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echLive留日理工学会
备注3阶段(1)明确动机
自己为什么选择了去日本留学? 做出这个选择我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和很多人一样,因为朴素的人主要是二次元的。
当然,另一方面,自己想摆脱舒适的圈子,改变生活状态。
说来话长,笔者一时被一些事情震惊了,失去了前进的勇气,放弃了各种社团和组织,对社交失去了兴趣,学习了两年也不想进取,于是旷课,开始在宿舍里玩游戏和看直播。
科研竞赛除了出国交换之外,对参加都不感兴趣。
到了大学三年级,我才决定做点什么。 于是,久违地拾起了标准日语开始学习。 然后,以在大学三年级的暑假或大学四年级参加学校的日本交换项目为目标,试图在贫瘠的大学生活中创造一点经验。
无奈天公不作美,此时瘟疫开始爆发,大三刚拿到N2证书的自己看到学校的网站交换项目陆续取消,只好作罢。
到了大三暑假,随着保研夏令营的到来,也到了开始决定毕业方向的时候了。
笔者所在系的保研率为70%,自己的排名也为60%,夏令营也取得了本校的特别硕士名额。
但是,我觉得系里没有好好学习什么。 另外,我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所以不能那么轻率地做出决定。 因此,我决定在补充大学数学课和专业课基础的同时,明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 (之所以没有考虑申请,是因为此时笔者没有英语的话,两个人都没有获得的经验。 但是,日本高考的好处在这一点上,受到了问题专家科研外行的欢迎。
写到这里,希望能对犹豫是否选择日本留学的人有所启发。
在开始努力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的,为什么要去日本留学( ACG、追踪者、圣地巡礼、体验文化习俗、提高学历,还是毕业后去某日本企业工作等),并以此鞭策自己。
然后是取舍。 出国留学一定会伴随着舍弃一些东西。
对笔者来说,放弃保研,选择另一条高风险的路是取舍,激励笔者选择的是一位前辈经验贴上的一句话:“当两条路摆在你面前时,选择艰难的一条。”
现在一年过去了,我个人觉得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
)2)收集资料
修验途中最宝贵的资料,不是以所知的经验贴的吗? 可以说,没有前辈们的经验,即使不把事情闹大,笔者也绝对不会有幸运登陆的一天。 这也是自己决定写这个经历的理由。
其次,明确感兴趣的方向,明确接下来想上的大学和研究室,阅读往年的招生简章、各教授的研究室主页等。
信息收集是考前非常重要和耗时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看到的材料中的每一个字母都可能决定你努力方向的正确与否。 多花时间或少花时间,请不要偷工减料。
不要希望研究计划书由中间人代写。 最多只能让你帮我找语法错误。 我个人觉得让同一个方向的前辈来纠正比较好。
笔者和报考的同学一起参考格式提交了。
笔者在备考过程中收藏了近20篇经验贴,一年来反复阅读和调整了自己的计划。
例如,前辈的数学只考了1/3,专业课也考了1/2,这些信息给了笔者很大的信心,让笔者知道自己可以放弃复习部分学科,完成一半以上,节约了很多时间。
)3)制定计划
笔者准备报考东、京、工三所学校,但今年北京大喜提线取消了截至去年的线上补考。 东工大也是一样,笔者把材料辛辛苦苦准备好送过去。 虽然想再现去年考试前一周在线通知的剧本,但最终木大只能让国内的大家等待退款,一个人回去。
果然东大是555号(东大为外国人准备英语介绍会,在线提交申请书,在申请书截止后,给错误提交文件的学生们重新提交的机会等,外国人为什么不接受IGP,另外日语的答案是日语限定的,如果申请书有问题的话(今年的义理音量恢复到了18年的水平。 特别是恋人数暴跌成功率upup ) )。
试验分析
今年的考试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学和专业之间相隔了18天的考试,大家有了更灵活的报考时间。 就像笔者在数学考试前两周只做数学一样,数学考试结束后18天的时间,全力准备专业摩托车,磨炼过去的试题,极大地缓解了考试的压力。
今年的数学在线考试,50分钟要参加3道题的考试。
