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家里“神兽”的走法变得轻快了,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连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清晰爽朗了呢?
嘘~~那是因为Ta们马上就要放寒假了。 “神兽”不能阻止它从笼子里出来
警告信号再次响起
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欢呼,还在发愁假期怎么让自己飞起来,顾仔身边辣妈帅气的爸爸直言,一放假就麻烦了,简直是一头两脑。
听到孩子们等不及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有的父母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她告诉我们,最近,位于所住小区(黄埔置地常春藤)旁边的开元学校,不仅列入黄埔区教育局公布的学位供应紧张的警示名单,还收到了“要合并隔壁禾丰小学”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事实吗? 开元学校和禾丰小学分别是什么学校? 我们逐一探听秘密。
传说“二中系”开元学校要合并禾丰小学吗?
为什么常春藤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要露出悲伤的表情?
首先,你必须弄清楚这两所学校之间有什么区别。
先看看开元学校吧。 毗邻当地常春藤社区的开元学校全称是广州开元学校。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开元学校是广州二中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
2016年3月18日,广州市第二中学(省级学校)正式签约入驻当地常春藤。
根据项目意向协议书,广州市第二中学在项目上公立中小学各1所(小学36班,初中18班,高中18班)。
说到市二中,我相信老广他们不知道。
结果,创立于1930年的二中招牌很贵,被邻居称为“历史名门、冠军的摇篮”。
数据显示,根据2021年广州市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分数线,二中分数线为714分,排名排行榜第三,仅次于广外及广附。 (为什么只看高中录取分数线,是因为小升初可以分地区升直升机,但高中要参加全市统一考试。
总之,二中所处的,是合适的广州教育第一梯队。
虽然不是二中校本部,但开元学校无论如何也要拜二中同门为师,教育质量绝不是遥不可及的。
据《黄埔区2021年小学招生政策指引》介绍,开元学校(小学部)招生范围为居住在当地常春藤小区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
看完计划表,大家都dddd,再多的,顾仔说不太好。
难怪一个朋友对区仔说。 之所以购买这个小区的房子,其最大的卖点是学校,其他学校最多可以“安心9年”,但可以“安心12年”。 (当然,前提是大家要好好学习)。
说了那么多,那禾丰小学怎么样?
据百度百科介绍,禾丰小学创办于1958年,服务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禾丰村,是典型的山村小学。
学校位于8条自然村中心,近年来村民“优先发展教育”意识浓厚,因此多方集资办学,加大教育投入。
关于禾丰小学的招生范围,计划在禾丰社区内招收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
而禾丰社区是2007年正式实施“村改居”的,前身是禾丰村。
说白了,那是村子很小。
常春藤业主曾投诉学校学位严重不足
此前,禾丰小学和开元学校招生来源纯正,一个面向本村,一个面向本区。
现在,为什么会有两校合并的消息出现? 也许,故事会从今年的招生季开始。
今年5月份以来,常青藤陆续有大波业主在辅导论坛上提出诉求,希望小区配套的建校学校加大招生力度,确保符合家庭要求的适龄儿童有入学资格。
据业主介绍,原学校小学部开设后扩大到8个班级,共计获得360个学位。
但是,常春藤到了第五期就已经收楼,总户数超过6000户,学位明显紧张。
更何况,小区后期将有6期业主接收楼房,届时学位紧张的情况将更加严峻。
学位告急,如果不能进入开元,部分学生只能分流到禾丰小学。
因此,家长们呼吁学校尽快扩建,制定学位扩展计划。
当时,政府回复“开元学校一年级新生对常春藤镇人口匹配的户籍新生已经领取完毕”,“宣告”了这场“学位争夺战”,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仅仅半年后,业主们就听到了“开学不是扩建而是合并”的信息。
于是,出现了开头的常春藤老板担心地沉默的场景。
三区仔表示,此前常春藤业主们不愿将生源分流到其他学校,主要是因为不熟悉学校的教育质量。
果然那句话,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部门的应对:考虑了在附近新建学校
今年以来,广州多个地区陆续发布2022年公立小学学位预警通告,共涉及123所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黄埔区此前曾就学位分配等问题发表文件,规定六年只提供一所公立小学的入学学位。 ( 2021年8月31日后在黄埔区新购并取得房屋房地产权属证书)。
回到开元学校和禾丰小学合并的传言,我们就这个问题咨询了黄埔区教育局规划建设科的办公室。
对此,该部门回应称:“目前还没有听说开元学校合并禾丰小学的消息。”
针对该地区居民此前反映出的学位不足问题,目前我们正在计划筹备一所新学校,让附近居民的孩子可以入学,但学校的地址、建设和完工时间还没有确定。
顾仔表示,该校目前仍处于考察调研阶段,教育局将会同黄埔区其他部门协调新学校创办工作,以实现就近入学为努力目标,优先考虑周边地块,最大限度发挥适龄儿童顺利入学能力。
芜湖,原来合并只是一个虚构。
事实上,相关部门正在准备在附近增加新学校。
需要注意的是,新建学校的规划还处于规划阶段,在规划没有落地之前变动较多,未来新建学校能否在周边落地,落地后的具体招生时间和招生范围要以官方的最终发布信息为准。
届时,周边居民可以担心学位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有效缓解!
充满了这样的安排吗? 欢迎讨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