的期待一致。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和FT中文网公布的《中国家庭子女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显示,八成的受访者“非常期待”或“比较期待”孩子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经济实力较高的父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国际化人才。

2、国际学校的优势除了高净值家庭的教育理念因素外,国际学校自身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强大的硬件设备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学生有高质量的校园生活环境,国际化学校在硬件设备上的投入很大。

例如丰富的室内外体育设施、人性化的安防系统等,同时从校车到校服,从食堂到宿舍,国际学校提供了非常完善的服务。

击剑、马术、高尔夫、游泳、棒球等丰富的课外活动国际化学校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学生可以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不断挖掘潜能。

雄厚的师资力量一般来说,国际化学校的师资基本由外籍教师、中国教师和海归教师组成。

而且师生比较低。

国际化学校一般采用小班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广阔的国际教育视野在多元化的国际学校,孩子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和老师接触,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不断认识世界、拓展视野。

近年来,选择国际化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内卷”现象在国际化教育中蔓延,但与千万级别的赛道竞争相比,当前国际化教育的内卷仍然相对宽松。

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需要更多建设性的“引领者”,而在这一点上国际化教育显然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

总的来说,国际化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但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未来国际化教育也将持续回暖。

编辑:保罗

资料来源:陶辞研究院、《澎湃新闻》、搜狐教育等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