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名师:李东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教育部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辽宁馆主题演绎总策划、“辽海讲坛”主讲人。
古代的“红”有多红
过年还需要中国红! 中国古人崇尚红色,从大红灯笼到大红剪纸,婚礼习俗中的红衣,逢年过节的春联和红包,还有孩子们眉间的红点,都是红火,红彤彤的。
然而,中国古人的“红”是一个巨大的色系,仔细一查,有几十种不同的色样,其中有很大的学问。
例如,“真红”的颜色带有一点黄色,这个红色叫做“朱色”,也就是“朱”。
在中国古代,“朱”最早是从天然矿物朱砂中提取的,而且古人为了将这种红色与以红土为原料的“秋葵”区别开来,称之为“真朱色”。
在中国古代,“朱”的颜色是正色,在汉代阴阳五行理论中,“朱”象征朱雀,代表南方。
唐代朝廷对服饰的颜色有明确的规定,五品官吏以“朱红色”为常服。
因为“朱红色”的颜色是正色,所以皇帝徽章用“朱红色”,王室的建筑物也用“朱红色”装饰宫殿的墙壁。
仕宦大户人家常把大门漆成“朱红色”,杜甫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朱门酒肉臭,路上有冻死骨。
”
如果这个“朱”的颜色有点浅呢? 稍微淡一点的叫做“妃色”。 王妃的“王妃”经常用来形容女孩子略带红色的脸颊。
当时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贵妃喝了点酒,喝了点醉。 唐玄宗曾把杨贵妃醉酒涨红的脸颊描述为“妃色”。
说起杨贵妃,还有一种颜色她很有名,这就是“桃红”色。
其实,“桃红”的颜色是指红与白混合成白皙明亮的红色,是桃花色,是可爱、可爱的代名词。
唐代诗人写了这样的诗句。 “朱唇有少许桃花殷”“生肌胜粉白,面如桃花”。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杨贵妃“每次出汗,都会红得黏黏的,香气浓郁,或者擦在毛巾上,颜色像桃红色”。
唐代,“珊瑚红”很流行。 这是像珊瑚一样鲜艳的红橙色。
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海水中的氧化铁形成红色,古人将红色珊瑚磨成粉末用作颜料。
在清代广泛流传的中国画传统教科书《芥子园画谱》中写道:“唐朝的画有红色,经久不变,像朝阳一样新鲜,还有这种珊瑚屑。
”
唐代“石榴红”也很受欢迎。 这个红色是因为和石榴花相似的颜色而得名的。 这个红色的亮度和纯度高,给人以美丽水灵的感觉。
唐代流行“石榴红”裙,特别受年轻女子欢迎。
唐诗说:“眉黛夺将( jing萱)墟n )草色,红裙子嫉杀石榴花。
”说着,一个美丽的女子画着深翠色的黛眉,穿着一条明艳的“石榴红”色裙子,格外引人注目。
之后,“石榴裙”也经常被用作形容美女的词语。
唐代有一种红色,也叫“殷( yn )红”、“暗红”。 红色中带有一点黑色,常用来形容血的颜色。
唐代元稗《莺莺诗》,有“殷( yn )红(浅碧)旧衣裳,取下一缕发饰暗”之说。
杜甫有诗《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其中“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说的是皇宫冰箱里珍藏的殷红玛瑙盘,也是这个颜色。
专栏主持人:李振村