第一题的线费不太普通,笔者看了半天才明白,最后一题没时间写完;
第二题比第一题简单,全部完成;
第三题的概率应该是这十年所有主题中最徒劳的给定问题,15分钟结束后坐了30分钟。
8成左右是正确的。
总之今年数学整体的难度比往年低。
专业课的四道题,分两小时一小时,一小时做两道,分别出来:
OS :任务日程,几乎过去问了原题! 但最后一道题没学过废话,考后发现写错了;
算法:前所未见的排序算法创新问题时间复杂性,用主定理快; 没有时间考虑最后问,有空了;
自动机:只写了最简单的一二题,后面不行;
第四题首次出现了下推机器人,大家接下来会尽量准备; 单元(流水线命令、数据冲突、认真看书就行)、正确率约7成以下)至今不敢回答)。
今年的专业课难度比预想的低,往年的4道题都是从“电子、机械、操作系统、算法、自动机”5道题中随机出3道,之后主要是“图论、数值计算、机器学习、数理逻辑、离散等”,而今年笔者只复习了这五个问题,就很幸运( p
面试的一部分最初以为会像去年那样问专业的问题,但又回到了往年的形式。
笔者的面试只用了3分钟就结束了,第一志愿教授问了以下几个小问题。
问: Q: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
答: A: I am xxx from China
问: Q: Why do you choose our lab
答:先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研究,然后说和教授的研究方向重合
问: whatdoyouthinkaboutyourperformanceinexam
A )回答数学考了9成,专业考了8成(故意夸张,看起来很有自信x ) ) )。
问: Q: How do you think of xxx problem
A )当你问自己哪个问题做得不好时,我们说自动机的时间不够,只做了一半。 如果时间足够的话一定能做到(不能)。
问: anyquestionsyouwanttoasktheothertwoprofessors
答:当时有一位第二志愿的教授,他本人不打算问任何问题,所以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教授说OK后退场结束了面试
东大的cs面试虽然很冷淡,但是有口才就好了。 可以说是辛苦于口语/面试的人的天堂。
复习用书及复习内容
备注基于时间紧张和时间充裕,笔者将部分学科具体分为两个复习方案(用70%的时间复习至90%最可能的内容)。
以下复习仅供参考。
数学
-微积分
一次复习:做本科教材、笔记
复习: 《新版 演習 微分積分》寺田文行,第1-5章
线性代数
一朵: MIT在线课程( Gilbert Strang ),所有内容; 做课后习题,做笔记
二轮:小黄书上册,第1-86页
概率论
一轮: MIT在线授课,1-6,9-10单元,想做机器学习主题的建议学了7-8单元; 做课后习题,做笔记
二轮: 《克服弱点 大学生確率 統計》,不:问题35、40-41、47-49、56-57、61、64-75、82-100。
数学不考试统计和珍贵的内容,所以以上题目可以全部跳过。
对于机器学习和数值计算的学生,可以适当地选择问题进行练习。
-微分方程( ODE,PDE )
高级工程材料,10th Edition (本书第19-21章为东大书数值计算的复习内容) )。
复习: 1.1-1.5、2.1-2.2、12.1-12.4、12.6-12.7; 这里主要推荐做笔记。 你可以选几道课后习题练手。
东大容易出现微分方程问题,所以在问题中给出定义,让考生按顺序做。
在这里用小黄的微分方程部分复习一下,感觉杀鸡要用牛刀。 因为题目比修考试内容更高更广,所以这部分建议不要花太多时间停留在问题上。
《新版 演習 微分積分》的第六章可以用于辅助练习。
-复函数
2010年只考过一次,所以建议大家不用准备,减少内卷的消耗
专业课
-数字电路
《論理回路入門》坂井修一
备注时间紧:不看:1.3.5、2.4、3.4、3.7、第8-10章
备注时间宽松:全看( CMOS于2020年夏考首次出现),并额外积累一些常用的电路设计方法( 8x8乘法器、超前进位加法器、读写寄存器等)。
-计算机配置
《 》坂井修一
时间:全部看。
重点看课后习题,习题除了cs过去题外,东大电情与东工情工过去题的单元部分也能完成。
