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四川盐源:“金苹果”串起果农致富的链条。

2023-02-05 09:08:34编辑:宿醉

果农王德升在自己的果园摘苹果。

严易梦摄

四川盐源:“金苹果”串起果农致富的链条。

果农王德升在自己的果园摘苹果。

严易梦摄

中新网盐源9月25日电题:四川盐源:“金苹果”连接果农财富链

作者严易梦起钰

盐源苹果迎来了采摘季节。

王磊摄

9月下旬,海拔2300米至2800米的四川盐源县略有寒意。

清晨,柴门深处的鸡鸣唤醒了村子的生机。 家住盐源县梅雨镇虾粑沟村的58岁藏族果农王德升早早起床吃过早饭,扛着箩筐来到自家15亩多的苹果园。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凉山州西南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扶贫重点县。

为了改变贫困现状,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县利用日照充足、土壤有机质丰富等优越自然环境,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促进农业增收,“盐源苹果”成为目前该县脱贫攻坚的最强潜力。

“今年两万多斤的‘金帅’苹果已经卖完了。 还有五亩多的《红富士》等着买主的来访。

”盐源苹果的收获季节,王德升看着挂满枝头的红苹果笑着开口了。 “现在我家一年能种六七万元的苹果! ”

“这是种苹果引起的变化。

王德升回忆,2008年,自己拿着三四千元钱从盐源县盖起租乡三个村举家“搬穷巢”时,还只能搭起土墙房,添了三亩地。

十多年来,在种植苹果、打理周边果园等多项努力下,王德升不断攒钱,将果园扩大到15亩,还还清了平房贷款,还买了小货车。

在盐源县卫城邮政支局,工作人员晚上也在忙着装苹果。

王磊摄

王德升给出的“成绩单”是盐源县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缩影。

据了解,目前整个盐源县贫困村苹果种植面积达17860亩,苹果生产面积5000亩,产值3200万元,人均纯收入2966元。

苹果产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用工需求,使该县苹果产区周边和移民村的贫困人口增加了1.2亿元以上。

当苹果种植成为盐源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时,近年来电商模式兴起,让当地人在销售端看到了更好的前景。

苹果加工厂的工人正在为苹果装袋子。

王磊摄

“以前我家的苹果以每斤三四元的价格卖给水果店,今年我们在电器店卖,一斤最少可以卖6元,有些大苹果可以卖到10元以上。

”盐源县下海镇龙泉村果农李加禄说,一家新网店每天能接到三四十个订单,忍不住叫了起来。

在他看来,电子商务最大的好处是消除中间差价,提高苹果的经济效益。

分拣、装箱、打包、贴发票……在盐源县卫城邮政支局,盐源苹果的派单场面最近越来越热闹。

该分局负责人李国刚告诉记者,工作日该积分每天运出苹果一千多份,到10月、11月销售最旺时,日派量在1万份左右。

“超过八成与我们合作的农户从事微商。

电商团队的壮大不仅给盐源苹果插上了“翅膀”,使其能辐射到中国各地、出口海外,也为人们脱贫致富找到了新途径。

据统计,盐源县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5年的9800万元猛增到2018年的10亿元,累计提供就业416万人,其中建卡贫困人口就业153万人,直接帮助74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产销一体”的便利极大地鼓舞了盐源县延伸苹果产业链的信心。

据了解,县里通过去皮、去核、去水分等加工手段制作的苹果片、苹果花茶,成为盐源苹果“提价”的利器。

“苹果的商品化处理可以显著提升苹果的商品性状,分级销售,提高售价,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增收。

盐源县农业和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宋枢平表示,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盐源县在冷链仓库、苹果专业交易市场、苹果深加工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如引进先进技术,用盐源就地加工浓缩果汁,生产果酒、果醋等,前景看好。

(完) )。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