时间松:“三种cache miss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loop unrolling是如何起到减少数据丢失的作用的”、“解释page fault的含义”等分析问题、概念问题都被考
我修这本书已经足够了。 觉得力不从心的大人物请读黑色的书《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操作系统
Three Easy Pieces用力按下! 笔者使用的教材非常详细地讲述了操作系统经常考试的各种问题(哲学家的饭菜、生产者的消费者等),而且含油量高,文风有趣,毫不枯燥。
紧度:1-4、6-8、12-20、25-31
时间:1-8、12-21、25-32 (或直接阅读东大备考书籍,但知识点太多,需要自己抽取) )。
-算法
没有比《算法导论》更好的算法复习书了吧。
我建议用英语版复习。
这里要仔细看各章的算法分析(正确性证明、时间复杂度、算法变形优化等)。 否则,算法问题很可能只能做前几题。
有时间一定要多做课后习题,对照网上参考答案,对考试有很大帮助。
-机器人
Introduction to Automata Theory,Languages,and Computation,Pearson
时间:重点看第二、三、四、五、七章。 自动机这个题型比较固定,可以多问一些过去的问题
时间松:第1-7章
-机器学习
一朵: Coursera :吴恩达在线课堂练习
二轮: 《统计学习方法》李航,矩阵引导术(知道有教育); 还有很多其他推荐的书,所以推荐找各种各样看。
常见问题
保研能保底吗? 我应该放弃保研吗?
首先,保研和日本硕士直接参加考试、申请有直接冲突。 选择保研并同意预聘后,如果因出国留学等原因不向对方学校报告,将被视为违约行为,可能会导致该校通过给聘用学校、工作单位等的正式信件报告失信行为等后果。
但是,持有保研保底,被日本研究生院录取后,在国内大学上半年进修( 9月至次年1月),之后从国内大学退学后4月去日本上学,可以不被视为失信行为。 可以,但是这个操作需要支付一年以上的国内研究生学费,二是中途被占用考研时间,三是中途退学可能会有其他不良影响。
建议在完成上述考研三个阶段中的一二个阶段后,明确动机,掌握基本信息,下定决心来日本后,要壮士断腕,在这一年里背水一战。 我相信能保研的学生一定能上岸。
我建议你申请两所以上的学校,同时制定合格后的计划。 (继续参加冬季入学考试、参加当年的应试学习、明年夏天的入学考试复赛、转战欧美、就业等)。
我相信越是崎岖的道路,风景越美丽。越是茨的道路,越是刻骨铭心()把这老鸡汤晒干了! 请参阅。
回顾一年多的考研经历,一路上充满了果敢和孤独。 笔者也实现了最初的愿望。 通过修试弥补了自己本科知识的不足,提高了薄弱的英语水平,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
大学四年级前期,开始探索计算机专业的各个方向,发现自己对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感兴趣,最终决定以NLP这个方向学习。
所以,在大四12月份毕业论文出题时,我自己做了一个关于NLP的题目,从而学习了NLP的基础知识。
在此期间,也开始有未来工作的初步目标。
四年级一年的收获和成长远大于前三年,可以说在最后一年里完成了自我拯救。
所以,不管以前多么颓废和惊慌,只要有梦想,开始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
笔者树立目标后拼命准备也不过一年多。
即使你已经毕业了,只要有目标,全身心地开始准备,半年、一年后也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在这里感谢父母对自己选择的支持,我会无忧无虑地报考; 在那个自闭的时期感谢初中朋友的陪伴,直到抹去天边的乌云; 感谢我偶然遇到一起考研的大学同学,给我孤军奋战的考研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也感谢备注组认识的各位。 在对过去问题的回答中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最后感谢自己,经历了低谷,不要沉溺其中,而且越来越了解工作日平淡日常的重要性。
互相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